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
【摘 要】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是學校保障運輸勤務、分隊防衛、駕駛訓練等專業教學的基地,在院校教育教學轉型和實戰化教學訓練的要求下,現有場地急需拓展建設,作者結合專業教學和場地規劃設計經驗,從場地建設的頂層設計、規劃布局、人才培養和教學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為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建設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運輸勤務;訓練場;建設
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于1984年開始建設并投入使用,1996年進行了整合改造,主要保障學校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是集戰術、技術、勤務訓練功能于一體的教學基地。隨著院校教育教學轉型和實戰化教學訓練需要,學校先后拓展了野戰維修、特種車輛訓練、沖鋒舟操作等教學內容,現有場地在保障教學的軟硬件建設方面都相形見絀,急需拓展建設。為此,筆者結合多年專業教學和場地設計經驗和心得,對學校汽車勤務訓練場地的整體建設有以下思考:
一、以凸顯基地化、實戰化教學為根本,優化頂層設計
基地化、實戰化教學是院校長遠發展的根本,也是培育適應未來戰場需要汽車士官人才隊伍的重要手段。為此,決策層必須統籌各專業需求,彰顯專業特色,優化頂層設計,按照“現有場地擴展建、基礎場地集中建、專業場地配套建”的原則,以“培育車勤精兵、保障部隊打贏”為理念,以“作戰牽引、貼崗強能”為內容,集中力量將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建設成為“貼近崗位、面向戰場、信息主導、實戰模擬”的教學基地。
(一)要統籌“駕、運、修、防”的專業針對性需求
學校依托訓練場進行教學訓練的專業多、需求大,尤其是“駕、運、修、防”等專業教學訓練持續時間長、周期多,且相互交叉。因此,在論證建設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各專業教學對場地的建設需求,尤其是實戰化教學的需求,統籌兼顧,科學設計,既要突出“駕、運、修、防”的專業獨特性,又要充分利用“駕、運、修、防”的專業交叉性,最終將建設的中心點落到培養未來戰場需要的汽車士官人才隊伍上。
(二)要構建“學、研、演、練”的一體化教學場地
“學、研、演、練”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是學校在長期基地化教學中探索的一種成功經驗,也是在教學中突出學員主體地位和實戰教學的有效做法。“學”主要是學技能、學技術;“研”主要是研究組織指揮程序、研究情況處置方法;“演”主要是學員在實裝、實車、實彈的情況內,結合現地演練處置方法程序等;“練”主要是練技能、練戰術、練組訓等。這對場地的建設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汽車分隊在戰場運輸保障過程中,在不同環境和背景下對各種情況處置的教學場地建設,這也是突出“貼崗強能”、“實戰背景”的教學思路。
(三)要打造“訓、考、演、戰”的實戰化教學基地
“教學向部隊靠攏、訓練向實戰聚焦”是院校教育教學向實戰化轉型的總體思路,實戰化教學基地建設不能僅僅立足于“訓”和“考”,更要充分考慮將訓練場變為演習場和戰場,這對訓練場的總體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訓”和“考”的功能需求只針對批次學員,而“演”和“戰”針對的是全部畢業學員,其功能需求不單是教學和訓練了,進一步擴展到 “運、修、防、走、打、吃、住、藏”等全部內容。學校在近兩年畢業學員汽車勤務綜合演習中也探索了依托訓練場、輻射周邊地域的演習思路,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和做法,這對建設“訓、考、演、戰”的實戰化教學基地有較好的參考意義。
二、以優化多專業、多科目設計為內容,科學規劃布局
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是保障專業教學訓練的綜合性訓練基地,教學的專業多、施訓的科目多,場地不但利用率高,而且專業訓練相交叉。因此,在場地的整體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專業需求和各專業訓練科目設置標準,尤其是新建的重裝備運輸車訓練考核平場,要以新編修的《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為依據,以場地現有條件和基本設施為根本,遵循“因地制宜、分片劃區、功能復合、便于管理”的原則要求,做到設計理念適度超前、實戰教學要素融入、承訓功能齊備完善。
(一)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地建設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場內的地形、地幅、道路等條件,因地制宜,同時還要緊密結合學校承擔的教學任務性質,合理分析訓練需求,科學設計。要盡可能利用場區既有設施、道路和空置場地,考慮兩種車型(重裝備運輸車和通用運輸車)承訓的科目設置標準,運輸勤務、分隊防衛、野戰維修等專業教學對場地設置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遵循“能利用的不重建、能改造的不新建、能復合的不單建”原則,充分發揮場地訓練效益。
(二)著眼實戰,面向戰場,科學設計
部隊運輸勤務訓練場地規劃設計還要緊密結合部隊崗位需求實際,充分考慮不同軍兵種部隊的任務特點,從貼近實戰的角度出發,堅持“管用、實用、好用”的設計理念,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在滿足當前條件下汽車運輸裝備使用的同時,要著眼部隊運輸裝備的發展變化,兼顧訓練科目的功能拓展,實現訓練場訓練功能最大化。同時還要將眼光放遠,向實戰集聚,統籌考慮,科學設計,既要把握好全局,還要突出區域功能和專業特色;既要強調基礎技能的科目設置,還要突出實戰化、野戰化的科目設置。此外,還要預留一定的場地空間,以同步未來戰場發展對專業人才隊伍培養的特殊要求,確保訓練場建設的科學合理,最大限度的發揮訓練場地的基地效益。
三、以培養專業化、多能化人才為目標,打造專業隊伍
院校訓練場地建設的好壞直接制約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數量,事關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效。以訓練場為依托實施基地化、野戰化、實戰化教學是順應“能打仗、打勝仗”總體要求,培養“能指揮、善管理、懂技術、會組訓”的高素質指揮管理型汽車士官人才隊伍的有力舉措。學校目前主要承擔培養汽車部(分)隊基層(分)隊長、司訓機構教練員、院校汽車專業教員、修理技師等任務,針對不同專業層次,教學的重心有所偏頗,對場地的利用也有所側重。在組織專業教學時,要緊扣各專業層次人才培養的重心,同時利用場地進行多能的拓展訓練。如汽車運用與管理專業學員,重心點是“指揮、管理、組訓”,拓展“技術”;汽車分隊訓練管理專業學員,重心點是“組訓、管理、指揮”,拓展“技術”;汽車分隊維修專業,重心點是“技術、管理、組訓”,拓展“指揮”;等等。在培養“一專多能”的專業人才過程中,就要求訓練場建設的“一場多能”和“一場多用”,應以汽車分隊遂行戰時運輸保障任務為主題,以駕駛技能、運輸勤務、對敵斗爭、野戰搶修為主線,以培養適應未來戰場需要“一專多能”的汽車士官人才隊伍為主旨,將學校汽車勤務綜合訓練場建設為全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基地。
四、以嚴格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為手段,搞好教學保障
建設訓練場的目的就是使院校教學訓練更加貼近“實戰化、野戰化”要求,聚焦戰斗力和保障力的提高。因此,建設單位要以此為契機,將訓練場建好、管好和用好,嚴格規章制度,規范使用過程。在建設前,要統籌考慮場地建設地幅、預期輻射功能、日后管理保障等因素,合理確定建設規模,達到一次建設,多元使用的目的;同時還要考慮場地管理、教學保障、生活保障、日常維護等多方面因素,達到建、管、用統籌計劃,實現場地建設效益最大化。在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劃設計方案的科目設置和建設標準建設,將科目建全、建標準,不得偷工減料和打折扣;同時還要嚴格經費管理,做到??顚m椊ㄔO,不得挪用經費,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場地建成后,管理部門要制定使用、管理、維護等規定,要明確教學單位使用訓練場實施教學訓練的申請程序、教學過程、人車管理、后勤保障等相關內容,確保管理有序,使用正規,維護到位,實現訓練場建之能用,用之高效。
參考文獻:
[1] 《武警院校訓練場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李華,武警福州指揮學院學報,2012.02
[2] 《關于加強院校訓練場地建設的思考》,嚴欣等,訓練與科技,2012.07
[3] 《論推進部隊運輸勤務訓練向深度發展》,王常永等,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