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
近日,我國量產型彩虹五無人機在河北某機場成功試飛,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中高端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彩虹五正式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為后續產品交付和合同簽訂奠定了基礎。
彩虹五無人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十一院研制的一款國內大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此次量產型彩虹五無人機在去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樣機機型基礎上做了多項改進,從綜合性能來看,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憑借其超長航時、大載重、簡單易用、較低的采購及使用成本等優勢,彩虹五無人機尚未正式問世就已受到多國用戶追捧。
(采軒)
7月15日—21日,來自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蒙古、秘魯、伊朗、土耳其和中國的45名高中生匯聚在北京,參加“未來太空家園”創意設計大賽暨航天科普文化交流活動,學生們通過創意、手工制作、繪畫以及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描繪和表達自己的太空夢想。活動由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主辦、中國宇航學會承辦、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聯盟主要發起單位北京市八一學校協辦,旨在促進亞太地區學生的文化交流,激發亞太地區青少年探索太空的激情與夢想,進一步促進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本次大賽是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舉辦的首屆針對青少年的航天科普活動。
來自泰國的15歲女孩Warisa Jaidee設計了一款“太空碎片清理甲蟲”,讓評委眼前一亮。在Jaidee的設想中,“太空碎片清理甲蟲”是一款小型衛星,能通過無線電波與地面基站保持聯系并接受指令;在發現太空垃圾時,“甲蟲”直接用“腿”或者釋放出磁性網,將垃圾“捕獲”并拖拽,達到清理太空碎片的目的。Jaidee精彩的現場介紹和新穎的設計理念獲得場評委的一致好評,并最終一舉奪冠。
(薛滔)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次利用自主研制的“北斗時間頻率傳遞裝置”,在超過8200千米的歐亞鏈路和約1000千米的歐洲內部鏈路,實現了時間和頻率傳遞。
“時間頻率傳遞可以理解為比對兩端的時間,實驗證明,利用北斗系統傳遞時間頻率,其穩定度、準確度與全球定位系統(GPS)相當。”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時間頻率所副研究員梁坤介紹說。
事實上,高性能的時間頻率傳遞在國民經濟建設和許多高新技術產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通信、電力、
交通等行業都廣泛采用基于GPS的高性能時間頻率傳遞技術。一位通信業技術人員介紹,如果兩方時間上差之毫厘,會給通信中的數據傳輸和接收造成影響。
據了解,目前的實驗為基于北斗系統在歐亞之間、歐洲區域范圍內進行高水平時間傳遞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數據參考,未來北斗時間頻率傳遞將納入到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的計算中。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時間頻率傳遞裝置已在法國巴黎天文臺完成安裝。
(國航)
7月18日,第13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在莫斯科州茹科夫斯基開幕。中國航天眾多展品驚艷亮相莫斯科航展, 受到俄羅斯參展各界和媒體廣泛關注。開幕式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展臺參觀,對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表示贊許。
航天科技集團主要展出了長征三號乙、長征二號丁、長征五號、長征十一號等運載火箭,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平臺和遙感衛星平臺,可重復使用返回式衛星,風云四號氣象衛星以及宇航級元器件等產品,還推出商業航天板塊。
中國航天科工帶來了防空領域、海防領域、對地打擊領域、無人機領域、電子信息系統等五大領域的航天防務類全系列裝備和商業航天發展體系。
(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