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趙士杰



摘 要:本文介紹了萊鋼礦山建設有限公司60萬噸鏈篦機-回轉窯氧化球團生產線濕返料系統的改造。該系統的成功改造,為今后鏈篦機-回轉窯生產線的設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鏈篦機-回轉窯 氧化球團 濕返料 改造
1、前言
萊鋼集團礦山建設有限公司鏈篦機—回轉窯高溫固結氧化球團生產線于2004年7月建成投產,設計年產氧化球團60萬噸。在各生產工序中,濕返料是比較重要的環節。經造球工藝后,生成的球團經皮帶運至布料粗、細輥篩處篩分;細輥篩篩下的濕返料直接落在濕返料1#皮帶上,經濕返料2#皮帶、球1#皮帶,返回混料倉,重新利用造球;粗輥篩篩下的濕返料直接落在濕返料2#皮帶上。
由于設計上的缺陷,中間環節經常出現故障導致頻繁停機,嚴重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加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經過多年對濕返料系統的綜合分析、仔細研究論證,制定了改造方案,利用2012年10月年修的機會實施了改造。通過9個月運行證明,改造非常成功。不但提高了設備作業率,降低了維修成本和生產成本,提高了產量,而且減輕了崗位工的勞動強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改造前狀況
粗、細輥篩,濕返料1#、2#皮帶機空間布置示意圖如下:
粗、細輥篩布置標高約13.5米,濕返料1#、2#皮帶機布置標高約8.5米;細輥篩有效寬度為2.8米,濕返料1#2#皮帶機皮帶寬度為0.8米;細輥篩漏斗高約5m,長約4米,且頂部寬約3米、底部窄約0.6米,漏斗壁上易大量的堆積料。積料不易清理,突然塌落時易砸住皮帶停機,直接影響生產;積料堆積,對細輥篩軸造成較重的磨損,影響細輥篩的使用壽命。
由于濕返料1#皮帶寬度較窄(B=0.8米),易灑料落地,給崗位造成較大的負擔,崗位工大部分的時間用于清理漏斗、落料、調整濕返料皮帶,不能將主要的精力用于設備的維護,而且為了防止灑料安裝的漏斗擋料皮子也易磨損皮帶,影響皮帶的使用壽命。
自投產以來,濕返料系統故障率較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多,成為制約生產的瓶頸,需要對濕返料系統進行改造完善。
3、改造實施情況
1)將在8.5米平臺上的濕返料1#皮帶機拆除,在12.28米平臺上、細輥篩下安裝南北方向的一條皮帶機,皮帶機寬度增大至B=1.8米,皮帶長度基本不變,頭尾輪中心距約11.5米。
2)將寬皮帶和細輥篩向南移0.3米,同時細輥篩抬高0.25米, 解決了改造后寬皮帶尾輪處空間位置狹小,利于操作;同時增大了漏斗北面的垂直度, 不易粘料。
3)細輥篩原漏斗全部拆除,重新制作。漏斗內表面安裝高分子板,高分子板盡可能大,高分子板接茬為縱向的,不易粘料。
4)新安裝的皮帶轉速降低至原皮帶轉速的40%,皮帶托輥全部為平托輥。皮帶加寬降速后,濕返料均勻的鋪在皮帶上,料流均勻,料厚降低,不易灑料漏料。皮帶功率增大,不易被壓住停機。
改造前后皮帶機設備配置參數對比如下:
通過以上改造,細輥篩漏斗高度降至1.5米,漏斗底部寬度加至1.6米,漏斗表面積大大減小,漏斗四面的垂直度增大, 不易堆積粘料。
改造后的粗、細輥篩,濕返料1#、2#皮帶機空間布置示意圖如下:
4、改造后效果
1)改造后至今已運轉9個多月,設備運轉穩定,細輥篩漏斗積料大大減少,未再發生大量積料脫落砸住皮帶停機,故障率為零, 消除了對生產的影響。
2)改造后,漏斗積料少,堆積高度大大降低, 未再對細輥篩軸造成磨損。
3)改造后,濕返料在皮帶上的厚度不到5cm, 料流均勻穩定, 料流寬度小于皮帶寬度20cm,基本無灑料漏料,崗位工體力勞動大大降低。
4)改造后,用氮氣吹掃漏斗的頻次和力度大大減少,氮氣消耗也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