張貴武
【摘 要】晶體硅太陽電池封裝成組件后,其實際功率通常會由于各種原因小于理論功率,稱之為功率損失或封裝損失,主要原因為光學損失和電學損失。本文針對組件主柵線貼反光膜提升組件的光學增益,增大組件的短路電流,提升組件整體功率。
【關鍵詞】封裝損失;光伏組件;反光膜;大間距
引言
新一輪光伏630搶裝潮已開始,按照規定新并網的光伏電站將執行新的電價標準。這一節點無疑讓光伏企業更加關注度電成本,高效產品的研發與推廣也成為業界發展的關鍵著力點。而隨著國家與地方光伏“領跑者”計劃的相繼出臺,高效組件已經被推向業界的焦點。在一定程度上,這同樣加速了光伏設備制造企業的產品轉型和技術升級?;蛟S正是源于此,日前,新技術的推廣以及組件功率提升都成為業界的難點。
1.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光伏界,近兩年太陽能電池片的轉換效率提升變的越來越困難。太陽能電池生產商及材料、設備供應商仍在做不斷的嘗試,力圖使自己繼續保留在電池轉換效率提升的名單里,同時絞盡腦汁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貼反光膜組件技術研發項目可直接提升組件功率約3.75W-7.75W。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014年則光伏組件基本功率上升到250W以上能滿足市場需求。2015年工信部發表光伏企業規范要求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16.5%,這就要求在相同尺寸的組件功率達到268W,這不僅要提高硅基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還要盡可能的降低光伏組件的封裝損失,才能生產出更多的滿足市場需求功率的光伏組件,可以說提升組件整體功率迫在眉睫。
3.應用前景和使用價值
目前,國內外均對貼反光膜組件進行研發和試驗階段,由于所采用的材料價格低廉、組件提升功率高的優點,若研發技術純熟,將會大量的運用到光伏晶體硅組件的制造。光伏組件貼反光膜是將反光薄膜與焊帶固定,該光伏組件反光薄膜包括基材、微棱鏡層和反光層。
4.項目研究的技術路線和方法
所完成項目的核心內容、技術特征、技術方法和難點;項目研究的技術路線和實現途徑,技術成果先進性、成熟性。該項目通過正面主柵焊帶貼反光膜提升組件整體功率,主要是將反光薄膜與正面主柵焊帶固定,該光伏組件反光薄膜包括基材、微棱鏡層和反光層。本項目通過簡單、成本低廉的材料,在增加組件輸出功率的同時,能夠使其使用方法和現有光伏組件工藝兼容,不會影響組件的長期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①出現貼膜偏移分析
分析:層壓后出現反光貼膜偏移問題,經過分析為膜帶粘貼不牢固,EVA在降溫過程中收縮導致膜帶隨EVA向內拉伸,膜帶脫離主柵線焊帶位置,導致膜帶偏移現象產生。對串焊機的底部加熱溫度進行調節,升高底部加熱溫度,由80℃升高到100℃,層壓后觀察效果,貼膜偏移減輕,溫度升高到120℃,貼膜過程中對膜帶施加3-5N的壓力,膜帶粘貼效果良好,層壓后組件的膜帶偏移異常排除。
②組件隱裂較多分析
分析:貼膜后主柵線位置出現大量的電池片隱裂,經過分析判斷為貼膜后主柵線位置的焊帶和貼膜疊加,使層壓過程中此處的受力過大,導致層壓過程中將主柵線位置的電池片壓裂,解決此問題分兩步進行:1.正面EVA的克重過低;2.層壓加壓速度過快,層壓壓力過大,降低層壓加壓速度,同時降低層壓壓力,經過此兩步工作后,組件整體的層壓后隱裂排除。
③貼反光膜后與常規組件進行對比:
小結:18.4%轉換件功率提升達到6.369W,短路電流提升0.227A。
小結:18.5%轉換效率電池片的貼膜組件平均功率為272.827W,常規組件的平均功率為266.792W,貼膜組件功率提升達到6.034W,短路電流提升0.181A。
小結:18.6%轉換效率電池片的貼膜組件平均功率為275.632W,常規組件的平均功率為272.02W,貼膜組件功率提升達到3.82W,短路電流提升0.131A。
分析:
如上圖所示,反光膜的作用為,光線將反光膜照射到主柵線部位,光線以一定的角度發生反射現象,反射到鋼化玻璃表面,鋼化玻璃表面有一層減反射膜,光線發生第二次反射,反射到電池片表面,電池片對入射光進行吸收利用,達到提升組件功率的效果;如果入射光線照射到未貼反光膜的焊帶上,則光線就直接反射出組件,此部分光照就無法進行利用,但是當貼膜過程中出現反光膜粘貼的角度出現偏差等情況,則會出現照射到反光膜上的一部分光線能夠有效利用,一部分光線又反射出組件,所以就出現了功率提升在1.5%~2%的情況。按照此種情況分析,本試驗結果已100%達到技術要求。
總結
1.組件增大光的吸收,增大組件的短路電流,從而增加輸出功率。
2.組件的封裝損失可分為光學損失和電學損失兩種。本項目主要為減小組件的光學損失,使照在焊帶上的光線得到利用。
3.經過以上的工作,已經將組件的整體功率提升目標值1.5%~2%。
4.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組件平均每瓦3.5元,每年生產150MW計算,可以達到年凈收入增加200萬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陸亞建, 冉科, 王玉庭等 微棱鏡型反光膜的生產方法 常州華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 何寶華 晶體硅光伏組件封裝功率提升研究[OL] 連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