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寶龍
【摘 要】伴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高層建筑成為了現代化建筑行業發展的一大主要趨勢,而且其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問題,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居住場所。但是,高層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對施工技術的要求很高。因此,本文主要對高層施工技術的策劃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層;施工技術;策劃
一、高層施工特點
1.高層建筑施工周期比較長,建筑物的樓層較多,需要高空作業,施工難度相對較大,工作量也比較大,技術十分復雜。所以,垂直運輸、高空安全防護、防火、通訊聯絡、用水和建筑垃圾的處理等問題都是高層施工的一大主要特點。
2.為了保證高層施工整體的穩定性,還需埋深地面以下5m,進行一層或兩層施工,在提高地基可靠性的同時,可以作為設備層、車庫、輔助用房等。
3.高層施工周期較長,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季節性跨度施工是必然的,對施工人員和施工質量的要求也較高。
4.高層施工用地緊張,周邊的環境比較復雜,為了確保工程設備正常運行,材料得以合理使用,需要對現場臨時設施工程進行科學規劃,盡量減少高層施工材料和設備的預留量,充分利用商品和預制構件、配件、半成品材料。
二、高層施工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施工技術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施工企業的綜合效益,因此,就高層建筑施工而言,不斷完善施工技術,并促使其實現專業化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比較長,在一定時間內用時較少的施工企業很容易獲取早期經濟效益,但是所謂經濟效益主要是以質量良好作為基礎的,因此,必須充分優化施工技術,解決施工技術問題,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施工企業在施工質量和安全保障下,節省更多的施工時間,縮短施工周期,才能夠為施工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其次,施工技術人員綜合素質相對較差。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專業性相對較差,綜合素質也相對不足,這勢必會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和質量。
三、高層施工的主要技術
(一)樁基礎施工技術
在施工時,主要利用靜力壓樁施工技術和振動沉樁施工技術。其中,靜力壓樁施工技術是在樁架上,配置超出其自身的反作用力,將其壓入土層,樁會因為反作用力,對整個土層結構造成破壞,土層也會產生反作用力,所以,必須確保施工充分具備連續性。一般的黏土地基都會選擇此方法進行施工,其具有明顯的優勢,即施工噪音小、造價低、施工工藝簡單等。而振動沉樁施工技術即將振動器固定在樁頂,合理利用重力和振動的綜合作用,促使樁自動沉降,其相對簡單,施工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二)混凝土桁架施工技術
在混凝土桁架施工過程中,建筑地下室簡體的軸上設置一榀混凝土桁架,并使用后張法加預應力法進行上玄桿施工,所有玄桿都配置一定量的鋼絞線,并利用大梁對稱張拉。在進行張拉時,為了有效避免先澆混凝土導致受力不均的現象,必須確保頂板均勻受力,上弦梁板應力穩定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施工時,使用排架支撐地下室頂板。
(三)基坑圍護施工技術
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使用立柱、混凝土項圈梁、連續擋土墻作圍護結構,立柱使用工程鋼管樁作為施工材料,為了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水平,應適當利用原工程樁布置支撐平面。混凝土項圈梁設置三道圈梁,連續擋土墻結構則使用混凝土進行施工。其一,降水處理。使用輕型井點降水的方法進行降水施工,施工時間為兩個星期。其二,加固土體。由于土體的抗剪能力不高,為了保證成槽的質量,在成槽前,先使用水泥土攪拌樁對槽壁的兩側進行加固。為了提高抗剪力,使用劈裂注漿的技術進行加固處理。
(四)地下室防水層施工技術
根據設計要求,在地下室的底板底部和外墻迎水面設置防水層。因為工程防水層的施工空間比較小,所以,在地下室結構施工之前,應該先進行防水層施工。首先,墊層和地下室墻體的接縫處的防水施工,在底板下防水施工完成之后,進行FC板保護層設置,并涂刷滌綸布,搭接墻體、滌綸布、墊層防水層,上部結構出現沉降,需要在墊層的暗角位置和墻體上,預留一定長度。其次,在工程樁防水層施工時,要及時清理工程樁周圍的雜物,確保表面整潔,在樁四周10cm左右的位置涂抹防水涂膜,使用滌綸布繞樁粘貼,反復涂抹涂膜,最后一層涂膜上,需要粘貼網眼麻片。
(五)斜爬模技術
斜爬模施工技術具有更好的實用性,不僅可以切實應用到人流密集的地區,在施工空間狹小的區域也可以施工操作。在高層施工中,對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整體提升鋼平臺技術以其自身的獨特優勢,備受社會各界歡迎。此技術通過剪力墻平臺搭建方式,在施工過程中,合理利用提升機,統一施工進度和鋼平臺的高度,可以有效保證其安全性和一致性,從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六)結構轉換層技術
高層建筑的功能與結構相對復雜,其底端稱重相對較大,承載受力也很大,而且向上受力逐漸減小。在建筑下部布局的時候,經常采用大空間軸線進行布局,提高低端剛度,上部則采用小空間布局。在轉換層技術應用中,隨著位置逐漸向上移動,可以設計應用筒狀結構,對外筒、內筒剛度、轉換層高度位置進行合理配置。并且,不斷加強下部結構的支撐力,保證樓體的穩定,混凝土的強度,加強落地墻的厚度,對非落地墻則進行開口處理,或者降低墻的厚度,減少建筑上部對下部的壓力,簡化上部結構,取保工程質量。
四、高層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嚴格控制高層施工方案,一旦施工方案不合理,勢必就會引發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如果基坑深度超過5m,必須由專門的人員對深基坑方案進行論證,只有這樣,才能夠繼續組織施工支護方案。
2.高層建筑質量需要精確的測量和施工,其中高層建筑測量最關鍵的就是對建筑物軸線、標高、垂直度的控制,而測量數據的準確性與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必須經過多次嚴格測量。
3.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裂縫,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高層建筑中,混凝土使用量相對較大,建筑強度比較高,所以,提前預防混凝土裂縫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就新澆筑的混凝土來講,還應合理構件的濕潤養護,避免表面水分蒸發太快,造成內部約束力不斷增大,從而引發裂縫。對澆筑后的混凝土內部溫度應該控制在20℃內,避免由于溫度過大,導致混凝土內部發生開裂現象。
五、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與發展,建筑行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施工技術也得以改進和優化,尤其是高層施工技術。但是,因為高層建筑結構十分復雜,施工規模也越來越大,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要求,施工企業必須積極進行施工技術策劃,并切實根據高層施工的獨特性,不斷優化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以此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保障高層施工質量,為施工企業帶來良好的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曉穩.淺談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管理[J].門窗,2014(2):180-180.
[2]馬寧.淺談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技術[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2(4).
[3]金立革.淺議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1):234-234.
[4]劉斌.淺談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