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對湖南省武術產業現狀進行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湖南省武術產業發展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武術產業規模小,地區發展不平衡,基礎薄弱,其市場化、經營化、商業化、社會化水平還不高,居民的武術消費水平偏低。在掌握了目前湖南省武術產業的發展情況后,對湖南省發展武術產業進行可行性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1.以武術產業發展為契機,推動武術人才創業就業;2.以舉辦武術賽事為主導,充分利用高校武術資源;3.以高校武術教學為導向,推動武術骨干人才培訓;4.以段位考試進校園為突破,加快武術課程改革進程。
【關鍵詞】武術產業;高校武術;融合發展;一帶一路
1.前言
2015年3月28日“一帶一路”成為國家戰略,隨后湖南省政府出臺《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的通知。湖南省是我國重要科教基地之一,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內陸開放的新高地,迎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湖南省武術產業獲得了擴大開放、市場拓展等機遇,但武術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武術運動本身的發展。武術產業作為湖南省經濟發展方面的新增長點,能帶動武術產業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助推武術行業的政策發展、輿論導向及人才就業,同時也能為高校武術的教學師資、素材等提供了基礎保障。高校武術的發展能為武術產業塑造和培養出了大批專業人才,為湖南省的武術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更何況高校內龐大的習武群體也是武術產業壯大的基礎保障。因此將湖南省武術產業與高校武術融合發展研究勢在必行,不僅讓武術產業與高校武術在發展中優勢互補,豐富學校武術課程的理論體系,為學校武術課程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可行性依據,帶來一定的實踐意義和參考價值。
2.湖南省武術產業發展現狀
2.1湖南省武術產業經營現狀
目前,湖南省武術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事武術產業的企業單位主要以個體戶為主,國營、集體其次,主要是涉及武術用品、武術培訓、武術健身娛樂、武術場館租賃和醫療保健等項目的經營活動。個體經營的比例擴大,大批的武術個體經營者進入了武術市場參與經營競爭,一方面他們增加了武術市場的經營單位,為武術市場增添活力和擴大武術市場在整個體育商品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武術產業的蓬勃發展。
2.2城市間武術產業發展存在較大差異
湖南省各城市之間的武術產業發展也存在較大差異。長沙、婁底、懷化等城市崇尚武之風,以搏擊賽事為主,武術產業優勢突出,尤其是長沙,因訊息便利帶來了眾多發展資源,相比其他城市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2.3湖南省城鎮居民武術消費情況
近年來,湖南省城鎮居民的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正在改善,已呈現出消費結構多樣化的趨勢,居民武術實物性消費、觀賞性消費、活動性消費和康復型消費都有所增長,武術消費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是體現在武術用品、服裝、書籍雜志、武術商業比賽、表演門票等消費上。
2.4湖南省武術產業市場現狀
湖南省武術市場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規模小,地區發展不平衡,基礎薄弱,其市場化、經營化、商業化、社會化水平還不高,居民的武術消費水平相對偏低。
從目前來看,湖南武術用品產業針對武術用品的消費,主要是以福建的九日山、山東的泰山及部分國際品牌為主,缺乏富有“湘武”特色的品牌。湖南武術技術產業仍處于自發、松散、隨意的狀態,沒有完整、系統的技術規模,缺乏長期規劃。湖南武術人才產業重要集中于各大武校,比如新化縣的東方文武武校、南北武校,株洲市的湘駿文武學校,祁東縣的文武學校等,但近年來很多武校由于生源、資金等無問題紛紛被兼并、轉型甚至倒閉。
3.湖南省武術產業與高校武術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3.1處于“一帶一路”時代背景需求下
湖南省政府出臺《湖南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行動方案(2015-2017)》的通知,從經濟發展角度對我省的產業發展提出具體戰略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國家通道、國家平臺,將我省經濟、人文、資源優勢與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結合起來,以長沙為節點城市,以重點區域、重大項目、重點平臺、重要機制建設為依托,以提升全面開放水平、拓展經貿合作領域、擴大人文交流為重點,將湖南打造成"一帶一路"的重要腹地和內陸開放的新高地。
3.2湖南省武術文化精神源遠流長
湖南地處洞庭湖以南,貫穿整個湘江故此有“湖南”和簡稱“湘”之名,湖南省傳承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人棲居地,是一方水米富饒之鄉。因湖南地勢三面環山,氣候多變地形復雜為苗族久居之地,武術起源便來源于其此,也正是由于地勢惡劣的環境塑造了湖南省武術蓬勃發展的環境,培養了湖南人不屈不撓,敢于吃苦的精神,形成了悠久的武術文化。湖南湘江文化以炎黃子孫自強不息精神為基礎融合了先秦楚文化和苗族之風,形成了現如今勇敢尚武的自強品德,賦予了湖南省人強烈的英雄正義感和務實努力向上的精神。武學思想注重武德品質,堅持不懈提倡伸張正義走天下的英雄氣概,可以說湖南人的文化精神正弘揚了武術的俠膽義肝的內涵促進了湖南省武術文化精神的傳播。
3.3湖南省本土武術資源豐富
湖南省本土武術資源十分豐富多樣,包括形意、通臂、劈掛、地躺拳、象形拳; 地方拳種類: 梅山拳、巫家拳、太拳、自然門、龜牛拳、巖鷹拳、鷹爪拳、東安拳等。器械: 刀、劍、棍、槍、樸( 大) 刀、扇子、匕首、鞭桿、太極劍、太極刀等; 健身氣功類( 健身功法) : 五禽戲、六字訣、易筋經、八段錦等。具備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其與高校武術相結合,給學生們多樣的選擇,還能集健身搏擊與一體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給學生們思考和感悟的空間,改變現階段武術方法單一的短處。endprint
4.湖南省武術產業與高校武術融合發展的對策
4.1以武術產業發展為契機,推動武術人才創業就業;
在中國體育產業蒸蒸日上的這幾年里,武術產業作為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運動項目,產業覆蓋范圍廣泛,不僅包括武術經營活動,還包括與武術直接有關的一切經營和生產活動。此外,從事武術產業的企業單位可以與湖南省高校進行對接,為高校武術人才提供訓練、實操的場地,以此定向培養一部分武術人才,為今后武術人才的就業提供就業機會。
4.2以舉辦武術賽事為主導,充分利用高校武術資源;
近年來,湖南省為了促進武術運動的發展,提高武術運動水平,更好的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湖南省體育局組織每年一屆的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和四年一屆的省運會武術比賽,湖南省武術協會每年組織武林大會,市地武術協會也會組織武術大賽。
一方面武術賽事的舉辦離不開人力、財力、物力,另一方面高校有大量的體育器材、場地、人力資源,搭建高校武術資源與武術賽事的平臺,將高校武術場地、武術人才等提供給大型武術賽事。
4.3以高校武術教學為導向,推動武術骨干人才培訓;
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高校武術教學對武術人才質量的培養具有重大影響。目前湖南省高校武術專業教師的數量較少,武術理論和武術競技技術的教師比例不平衡,大半部分武術教師畢業與武校,武術理論比較欠缺,且教學方法仍以“填鴨式”和“灌輸式”為主,從而導致武術文化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湖南省武術產業的發展,可以為武術人才提供培訓和提升的機會。因而,以湖南省武術產業發展為契機,可以為湖南省高校武術教學與武術產業搭建平臺,提供交流與空間。一是“走出去”。將高校武術骨干人才送與大型武術產業企業中掛職鍛煉,了解最新的政策、輿論向導,為學生提供最新創業、就業咨詢;二是“引進來”。引進武術產業人才進校園,讓武術教師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市場就業型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被動接收學習方式。
4.4以段位考試進校園為突破,加快武術課程改革進程。
高校武術課通過與武術段位制的結合,在教授中華武術的時候介入中國武術文化,能提高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識,提升體育文化素養。湖南省是全國首批校園武術段位制試點省,全省已有18個縣(市、區)376所大、中、小學校及幼兒園,近60萬學生習練武術健身操和武術段位拳。高校是文化傳播的搖籃,高校里面有海外留學生、有的畢業在各行各業工作,一旦大學生認同了中國武術段位,那將是一種無形的傳播。利用高校武術課實施武術段位制教學的模式來推廣湖南的武術段位制,學生即能學到武術又能獲得武術段位,無形中推廣了湖南武術段位制的發展。
5.結論與建議
5.1“十三五”時期是湖南省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時期,也是經濟轉型的爬坡過坎時期,更是武術產業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目前,湖南省武術產業對應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需要的武術人才越來越多,大幅度的解決了武術人才的就業問題。也應以此為契機,政府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鼓勵武術人才創業,不僅可以帶動湖南省的創業就業,還可以大勢發展湖南省武術產業,帶動湖南省經濟增長。
5.2目前,湖南省有諸多大、中、小型商業賽事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的興起,湖南本土賽事品牌更是舉辦的如火如荼。今后,湖南省高校應與武術賽事主辦方銜接,高校可以給武術賽事提供場地、器材、人力,高校的學生可以借此契機進行實戰訓練,為以后的就業增加經驗。
5.3湖南省高校武術理論老師人數較少,武術骨干更是少之又少,且外出進修、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也不多,導致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因此,應加強武術骨干人才的培訓,給高校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還應增加高校武術老師的培訓機會,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將最新的政策、輿論向導提供給學生。
5.4湖南省高校的武術發展給武術產業帶來了廣大的習武群體,然而卻沒有使武術人才更加專業化,向社會企業輸送的人才也只有少部分。因此,應將段位考試引進高校,使高校中的武術人才更加專業,習武群體更加龐大,使武術專業人才不再小群體化。
參考文獻:
[1]邵凱.“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下我國體育產業融合路勁研究[J].體育科研,2015,36(6):57-70.
[2]劉雅媚.廣西武術產業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5.
[3]徐運君.湖南省本土武術融入高校武術課程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3):13-38.
作者簡介:
史文鋒,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訓練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體育科學協會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湖南省 武術產業與高校武術融合發展研究(編號:2016XH054)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