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芳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科技不斷創新,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信息化的廣泛普及,大大提高了農業、工業的發展,信息化對于檔案服務工作有著重大意義。高速發展的的經濟社會對于信息的需求十分巨大,各項工作都是圍繞信息開展,所以在客觀上要求檔案信息的信息化程度,這樣可以更加良好的對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面對日益增加的檔案信息服務希求,如何提高我國檔案信息管理,采取信息化的手段提升信息服務質量,客觀評價我國現階段檔案信息服務的質量,分析傳統檔案信息服務發展受限的因素,促進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
關鍵詞:信息化社會 傳統檔案信息服務 挑戰
以計算機為載體的信息傳播新模式,改變了人類的交流方式,提高了信息傳遞效率,從改革開放到現如今我國已經初步的完成了從制造、生產、銷售到家庭的全部信息化過程。社會的信息化,為人們帶來了十足的便利,提高了各種服務的運作效率。現代檔案信息服務業也受益于此,但是由于檔案信息服務作為社會大眾最基本的服務項目具體普遍性,所受影響也呈現了不同特點,使服務觀念、服務方式發生了改變。怎樣解讀信息化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的影響,將決定為了檔案信息服務行業的發展。
一、信息化社會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的影響
傳統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的信息化開啟了檔案信息服務的新時代,在信息的傳遞、服務模式、服務理念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總體來說信息化社會對傳統檔案服務模式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1社會環境的改變對于傳統信息服務理念的挑戰
檔案信息服務工作是一項服務百姓、服務社會的工作。傳統檔案信息服務具有一定的單向性,其形成原因是傳統社會特殊的社會文化十分封閉,以及檔案信息工作的產生原因有關。長久以來,有檔案信息服務行業一直秉持“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的狹隘服務理念,導致面對社會的全面信息化,無法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以往傳統檔案信息服務主體對象是政府部門、教育科研機構、歷史考古部門等,現在更多的個體、私人企業也走進了檔案館的大門,或者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多檔案信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技術、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程度逐步完善,檔案信息服務行業引進了更加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增加了信息傳播的效率,但是我國階段對于檔案信息需求相對較少,所以傳統檔案信息服務依然在技術與設備方面存在落后的情況。
1.2信息文明、公平獲取對檔案信息服務的影響
傳統檔案信息服務以“資政”作為核心理念,管理模式相對封閉,服務模式為被動服務,屬于實體類管理行業。信息化社會的實現,使信息流通的傳播性更強、共享方式更加多樣化,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產生了巨大影響,迫使其建立評價、反饋體系,增加與外界信息的交互,重視使用者的服務體驗,在編研過程中將借閱服務于編研活動結合起來,根據利用者的需求進行編研的具體內容,對傳統的看堆守堆的服務模式提出來巨大挑戰。在公平獲取檔案信息方面,傳統檔案信息服務心態過于保守,檔案信息不公開,對于使用者獲取檔案信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礙。因為陳舊的服務理念,傳統檔案信息服務充當的只是保管著的角色,在信息傳播方面需要做出更大貢獻,增加檔案公開數量,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檔案信息。
1.3高質量、高效率的檔使用對于傳統檔案服務的挑戰
從狹義的層面來說,社會服務方式的信息化包含服務模式信息化方式和社會服務信息化。從廣義的層面來說,其包含利用者的社會輔助機構的信息化、利用者的信息化的信息化和服務內容的信息化。社會服務機構的信息化涉及范圍廣泛,影響因素眾多,包含整體的互聯網化、社會服務機組織的信息化和社會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所謂社會服務利用者的信息化就是指社會生活主題的信息化和知識化。服務方式的信息化就是社會服務方式的信息化和服務流程的信息化,包括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服務理念等為服務客體即利用者的服務過程的信息化。在全方位的信息化時代,社會對于檔案信息服務的質量、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如今,信息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檔案機構依然可以為社會提供檔案文獻匯編、復印件、檔案原件借閱等服務項目,但是其最大的問題就是工作效率過低,服務質量低下,不能完全的適應信息化的服務模式。
1.4電子存儲方式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的挑戰
電子方式的檔案存儲改變了檔案信息服務的服務方式,檔案信息一定程度上的與載體脫離,可以在不同的載體上傳播,增加了流通性與可復制性,使其免受地點、時間、空間的干擾,有利于使用者的信息獲取效率和質量。這種使服務從平面到空間的轉變,使形式更加多樣化,為跨地域用戶在檔案信息獲取方面提供了可能。
二、傳統檔案信息服務于全面信息化的應對措施
2.1深入信息化理念
貫徹信息化思想,與時俱進的樹立信息化服務體系,強化管理理念,提升服務人員全面素質。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能力的方式,幫助管理人員樹立價值觀、與服務意識。建設現代化的檔案管理方案,制定獎懲機制,使工作服務人員努力工作各盡其職,通過安裝監控設備,實時監督工作狀態。
2.2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模式
利用專業的數碼拍照儀器、所描儀器、計算機等設備,對于檔案服務管理進行全面的信息化,建立電子存儲服務項目,增強檔案信息的傳播效率與使用。對于各種用戶的服務要求要有充足的準備,對于掃面文件要嚴格按照一般企業需求,采取較高的標準進行掃描,避免資源浪費,增加打印、復印、傳真等服務項目,為不能掃描、打印等用戶提供便利。編排檔案文檔時,要按順序準備黑白二值文件、灰色文件和全色文件,之后的圖像處理環節要嚴格刪選,保證圖像清晰準確,達到檔案信息使用的最高質量。建立完備計算機電子檔案,方面互聯網用戶的使用,代替傳統的紙質信息傳遞,方便檔案信息的整理與使用。
三、結語
社會的全面信息化對于傳統檔案信息服務產生了深遠影響,檔案服務人員應該提升服務理念,加強服務意識,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用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體驗,不斷提高我國檔案服務水平,實現我國檔案信息服務行業全面信息化。
參考文獻:
[1]熊友菊. 信息化社會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的挑戰[J]. 檔案學通訊,2011,02(06):91-94.
[2]張敬涵. 論述信息化社會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的挑戰[J]. 黑龍江史志,2015,09(22):129.
[3]何潔. 淺談信息化社會對傳統檔案信息服務模式影響[J]. 才智,2016,27(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