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海星
風生水起正當時
——貴州山地旅游發展綜述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海星
貴州山地旅游方興未艾,旅游業成為貴州支柱產業。2016年旅游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超過9%,今年上半年帶動17萬貧困人口就業。
“天下山水之秀聚于 中。”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曾盛贊貴州山水。
貴州之貴在山地,貴州之美在山地,貴州之特在山地。貴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全省92.5%的國土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山地旅游資源富集。
2015年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山地旅游大省和國際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目標,貴州旅游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貴州山地旅游趁勢而起,迅速發展,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2016年旅游業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超過9%,今年上半年帶動17萬貧困人口就業。
7月15日,來自香港、澳門、廣東、湖南的2000余人大型旅行團分乘3趟高鐵相繼抵達貴陽北站,開啟他們的貴州“避暑之旅”。
“貴州氣候好,景色美,來得值!”來自南京的王程程通過這次旅游喜歡上了貴州,希望以后每年都能來貴州旅游。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來到貴州,暢游貴州。貴州涼爽的天氣、秀麗的山水、多彩的民族風情成為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因素。
貴州平均海拔1100至1400米,年均氣溫15攝氏度。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和舒適宜人的生態環境中,瀑布、溶洞、峽谷、湖泊、溫泉等山地旅游資源比比皆是。
貴州目前已囊括世界上主要的山地旅游業態。在世界已開發的15種主要自然旅游資源中,貴州占了10種,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陽明文化等人文歷史資源成為貴州省發展山地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礎。
貴州省旅發委主任李三旗說:“把山地旅游作為貴州旅游業的基本定位,突出了貴州旅游的資源優勢,突出了貴州旅游產品的與眾不同,為貴州旅游培育核心競爭力提供了路徑支撐。”
“十三五”開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將大旅游作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三塊長板之一,提出“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動旅游業實現井噴式增長”,并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旅游發展工作。
各級地方政府把旅游業納入“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全省一棋盤、上下一條心”,齊心協力建設山地旅游大省的良好氛圍。
2016年10月,貴州省政府正式下發《關于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提升“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影響力,建設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在省委、省政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部署下,貴州旅游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路徑,迎來旅游業新一輪的發展動力。

貴州通過連續舉辦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不斷豐富著山地旅游發展內涵,助推貴州山地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圖為“中國自行車聯賽貴州·興義萬峰林站”91公里男子公開組開賽現場。(魏浩然 / 攝)
“進不來,走不動,出不去”曾經是貴州旅游交通的真實寫照,“臟、亂、差、少”是旅游廁所的普遍現狀。
貴州發展山地旅游,下定決心突破這些制約旅游發展的瓶頸,不斷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能力。
貴州立足高鐵開通、縣縣通高速公路、機場市州全覆蓋的發展機遇,編制實施了“快旅慢游”交通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疏通景區路線“毛細血管”。
充分整合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利風景區等,貴州建設1000公里以上沿山、環湖、親水、穿林的生態旅游步道。
《貴州省2015年旅游廁所建設提升實施方案》出臺,力爭通過3年時間,新建、改擴建2500座旅游廁所。兩年來,全省建設和改造了旅游廁所1983座。
同時,貴州加快推進100個旅游景區、70個旅游小鎮和1000個特色村寨建設發展,推出“春賞花、夏避暑、秋風情、冬溫泉”涵蓋四時和覆蓋全省、帶動全域、輻射周邊的11類89條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全域化旅游資源布局。
為提升服務水平,貴州還嚴肅整治旅游市場秩序,推動重點旅游城市設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建立旅游市場秩序督辦督查、綜合評價和警示退出制度。
在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改革方面,貴州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供給、需求“兩端發力”,推動出臺加快推進山地旅游大省建設的保障政策,深化景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全省旅游產業化進程。
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拉片村,距離小七孔景區僅有幾公里路程,依托景區發展,這個傳統民族村寨也吃上了“旅游飯”。
近百戶村民發展起了農家樂,200多名村民從事民族文化表演等旅游服務,還有120多戶村民養起了瑤山雞和瑤山黑豬,旅游讓他們告別了貧困。
旅游興旺惠農家,荔波縣2016年共接待游客110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10億元,旅游帶動6.4萬名群眾吃上“旅游飯”,約占全縣總人口的1/3。
山地旅游,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了旅游帶來的甜頭,全省各地發展山地旅游的信心和決心得到極大提升。貴州各市州根據自身旅游資源實際,補短板,謀突破,紛紛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貴州從山地旅游大省向山地旅游強省邁進。
貴陽對原有重點旅游項目進行包裝策劃,打造44個重點旅游項目。
遵義集中打造“四大旅游產業集聚區”,著力構建“全過程消費”的旅游服務體系。
安順通過“全域景區化、景區精品化、文旅一體化、業態多樣化、營銷數字化”的戰略部署,加快旅游業全要素升級增效。
……
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貴州正成為游客縱情山水之地、追憶鄉愁之地、放松身心之處,山地旅游正在成為貴州經濟發展重要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51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56%、40.12%。
(責任編輯 /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