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羊 程積剛 劉學來
鹽池飛出“生態魚”
——新灌鹽場建成高品質養殖示范區
鐵羊 程積剛 劉學來
鹿鳴呦呦、鶴舞翩翩的黃海之濱,曾經的烽火歲月,新灘、灌東鹽場是新四軍重要的根據地和財稅基地,被譽為“華東銀倉”。近年來,隨著鹽業生產經營市場變化,鹽區突破傳統產鹽白色困境,拓展綠色發展之路,萬頃鹽池如今林網交織、魚蝦滿塘?!吧鷳B魚”插上了互聯網的金色翅膀,飛向海內外市場。
新灌鹽區原有產鹽面積20萬多畝,由于海水制鹽生產成本較高、工藝落后、經濟效益低,每噸鹽凈虧損220多元,加之鹽業市場機制變化,海水制鹽處于產得多、虧得多的尷尬境地。他們積極探索轉養之路,投入建設資金2億多元,建設完成漁業園區專用泵站、橋梁、道路、河道疏浚、電力線路架設、自來水管道等配套項目工程155項,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合作,引進流水養魚、高位池大棚養蝦、工廠化跑道養蝦等高產高效示范項目。并與上市公司正大集團、通威集團等龍頭企業簽訂連片養殖協議,帶動現代漁業的發展,創建漁業示范園區。高位池養殖,對蝦養殖每茬畝產量1800-2200斤,每畝利潤超3萬元;流水養殖示范面積約80畝,每個槽道110㎡,產量達5萬斤,總產量60萬斤。年畝均利潤1.5萬元以上,是傳統養殖的4到5倍,并且魚蝦產品綠色無公害,品質好,深受市場歡迎。
在取得成功以后,大力推廣新模式、新技術,突顯出一批高效益、低成本的養殖項目,推動現代漁業走上“標準化養殖、規范化管理、規?;l展”的路子。與省級良種河蟹繁育場簽訂1600畝租賃協議,成功培育蟹苗1.8萬斤,平均銷售價格為150元/斤。在保證本場良種供應的同時,還銷往上海、湖北、江蘇、山東和安徽等地。連片養殖服務區1萬多畝池塘,通過以養殖日本對蝦為主,蝦虎魚、梭子蟹等為輔的模式,通過苗種源頭把控、水質調控、飼料嚴控等手段,實現年養蝦三茬。并自籌資金近30萬元新建容納0.5萬斤日本對蝦越冬棚、冷庫等,年產值350萬元,畝產值約1萬元,總凈利潤達120萬元;引進小白蝦養殖,將約3000畝土地改造成140塊池塘,每塊池塘面積17畝,采用小白蝦與梭子蟹混養模式,養殖小白蝦總產量達357噸,梭子蟹近60噸;境內5800畝水庫,依托“寧波大學-福建寶智灘涂貝類產業研發中心”,開展貝類種苗繁育、成貝養殖和銷售。歷經百余次試驗,成功研發適合水質、土質、環境的美洲簾蛤苗種。已經育苗200噸,養殖成品1500噸,產品銷往遼寧、山東、江蘇、湖南、湖北等地。隨著示范效應倍數放大,生態養殖面積達到11萬多畝,年產值近10億元,產品品質好、養殖規模大、市場認可程度高,“生態魚”品牌日臻成熟。截至5月份,已經投放鯽魚、鮰魚、鳊魚等各類魚種61.7萬斤。購買微孔增氧機20套、水車增氧機60套、常規投餌機28臺、超級葉輪增氧機156臺,支持連片精養。
生態養殖,技術服務和品質管控是關鍵,新灌鹽區加強現代漁業技術服務體系和品質管理體系建設。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研究所、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合作,專家組深入塘口,開展現場指導26次,大型集中培訓3次,受訓人員達400余人,解決養殖生產中的病害、調水等問題30余起,外出培訓37人次,有5人取得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員高級職稱。投資近50萬元建成現代漁業實驗室,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對本場技術人員進行水質檢測、藥料化驗等培訓。每月采集水質樣本10組、化驗涉及275個項目,及時、準確監控各種技術參數;同時,通過整治檢查和源頭追溯,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簽訂現代漁業安全責任書300余份,發放《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方便養殖戶對照執行。組成20人的現代漁業派駐組,對養殖片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采用同一門進出,發放養殖戶門禁通行卡300余張,做好種苗投放、水質監控、飼料投放、病害防治、藥品使用等關鍵點嚴格把控,開展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對高殘留、高污染的藥品進行逐一清理,按照“安全責任書”條款,已清退不合格魚藥近20余種,不合格飼料4種,試點超濃縮光合細菌2戶。經檢驗檢疫機構檢測,水產品合格率為100%。
與此同時,還推廣線上“現代漁業網”應用,在技術輔導、病害防治、銷售拓展等方面發揮現代網絡優勢。線下組建漁業專業市場,拓寬流通渠道,解決養殖戶在銷售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培養和壯大養殖專業合作社,運用“公司+科研機構+農戶+互聯網”的模式,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發展的品牌之路。
(作者單位:鹽城市灌東、新灘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