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玥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項目也在逐漸增多,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作為其中重要的配套工程,在施工中需要打破季節性元素的限制,在寒冷季節中確保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階段的正常進行。同時反季節栽種技術是園林綠化工程能夠進行反常季施工的主要保障,采用反季節栽種技術過程中,應該遵守對應的原則,提高反季節植被的成活機率,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反季節;種植技術;園林綠化施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大部分植物都是在適宜季節進行移植。但是在對植被需求較大的城市環境中,只有采取園林綠化反季節植被栽種技術才能滿足其具體需求。把反季節栽種技術具體應用到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為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以及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1反季節栽種的原則以及含義
反季節種植是指在不適當園林綠化項目并且施工難度系數較高的季節進行園林工程綠化項目施工。在園林綠化項目施工過程中,植被種植的成活率通常會受到外界環境、植被種子以及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影響,在外界環境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選擇優良樹種,并強化對樹木養育管理,實現植株地上部分蒸騰、呼吸和光合作用和地下部分根部吸收肥力、水分等處于平衡狀態,能夠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反季節栽植施工時,由于根部吸收水分速率跟不上莖葉蒸騰消耗量,導致水分失衡,影響苗木成活。傳統意義的綠化施工季節,指的是在苗木休眠期(早春、晚秋季節)進行栽植,這2個季節都適宜樹木增長,苗木成活率相對較高。但在樹木不易成活的季節進行栽植,如果缺乏科學的管理,樹木的成活率則相對較低,因此,必須做好反季節栽植的樹木養護和管理。
1.1因地制宜原則
與正常樹木種植相比,反季節種植的難度要高出很多,樹木種植中,除了氣候因素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外,土壤條件的影響也較大。在進行反季節種植時,充分調查種植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在準確把握的基礎上,判斷和分析選擇的樹種,如果與當地的條件相適應,即可栽種,從而保證樹木種植后能夠正常生長。
1.2因樹種特性種植
樹木的種類很多,不同的樹種具有的特性各不相同。在反季節種植中,需要充分考慮樹種的特性,有效提升樹木的成活率。比如,裸根樹種在種植過程中,必須保證樹木根系的完整性。根系的長度要適中,盡可能多地保留側根和須根,種植時可通過打漿的方式保護根系,同時,苗木在運輸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水分蒸發。在種植過程中,通過充分考慮樹種特性,可有效提升苗木種植的成活率。
1.3因時種植
春季和秋季是園林綠化種植的最佳季節,植物種植后,可顯著提升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長。而反季節種植則是指在冬季和夏季種植植物,最佳的反季節種植時間為秋末冬初,此時土壤的溫度比較適宜,種植后植物的根系能夠良好的生長。在實際反季節種植中,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自然條件等選擇恰當的種植時間。
2陰礙反季節種植的因素
2.1栽培的成活率
種植技術直接影響植物的成活率,植物的成活條件必須滿足植物根系的再生能力。只有提高植物種植能力,將植物技術和有效的管理方式相結合,才能確保植物的所需和消耗保持平衡。
2.2移栽后植物的成活率
移栽的方法直接影響植物的成活率,在夏季不宜移動植物,因為夏季是植物最茂盛的生長期,若在此時移動植物,會導致植物流失大量水分,再經過高溫的烤照,加快植物老化。一般春季適合植物的移栽,冬季不宜移栽植物,因為植物長期處于休眠期,一旦移栽,會導致樹木死亡。
3反季節種植技術要點
3.1科學處理土壤
土壤是綠化植物生長的載體,反季節種植的綠化植物不同,對土壤厚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花草類綠化植物適應的土壤厚度約為30cm ;灌木類綠化植物在種植時,小灌木類需要45cm左右的土壤厚度,大灌木類需要60cm左右的土壤厚度,因此,種植過程中,需要依據選擇的植物合理調整土壤厚度。如果種植地區的土壤為強酸堿性、鹽堿土等,需要利用相應的技術改良土壤,保證土壤中的養分充足。此外,還需要翻耕土壤,去除其中的雜物。
3.2合理選擇苗木
與大苗相比,小苗在移植栽植時,成活率更高,反季節種植中,如果園林綠化施工準備充足,栽植時應選擇小苗。栽植前掘取出植物,栽植處理后,植物會重新長出新的根系,這些根系的生命力比較旺盛,此時栽植可提升植物的成活率。苗木一般種植在苗圃中,當挖取苗木時,根部土球的直徑應較大,以便于保證根部的完整性,提高反季節種植的成功率。
3.3苗木栽植
在反季節種植中,苗木栽植是一種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手段。苗木栽植的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大木箱囤苗法:栽植喬木的過程中,如果喬木的胸徑>20厘米,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實地調查,確定進苗工序,接著完成大木箱的定制后進行苗木栽植。另一種是柳筐屯苗法:栽植落葉喬木和灌木時,如果苗木的胸徑為7—8cm時,栽植時便可采用此種方法,通常柳筐的直徑約為60cm,定植后填土,并將土踩實。
3.4選擇恰當的運輸方式
苗木栽植完成后,需要將苗木運輸到種植地點,運輸過程中,總量及方式的確定需要依據具體的苗木栽植需求進行。一般苗木的樹干或樹枝在運輸之前需要利用草繩或麻布包扎,以便于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水分蒸發。同時,為了保證運輸過程中苗木的水分,還需要在苗木的樹身處適當噴水。運輸到目的地之后,及時開展苗木栽植工作,促進苗木成活,如果無法立即栽植,需要再次進行苗木栽植。
3.5修剪與種植苗木
在栽種苗木前,部分苗木需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保證苗木成活。修剪時,剪口要保證平滑,從而保證修剪的效果。修剪的部位包含根系和樹冠,此外,如果苗木某些枝葉出現病蟲害,應直接將這些枝葉剪掉,防止生長過程中再次出現病蟲害,苗木修剪完成后即可栽種。在反季節種植中,如果季節為夏季,施工人員需要在種植區域搭棚,避免過度曝曬,影響苗木成活,同時,還需要采用噴水的方法保證苗木樹冠的濕潤度。如果栽植的季節為冬季,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苗木的保暖工作,提升成活率。完成做堰的各個工序后,需要澆水,水全部滲透進土壤后覆土,澆水工作需要連續進行3d,之后只需在土壤干燥時進行。
3.6樹木養護施工
當樹木栽植施工完成后,為了保證樹木的成活率,應該做好以下養護工作:第一是支撐施工。由于樹木的高度相對較高,在栽植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防止遇到大風或者大雨天氣導致樹木出現傾斜、倒伏的現象,必須做好樹木的支撐工作。第二是澆水養護。當樹木栽植完成后,應立刻澆水,每隔5天澆1次水,保證水分能夠被根部吸收。在澆水養護施工的過程中,應該避免出現周圍土壤塌陷的現象,同時,避免出現露根的現象。連續澆水3次后,可適當延長澆水時間,根據土壤的干燥程度適當澆水養護。第三是反季節栽植時,如果是在冬季進行栽植,應做好苗木的防寒工作,用草繩或者草席將樹干包裹嚴實。為了防止出現干涸的現象,可向樹冠進行噴水保濕。
4結語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在應用反季節種植技術時,應根據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并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選擇適宜地區生長和發育的樹種,并嚴格按照反季節栽植技術的各個工序進行施工,以此保證樹木的成活率,為城市建造優美、健康的園林綠化工程,有效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等。
參考文獻:
[1]田家琳.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J]. 現代園藝. 2013(18)
[2]黃中祥. 淺析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J].中華民居.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