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旭+孫元花
【摘 要】本文在通過對保定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的調查,深刻分析本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狀況,最后以此作為切入點,綜合并優化當地現存發展模式,構建出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模式,推動當地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
一、 保定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在最近幾年保定市城鎮居民在生鮮農產品消費上,我們不難看出蔬菜,水果的需求量比較突出,占比非常高,未來的消費量增長相比其他類產品應該也會更明顯,新鮮的水果與蔬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不能缺少的,它們一直都屬于人們平常購買最頻繁的東西。根據保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蔬菜產量在前期雖然有所回落,但增長勢頭依然明顯,水果產量更是一路增長,從未減少。
肉類和奶類產量相比其他類農產品,產量雖然比重較高,但是生產規模下降趨勢明顯,產量越來越少,但在居民需求上我們觀察出,肉類和奶類的需求量處于中間地位,說明肉類和奶類農產品在居民生活中的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需求比較穩定。
禽蛋類農產品生產規模有明顯下降,產量比較少,可能是其生產特殊性,生產技術要求比較高,再加之禽流感等病菌影響,產量不容樂觀,但人們的需求占比很大,供需之間產生了一定的不平衡性,而水產品產量穩步提升,人們消費量卻處于最低的狀態,供大于求,水產品的流通對冷鏈技術要求較高,所以加強冷鏈技術應用,合理組織有效地流通,促進銷售是非常關鍵的。
二、保定市主要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運作模式
(一) 保定市傳統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
1.農戶自營的物流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參與者包括分散農戶和農民專業協作經濟組織,在保定市,農產品采摘后進入流通領域時,第一環節的承擔著就是農民本人,所以這也是保定市在生鮮農產品自營物流的主要主體。在傳統時代人們更愿意直接參與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以獲取更大的利潤。
2.批發市場物流模式。
眾所周知,批發市場是我們組織生鮮冷鏈物流活動的重要場所,它可以為我們批量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平臺,能滿足人們對于農產品最普遍的需求。在功能上,又分為產地和銷地兩種,在規模上也有國家級和地區級之分,在保定市,主要建立的有工農路蔬菜果品批發市場,三豐果品批發市場,利民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這些大規模的批發市場在保定市生鮮農產品物流供應鏈中占有很高的節點地位,為當地生鮮農產品的流通與銷售提供了便利,保證流通交易環節的流暢性,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加工企業物流模式。
在保定市,隨著物流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對農產品需求的增加,出現了許多專門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如保定先鵬出口有限公司,高碑店市博昌發達食品有限公司,河北聚康食品有限公司,保定綠健食品有限公司等,它們與農產品的生產者簽訂購買合同,對生鮮農產品組織有規模的收購活動,其收購價格和市場上的價格相似或相對高一點,然后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把產品或半成品銷往國外或國內市場,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作業會讓專業的操作部門來進行,整個冷鏈物流活動能夠有效地將商流,物流與信息流結合結合到一起,來達到降低成本,實現效益的目的。
(二) 保定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存在問題
1.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單一,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知道保定市主要有三種生鮮冷鏈物流模式,即農戶自營物流模式,批發市場物流模式,加工企業物流模式,每種物流模式都有自己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保定市生鮮冷鏈物流行業中,對于模式的選擇空間比較小,所用模式缺乏創新。各類生鮮農產品都存在其特有屬性。
2.保定市現存模式的局限性十分明顯。在實際的生鮮冷鏈物流活動,首先,自營模式降低了農產品管理的專業化,流通效率低,個別的冷鏈運輸行為松散,難以管理,也不利于降低成本,同時資源有限導致技術限制嚴重,技術信息水平不高;其次在批發市場體系中,冷鏈物流較少地采取第三方專業化企業,冷鏈運輸效率低下,同時信息傳遞性差,難以把控市場上冷鏈物流的供需趨勢,批發市場種類繁多;最后,加工企業物流模式雖然體現出來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專業化水平,但可想而知,針對單個農戶成本也非常高,而且如果達不到一定的規模,反而會使生產者的利益受到損害。
3.模式創建往往不能與時俱進,對于保鮮冷鏈技術的應用不夠重視,使得生鮮農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生鮮農產品的最吸引顧客的就是其鮮活程度,衛生營養價值。保定市現有模式應用中,物流技術上的發展有待提高,生鮮技術,保溫技術更新換代緩慢,不能緊跟時代潮流。
4.現有模式不能有效地平衡各類資源,不能合理地利用當地冷鏈物流發展的優勢,由于資源不平衡分布,管制繁多,在設施規模上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也不能積極地利用起來,物流設施的資源利用率還是比較低。專業化冷鏈物流企業日益增多,但模式發展沒能積極地帶動和利用這些專業資源。
三、構建基于需求分析的保定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
(一)果蔬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
1.基于批發市場的冷鏈物流模式。
在此類農產品上,我們選擇批發市場作為果蔬運輸,銷售的最主要的平臺,在需求預測中看到,果蔬類需求量一直處于上升的態勢,說明在以后相對一段時間內,果蔬類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需求也會持續擴大。在保定市有將近80%的果蔬農產品都是通過批發市場的方式進行銷售的,批發市場可大可小,更加接近多數群眾的日常生活,這種方式可以說是與保定市的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
2.以農產品加工配送企業為主的冷鏈物流模式。
加工配送企業,在農產品加工增值上,可以針對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提供不同的加工方式,把果蔬初級產品加工成更容易保鮮的半成品或成品,這樣就既能使初級果蔬產品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而且成型的批量的果蔬產品更利于低溫運輸。
(二)肉類,奶制品,禽蛋類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模式
1.連鎖超市冷鏈物流模式。
根據需求預測分析,保定市的禽蛋奶類和肉類需求在今后一段時間內表現為下降的趨勢,隨著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這嚴重影響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因而在確定此類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模式時,要綜合考慮產量多變情況,需求層次提升等因素,以連鎖超市為核心的冷鏈物流模式是快速打開市場的有效途徑。
2.以中介組織,專業合作組織為中心的冷鏈物流模式。
保定市禽蛋類,奶類,肉類保鮮程度和衛生質量不高是導致其需求規模逐漸減少的重要原因,在考慮冷鏈模式時,我們可以借助有權威的,專業的聯合組織來進行規模冷鏈物流和銷售活動。這些專業聯合組織中,會有相關技術人員,物流素質高的專業工作團體,質量評判監控成員,由他們幫助我市的生鮮農戶進行冷鏈運輸和銷售,在冷鏈技術和設施設備應用上提高培訓,這樣就大大提升了當地農戶的整體素質和冷鏈知識。
(三)水產類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模式
從當地水產品歷年產銷量和需求預測量來看,水產品需求比重較高,遠高于肉類,禽蛋和奶制品,年增長趨勢較為明顯,說明此類農產品的需求比較旺盛,未來需求空間十分巨大,同時也體現水產類產品的市場潛力。所以對水產品來說,進一步鞏固現有市場,同時提高生鮮農產品附加值,提升流通效率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劉宏偉:食品行業的冷鏈物流[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8):20-23.
[2] 孫紅菊.農產品冷鏈物流淺析[J].物流技術,2009(5):21-22.
[3] 譚兆濤.淺述我國冷鏈物流的現狀與提升[J].肉類工業,2010(3):43-45.
[4] 周葉,趙慧峰,劉艷靖.現代農產品物流信息聯結模式構建研究——以保定市果蔬農產品物流為例[J].農業科技管理,2008(5):2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