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江婷婷
生態養身 旅游開心
—— 江口縣云舍村實現發展與生態深度互補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江婷婷

8月,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鄉云舍村荷塘,片片荷葉緊緊相連,托起朵朵或白或粉的荷花,嬌艷欲滴,和著沁人心脾的花香,蟬鳴陣陣,鳥語連連。
“走進云舍,空氣中彌漫荷葉的清香,看著滿池的荷花,女兒開心極了!”來自廣西的游客黃慧告訴記者,云舍村山秀麗水清亮,讓人心曠神怡。
距江口縣城4公里的太平鎮云舍村,是一個生態環境良好、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土家族聚居地,素有云中仙舍之稱。近來年,江口縣圍繞“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目標,累計投入上億元資金打造“生態云舍”,走出了一條生態養民、旅游富民的新路子。
昔日,云舍村村民以種植農作物和飼養牲畜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為擺脫貧困,村支“兩委”帶領有發展愿望的青年農民在周邊縣市考察生態旅游和農家休閑項目。通過考察對比發現,云舍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土家風情是可供發掘的寶貴資源,決定興辦農家樂,發展生態旅游。這一想法得到縣、鎮相關部門認可。
隨著梵凈山旅游業的發展,江口縣修通了江(口)-梵(凈山)復線油路,從云舍穿村而過,進一步拉近了游客與云舍的距離,接著又投入資金從后山引來甘甜清醇的泉水,組織村民種植了數萬株花果苗木。
清新的空氣,清涼的湖水,盛開的鮮花,現實版的開心農場,整潔的農家庭院,古色古香的土家民居建筑和原始古樸的土家民族歌舞,為云舍村引來大量游客。“平均每天接待量在50人以上,雙休日、節假日可達到幾百人,一年的收入能有幾十萬元。”天然居農社老板楊運國談到現在的收入笑得合不攏嘴。
家底做足,關鍵還得激活。“美麗鄉村建設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修房子,房子建得再漂亮,沒有產業支撐,群眾沒有長遠的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太平鎮科技副鎮長杜豫說。
云舍村制定了《云舍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將村莊定位為全國自然農業文化示范村,積極打造田園生態旅游品牌,修建適合中老年人的健身步道,開發出葡萄采摘園,荷塘釣魚亭、臺,土家風情觀賞園,特色蔬菜觀光園,家庭娛樂場等項目。2016年,云舍建成了生態濕地區、水上樂園區、休閑體驗區,古村落等一期工程,今年計劃投入6.8億元,全力推進民居房屋改造、土家桶子屋修繕,以及云舍十景、鄉愁館、民俗博物館、擺手堂、云舍花海、庭院綠化、旅游步道、觀景平臺、排污管網等二期工程建設。
從抓溫飽到抓環保,從重生產到重生態,綠水青山為云舍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如今,云舍村80%的家庭從事文化旅游服務業,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今年上半年,全村共接待游客83.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22億元。
(責任編輯 / 哈文麗)

江口縣云舍村80%的家庭從事文化旅游服務業,村民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圖為云舍村一角。(徐影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