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龍
摘 要:電力工作人員檢修變電線網系統的質量,對電網的正常運行,以及線路的穩定供電有著直接的影響,從而影響到的用電戶的用電的質量,和電力企業額的正常運營。長時間以來,如果變電網絡的系統出現故障,采用的檢修和管理方式都是較為傳統的,相比起來,傳統的檢修技術更加重視檢修結構的質量,而忽視了優化檢修的流程。本文將在分析傳統的檢修技術在弊端的基礎上,吸取其中的優點,并結合當前先進的科技手段,將檢修流程進行優化,提升檢修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變電檢修技術;檢修流程;流程優化;變電站;電力設備
前言: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用電需求不斷增大,電力也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快速的發展起來,而保證各種用電的需求,就要相應地設置上大量的變電站,來滿足不同區域的用電要求,變電站的安全在電力的運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供電期間,要經常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不斷更新檢修設備和檢修技術,保證檢修設備的安全,讓供電網在最佳的狀態進行,實現電能的安全可靠的供應。
一、變電中的常見問題
1、變壓器問題
利用電磁感應來改變電壓,將其轉化成為交流電壓,并通過安裝上相應的硬件裝置,從而達到供電的目的,這就是變壓器的工作原理[1]。變壓器的內部結構較為豐富,應用功能十分強大,如果變壓器出現任何問題,對整個供電系統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工作人員在變電站進行巡查時,如果發現變壓器有異響出現,就表明其中產生故障,就要對變壓器的三相負荷進行檢查,看它是否出現平衡失調,以及變壓器的引線也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如果變壓器的自身負荷突然增大,就有可能超出它的總負荷。如果變壓器的某個開關有故障發生,最主要的原因就可能是由于接觸不良引起,就會將觸頭燒壞,或者出現對地放電的現象,如果變壓器發生引線故障,可能是因為接線柱和變壓器的引線的連接松動。
2、隔離開關問題
隔離開關在電路中的作用就是隔離,借助無滅弧的能力,盡管沒有負荷電流,就會有合電路與分電路產生[2]。對各類電氣進行檢修,針對隔離開關出現的問題,常常是因為隔離開關上載流在回路上,超過其能承受的負荷,出現過熱現象。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線樁和接線頭的位置,由于這些載流有較小的接觸面,不能及時地將過多的熱量散發出去,就會導致熱量集聚,出現過熱的情況。
3、互感器問題
互感器的功能十分強大,可以根據相應的比例,將其轉化為大電流和高電壓,接著將其變成低電壓,滿足各個具體的用戶使用需求。小電流的供應,能夠保證供電的安全。而且低電流的運行,能保證相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器)能夠穩定的運行,獲取的數值也會更加標準。將互感器應用其中,能將高壓系統加以隔離。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3]。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互感器極易受潮,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導致出現放電損壞的情況,最終導致互感器損壞。互感器會受潮,就表明,設備的密封性不夠,而互感器會有局部放電的情況,是由于U型卡太緊,絕緣保護功能會變形,甚至改變電壓的性質,使得局部放電現象的發生。
二、變電檢修技術
1、檢測設備狀態
對變電站進行檢修的時候,需要涉及到各方各面,檢修的內容很復雜,因此,檢修起來就較為麻煩。尤其是其中的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的檢查、所含的可燃氣體量,以及電機具備的是否存在放電的情況等。加上電力設備各不相同,必定會具有不同的結構,運行原理也是千差萬別,因此,對電氣設備進行監測,也就需要不同的檢測指標。不同的電氣設備,操作起來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其中的運行原理存在著一定的相通性,要借助各不相同的傳感器,形成相應的電信信號,抽調到相應的結構中,加以轉換,形成的可以被識別的信號,之后采用電纜線實現傳輸,并用檢測儀器來接收到這些信號。在科技發展和革新的帶動下,現在的電氣設備也越來越先進,檢測裝置也逐漸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使得檢測設備的檢測效率大大提升。建立起現代化的數字測量系統,采用云處理技術,借助數字濾波裝置,實現有效信息的采集,并將信息進行有效的轉化,轉變成所需要的測試信號。
2、診斷設備故障
在對設備的故障進行診斷時,要結合先進的現代化手段。在執行檢修的時候,首先要將設備檢測一下,看它是否處于正常狀態,防止偏差的出現,保證檢修結果的準確性。對于診斷和比較法,用的是噪音、射線和振動等技術,對各種單項進行測算,之后再與相關參數進行比對,如果實際的測試結果和設備的預設參數有很大出入,就表明設備存在著問題,這時,就要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將設備進行維護,如果對比后,發現之間的差距不明顯,表明設備是正常的。這種綜合診斷檢測方式,后進行的是一種系統且全面的檢測,將診斷或的數據和參數進行對比,并通過對診斷前的數據進行對比,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異常點,從而獲取真實參數。
三、優化變電檢修的流程
1、規范檢修流程
對檢修流程進行優化,需要獲得相應的技術的支持。檢修流程的優化,就是將檢修的進度以及檢查的安全,用網路結構圖的形式表達出來。針對檢修,提出相應的網絡計劃,工作人員要全面掌握相關的信息,進行統籌兼顧,不僅如此,對檢修流程進行優化,還要進行嚴格監督,保證檢修的質量。
2、優化檢修工序
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的發達,信息技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優化檢修流程時,將再造技術應用其中,這種技術利用系統的輸入和輸出,提升處理的效果,借此將流程進行優化,可以改善變電檢修期間的工作方式,提升檢修工作的效率。
3、網絡技術規范工作流程
對工程項目進行良好地控制與計劃,就是所謂的網絡計劃技術。它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借助網絡圖,將檢修工作的進度,以及各工序間的關系和影響正確地表達出來,將工序和工序間的參數和時間,進行規劃,找到其中起著最關鍵作用的線路,從而對工作有著全面且清晰的了解,對網絡進行分析,并做出整體的規劃,以及日程計劃等,使得方案得以優化。再具體的執行計劃期間,要充分利用反饋的信息,對各項行為的進度進行控制和監督,要想盡量縮短檢修時間,可以將串聯線路的工作,改為平行工作的方式來進行。在網絡圖上,各個關鍵性的工作都存在著時間差,而這具體工作在工作的開始和時間的持續上都不容易固定,因此,可以放慢相對不關鍵的工作速度,將更多的時間和人力,投入到關鍵性工作上。
四、結束語
用電戶對電能的高要求,電網大規模的擴張,電力設備不斷增多,電網的檢修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對變電檢修的技術和流程進行優化,提升電力檢修工作的效率,保證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和持續性。因此,在檢修過程中,要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不斷革新電力檢修技術,做好相應的檢修管理,讓檢修工作更加規范化和快捷化,提升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兆興, 楊少帥, 左然飛. 變電檢修流程優化分析[J]. 工業, 2016(8):00176-00176.
[2]吳章平, 陳立功. 變電檢修技術與變電檢修流程優化研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7(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