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黎明
【摘 要】: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是整個社會消防安全的基石,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只有重點單位切實履行消防安全職責,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消防工作才會有堅實的社會基礎,但目前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火災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加強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單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和消防部門監管水平,對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發生,減少火災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
1.當前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重點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1.1.1重點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力
部分重點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在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平衡上往往會產生誤區,覺得單位未發生過火災就是安全,開展消防工作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不愿意投入或存在僥幸心理導致火災隱患久拖不改。
1.1.2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大多由本單位的安保部門負責,對發現的需要整改的火災隱患、組織開展的消防培訓等沒有決定權,加之從事消防工作的人員更換頻繁和自身消防能力素質低下等原因,導致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長期在低水平徘徊。
1.1.3單位員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
一些重點單位把專職的消防管理人員變成了兼職人員,甚至將消防工作交給已經高齡的保安負責;員工崗前培訓、定期培訓等得落實不到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走過場、圖形式;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未聘用有資質的人員值班,不能掌握建筑消防設施操作方法。
1.2重點單位消防監督管理職責落實不到位
1.2.1重點單位界定標準滯后
現行重點單位界定標準是2002年公安部令第61號《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制定的,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現狀相比已經嚴重滯后。由于標準的門檻低,數量多,導致現有警力難以監管到位;加之部分符合界定標準的單位規模小、員工少,無法按照重點單位的管理標準進行規范。
1.2.2行業系統監管缺位嚴重
一些政府部門甚至個別消防部門片面將“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理解為“消防部門的重點管理單位”,而忽視了其行業主管部門的直接監管作用,弱化了行業系統對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的管理,導致消防部門在重點單位監管上出現單打獨斗、大包大攬現象。
1.2.3重點單位監督抽查制度落實不到位
部分重點單位由于功能復雜、建筑消防設施多等原因,檢查一家單位耗時較長,同時由于個別消防部門偏重于追求執法效益,對重點單位的監督抽查流于形式,檢查時走馬觀花,沒有真正幫助重點單位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題。
1.2.4對重點單位的業務指導落實不到位
部分新入崗或者轉崗的消防監督人員缺乏系統培訓,加之一些基層執法人員不注重自身學習,業務知識不熟練,重檢查輕指導,導致社會單位自我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
2.進一步推升重點單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
2.1在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上做文章
2.1.1逐級明確從業人員消防安全職責
重點單位應當逐級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明白人、值班人員和保安等五類人員職責,確保單位消防組織機構始終有人決策、有人管理、有人落實。
2.1.2著力培養消防安全“明白人”
要通過參加消防部門專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著力培養1-2名消防安全“明白人”,使其熟知消防法律法規,掌握日常消防管理知識,定期開展日常防火巡查檢查、火災隱患整改、人員疏散逃生和宣傳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單位自我管理、自我查改火災隱患的能力和水平。
2.1.3逐步推行消防安全管理人員職業化
強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逐步拓展注冊消防工程師和消防職業技能資格的作用和功能,鼓勵具有一定年限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相對固定化、職業化和專業化。探索消防控制室人員派駐制度,推動由保安公司或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負責培養取得消防職業技能資格的人員,派駐到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專門從事消防控制室值班工作。
2.1.4大力開展全員消防教育培訓
針對單位人員流動性大、員工消防素質低的特點,嚴格落實員工崗前培訓和定期培訓制度,對新上崗員工先行到消防安全歸口管理部門備案,培訓合格一個,上崗一個。要將消防科普知識與消防安全技能納入消防教育內容,同時加大對消防控制室等特殊崗位人員的集中培訓力度。
2.2在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2.2.1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機制
完善消防責任制落實、防火檢查巡查、火災隱患整改、滅火應急演練、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等制度,進一步規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實現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常態化、隱患整改制度化,宣傳教育普及化,建立單位消防安全“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良性模式。
2.2.2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獎懲機制
建立完善消防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將個人的經濟績效與本身應履行的消防安全責任進行掛鉤,獎優罰劣,將履行消防工作職責情況納入員工職務升遷、福利待遇、評先評優范圍,切實提高員工干好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3積極投保火災公眾責任險
督促火災高危單位強制投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鼓勵其他重點單位投保,轉移和分散單位火災損害風險,同時建立保險評估機制,對單位消防安全狀況每年進行評估,利用保險費率杠桿加強對社會單位的風險防控力度,推動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2.2.4落實 “六加一”措施
推動重點單位每年應開展一次消防安全評估、簽訂一份消防安全承諾書、維護保養一次消防設施、組織檢測一次電氣和燃氣線路設施、全面清洗一次油煙道、集中培訓一次全體員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有人員、有器材、有戰斗力的微型消防站,確保一旦發生火災,3分鐘內形成第一處置力量到場撲救。endprint
2.3在加強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上出實招
2.3.1建立單位法人履職報告制度
完善消防安全責任人定期報告制度,增強單位領導對消防安全工作的參與意識,提高其重視程度。督促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每季度針對自身安全管理發現和解決的問題,書面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報告具體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
2.3.2專項列支消防工作經費
要將建筑消防設施的配備、維修、保養經費等消防工作費用列入單位年度經費預算,劃出專款,專項列支。為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或者人員配備專用辦公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辦公設施和消防檢查儀器等,同時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和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員的待遇要高于同級別其他員工。
2.3.3加強消防工作組織保障
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計劃,將消防工作與本單位的生產、科研、經營、管理等活動統籌安排,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消防工作例會,及時研究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要不斷充實消防安全管理人團隊和微型消防站,避免因個別管理人員的離職或調動導致單位管理水平大幅度波動的現象。
3.進一步提升消防部門消防安全監管水平
3.1積極拓展消防安全監管途徑
3.1.1不斷提升消防監督執法能力
通過開展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和防火監督崗位練兵活動,大力提升消防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不斷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對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要嚴格督促整改,利用法律手段倒逼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1.2積極轉變消防監督工作方式
推動重點單位強化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定期安排監督員主動上門服務,深入重點單位指導開展滅火演練,突出抓好3分鐘“滅火”、建筑消防設施聯動、疏散逃生等關鍵環節,切實提升單位檢查人員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努力實現由“保姆式管理”向“指導單位自我管理”的轉變。
3.1.3重新界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范圍
盡快修訂重點單位界定標準,真正把火災危險性大、可能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單位納入監管范圍。合理劃分監管范圍,明確支隊、大隊和派出所列管重點單位的具體標準,根據消防監督員和專兼職消防民警的人數合理確定列管單位數量,堅決防止重點單位失控漏管現象發生。
3.1.4抓好“戶籍化”管理系統動態監管
通過互聯網“戶籍化”管理系統,安排專人每個工作日上網抽查重點單位戶籍化錄入情況,及時督促單位定期報告備案,簽收報告備案資料。要重點對單位戶籍化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核實,核查上報資料的真實性,以及與紙質檔案是否相符,同時針對重點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三色預警情況確定消防監督檢查的重點和頻次,實現對單位的動態監管。
3.1.5建立重點單位區域聯防制度
按照“性質相近、位置相鄰、互助共贏”的原則,組建重點單位區域聯防小組,通過開展互查互檢、會議會商、業務交流、培訓演練等活動,引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一步強化單位主體責任意識和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切實提高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責任人、管理人、專兼職消防管理員和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3.2建立健全綜合防控工作機制
3.2.1落實行業系統消防監管職能
定期組織開展對各行業部門的消防安全培訓,培養一批行業系統的消防工作“明白人”,不斷提高行業系統開展消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動教育、民政、衛計、文廣等部門落實對行業系統單位的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實現協同配合,齊抓共管。
3.2.2加快發展消防中介技術服務機構
鼓勵消防中介技術服務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切實將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消防安全評估、消防監督檢查等納入中介技術服務機構業務范疇,實行市場化運作,對節約消防警力資源,提高消防監督效率,提高建筑消防設施完好率和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3.2.3積極探索市場化制約約束機制
借鑒征信體系制約功能,完善通報機制,對具有不良消防安全行為或者消防安全狀況不達標的重點單位,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予以信用懲戒,使失信重點單位在市場化競爭中承受到來自不同層面的壓力,自覺遵守消防安全規定,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3.2.4推動建立消防職業教育制度
依托消防職業技能鑒定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開設消防管理專業課程,培養消防安全專業管理人才,輸送到重點單位從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結合注冊消防工程師制度,著力培養一批具有消防專業背景的人才,充實到消防安全管理人崗位,實現消防安全管理的專業化、規范化。
綜上所述,只有明確責任主體,督促落實各級政府、各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完善各項法規制度,加強運行管理規范化建設,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運行機制;破解人員、經費保障瓶頸,建立健康穩定的用人機制和持續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著力好解決體制性、機制性和保障性問題,才能有效地促進重點單位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