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證券市場是資源配置的重要載體,其中上市公司作為市場的一部分,其穩健經營與發展對于市場健康具有推動作用。合理的定價能夠協調市場參與主體之間的利益,使得股票發行價格能夠以合理形式存在。文章從我國證券市場IPO發展狀況入手,從實證角度探討IPO抑價率,最后提出降低IPO抑價率相關建議。
關鍵詞:證券市場;IPO
前言:我國證券市場經過20多年發展,上千只股票在交易所成功上市,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股票市值不斷增加,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參與其中,金融衍生品種也層出不窮。但相比較國外發達國家,國內資本市場較為年輕,還面臨很多挑戰。其中IPO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是股票發行的核心,定價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公司價值。因此加強對證券市場IPO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我國證券市場IPO發展狀況
八十年代,我國政府為了緩解財政壓力,發行國債籌措資金,正式打開了證券市場第一步。經過多年發展,證券市場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1]。1984年,股票出現,并以企業債券、特種國債及保值公債等形式出現,使得金融結構愈發多年。1990年,上海率先實行以柜臺為主的股票交易,隔年,深交所成立,證券市場正式形式。
從IPO資金籌集角度來看,深滬兩市市盈率放開,并由發行人、承銷商共同確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市盈率。從2001年開始,新股發行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發行價格不封頂,以市場化形式持續推進和深化,IPO股票籌資額逐漸下降。2005年,國內股市回暖,對應的籌資額也呈現遞增趨勢,但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IPO籌資額再次出現波動。
2、 我國證券市場IPO定價實證分析
2.1偏離度分析
2.1.1樣本選擇
選取2008~200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的70家企業為研究對象。
2.1.2構建模型
P=
其中p、A1、r、g分別代表的是企業價值、首期現金流、資本成本及現金流增長率。
2.1.3實證分析
針對研究樣本的IPO發行價偏離度進行統計和處理。根據實證結果來看,我國證券市場IPO發行價格高于理論價值。綜合偏離度來看,偏離平均值為47.1%,其中個股偏離度較小。從價值與價格原理來看,價格要以價值為基礎,圍繞著價值做出波動。在特殊情況下,平均偏離度為0。針對股票市場而言,股票市場價格形成,是供需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上市公司作為供方,其發行的股票價格與公司價值相脫離。
2.2IPO抑價實證分析
2.2.1樣本選擇
以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企業為基礎,從中抽取50只股票。
2.2.2實證模型
抑價率計算模型如下:
IR=
其中P1、P0及IR代表的是新股收盤價、發行價及抑價率。
我國股票市場定價方式較為多元,如認購申請抽簽、全額預繳及競價發售等,針對每種方式來看,發行方式不同,IPO抑價影響也有所差別。根據實證結果來看,認購申請方式最高,其次是全額繳款、比例配售。我國證券市場IPO抑價率隨著發行方式變化呈現下降趨勢。但在競價方式、詢價方式上,并未表現出較好的效果。就股權結構而言,抽取的50家法人持股比例較高,平均抑價率高達350%,股權分置下的股權結構對首日股權影響較為明顯,外資持股能夠降低抑價率。除此之外,發行時機與發行規模也會對IPO抑價構成諸多影響。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監督機制不斷完善,最初的無特定制度到保薦制,市場化水平不斷提升,市場效率也有所差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IPO抑價率。
2.3實證結果
實證結果表明,我國IPO發行價格與公司理論價值長期偏離,且偏離程度較大。且我國證券市場尚不完善,定價方式、發行規模等都會對IPO抑價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國證券市場處于政府壟斷供給狀態,導致股票供給與需求之間較大差別,導致價格始終處于高位運行,政府采用統一市盈率限制,最終造成高抑價率現象不足為奇。
3、 我國證券市場IPO抑價率降低建議
首先,推進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我國證券市場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使得市場機制無法有效發揮。因此只有不斷推進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才能夠降低IPO抑價率。有關部門要逐步將審核程序進行透明化處理,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盡可能放棄審核中多重標準,消除隱性管制,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涉[2]。除此之外,逐步放款對市盈率的管制,促使市場定價機制發揮協調作用,達到降低IPO抑價率目的,增強投資者的風險意識。
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證券交易所要加大對公司的審查力度,避免各類造假行為,對公司施壓,使其能夠公開公司信息。一旦發現欺詐行為,有關機構要加大懲罰力度,警示其他公司的同時,提高違規成本。另一方面,構建誠信機制,鼓勵公司能夠主動披露信息,確保證券市場良性循環。
結論:綜上所述,證券市場發展中,過高的IPO抑價率,勢必會擾亂市場穩定秩序,使得市場充斥著投機氛圍。因此在執行IPO發行機制時,要加強對各主體利益關系的協調,合理分配資源,促使市場機制有效發揮,增強投資者風險意識。同時,還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通過信息公開,確保信息對稱,從而降低IPO抑價率。
參考文獻:
[1]夏蕓,徐欣.公司內部治理與IPO超募資金的使用——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2,(10):28-34.
[2]夏蕓,徐欣.IPO超募融資、產權與企業投資行為——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研究[N].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02):35-43+55.
作者簡介:
吳佳木(1997—),男,陜西省榆林市人。民族:漢 。 專業:經濟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