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嘉
【摘 要】藏區高速公路的建設是國家實施西部開發戰略,實現區域經濟振興,促進中西協調發展,實現國家小康建設目標的需要,是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形成區域公路骨架網,推進四川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需要,是改善民族地區生存和發展條件、促進民族團結、維護藏區的穩定,從而保證國家與社會穩定的需要,是積極開展災后重建、鞏固發展藏區旅游經濟的需要。
【關鍵詞】藏區;高速公路;建設;管理
一、藏區高速公路項目面臨挑戰
雅康、汶馬高速公路均處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梯度地帶,地形條件極其復雜,沿線山勢陡峭,溝壑縱橫,落差巨大,海拔從起點的500多米快速爬升至2500米以上;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公路沿線不良地質發育,線路多次跨越地震斷裂帶;氣候條件極其復雜,路線穿越不同的氣候垂直分布帶,特別高海拔路段的冰雪雨霧惡劣氣候給行車帶來重大安全隱患;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路線穿越大熊貓棲息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環境敏感點多,工程施工帶來的巨量棄渣、山體破壞等對環境影響巨大;工程建設極其困難,橋梁隧道工程多,技術難度大,部分路線展布于懸崖峭壁,工程實施受制條件多,地形地質、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貫穿始終。雅康、汶馬高速公路的建設面臨“長大縱坡、冰凍積雪、生態環境、地質災害”等一系列“安全、經濟、生態、便捷”方面的重大技術難題。同時,雅康、汶馬高速公路位于雅安市、甘孜州和阿壩州境內,為少數民族地區和地震災區,社會穩定壓力大,征拆和環境協調難度大,地材等要素保障困難,建設環境復雜,協調難度大。
二、扎實開展設計管理工作
(一)超前謀劃,扎實推進土建工程設計
雅康、汶馬高速公路均穿越多個地震斷裂帶,路線從平原過渡到高山峽谷地段,勘察設計工作難度大,任務重。藏區高速公司成立設計核查評審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動員準備、核查評審、修改完善、檢查驗收4個階段,針對基礎資料(測量、地質勘察、重大拆遷)完整性,路線、橋梁、隧道、特殊路基等設計可實施性,重大技術問題(如長大縱坡、冰凍積雪、生態環保、地質災害、營運安全、隧道棄渣、進場道路)等進行階段性研究,攻克技術難題,提高勘察設計質量。重視全壽命周期成本的建設理念,結合區域地形、地質及專項評估、規劃、施工干擾等因素,綜合考慮安全、施工進行綜合布線,繞避重大地質災害。強化針對性的“營運安全性評價”,合理配置技術指標(如平縱、視距、超高)以及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實現“平縱橫”一體化設計,實現項目建設、營運安全可控。
(二)以人為本,深入優化后續工程設計
牢固樹立人本化理念,將人性化設計注入后續工程設計中,從與人舒適度密切相關的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優化入手,因地制宜科學設計服務區、停車區,以人為本優化房屋建筑設計,努力實現行車時輕松、休息時舒適。注重“智慧交通”“互聯網+”技術支撐體系及其軟件硬件配置,優化永臨結合供配電線路與微電網系統化設計方案,加強消防及辦公用水取水源及管道保溫措施,將地方特色文化、智能化融入房屋建筑中,從而不斷提高后續工程施工圖設計質量,為駕乘人員創造良好的出行條件。
三、精益求精,認真抓好工程建設管理
藏區高速公司圍繞現代工程管理,以“五化管理”為引領,全面貫徹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管理理念,通過科學制定質量管理目標、建立健全現代工程管理體系、加強質量管控,不斷提高建設管理水平。
(一)工程施工標準化
按照交通運輸部下發的《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活動實施方案》和四川省交通運輸廳下發的《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導意見》,藏區高速公司成立標準化建設領導小組,專題研究相關工作保證標準化建設的可實施性,要求參建單位成立相應工作機構,專門負責具體實施,確保工作有序對接。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深入推進工地工廠化、工序標準化、程序規范化、作業流水化的標準化施工管理。積極推行砼集中生產、材料集中堆放、鋼筋集中加工、梁板集中預制,保證工程源頭質量與安全;推行鋼筋機械加工、梁板智能張控、循環壓漿、噴淋養生,外購砼墊塊等標準化工藝;推行機械臺車、機械濕噴手、移動水溝模板、水炮等機械化施工方法,確保施工標準化落地。在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持續抓好“三基”建設,切實加強重點工程、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安全生產管理。積極開展“汛期安全生產”、“減災防災日”、“安全生產月”等專項活動。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確保系統內部安全生產工作穩定受控。
(二)日常管理精細化
由于藏區高速公路特殊的氣候環境,部分標段實際施工時間減少,為確保建設管理目標順利實現、克服人少事多等困難以及參建各方職責不明、行為錯位等弊端,在雅康、汶馬兩個項目創新實施項目業主代表處與總監辦、監理試驗室、設計代表組合署辦公的管理模式,通過同管理、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共同推進項目建設,顯著提升管理效率,有效避免推諉扯皮、吃拿卡要現象的發生。
充分發揮項目公司管理核心作用,優化精簡管理流程,強化合同管理,履約考評,抓實工程進度管理,以年度目標為主線,強化項目建設目標管理,堅持年度計劃、每月工作要點、每天完成統計、上月工作要點完成統計等“打表”機制。不斷強化工程質量管理,按照交通運輸部出臺的《關于打造公路水運品質工程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要求,牢固樹立品質工程意識,消除工程建設中質量通病,嚴把開工關、過程關、檢驗關,保住不出質量問題這個底線,同時由質量工程向品質工程過度,深刻學習領會品質工程的精髓,確保工程內在質量和外在品味,把藏區高速公路建成景觀走廊,形成新的新的川藏風景線。
(三)管理手段信息化
全面啟動藏區高速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云”平臺,實現了項目管理核心鏈條上質量管理、計量支付、資金撥付、等軟件的聯通聯動,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鏈接超前地質預報、質量檢測控制、地質災害預警、現場監控視頻等系統,有效提高了項目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為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公司引進了北斗衛星實時監控系統,針對高大邊坡、高墩及棄土場進行重點監控,可及時監測目標位置滑移傾斜程度等,做到提前預控,及時處理。
(四)構建和諧建設環境
為順利推進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藏區高速公司始終堅持多方聯席會、現場辦公會、專題協調會、設計回訪會等四個會議制度,主動協調、積極匯報、加強溝通、全力配合,有力地促進了征地拆遷、施工協調的和諧開展,合力營造了良好的建設環境。
四、開展技術攻關
按照“一個目標、兩個出發點、三個層次、四個方面”要求和科研規劃(一個目標即“安全暢通”,兩個出發點即“基礎設施和營運安全”,三個層次即“專題研究、成果應用、研究試驗”,四個方面即“防災減災、智慧交通、經濟節能及重大工程”),及時開展一系列四川藏區高速公路聯合技術攻關專題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