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花
江蘇泗洪婦產兒童醫院 江蘇泗洪 223900
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對計劃性剖宮產患者焦慮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朱小花
江蘇泗洪婦產兒童醫院 江蘇泗洪 223900
目的:探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對計劃性剖宮產患者焦慮情緒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近兩年(2013年11月 - 2015年11月)所收治的計劃性剖宮產孕婦120例,根據臨床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0例計劃性剖宮產給予常規性護理來配合分娩,觀察組6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婦則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方法來配合治療。觀察記錄對比兩組計劃性剖宮產孕產婦的焦慮情緒及其分娩結局。結果: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的觀察組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在改善孕產婦焦慮情緒方面,效果顯著(P<0.05)。在對孕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面,觀察組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對計劃性剖宮產患者焦旭情緒及分娩結局的改善效果比較顯著。
臨床護理路徑; 延續性護理; 計劃性剖宮產; 分娩結局
筆者專門選取了我院2013年11月 - 2015年11月期間接收的計劃性剖宮產孕婦120例,在產科對實行臨床路徑管理的產婦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待孕婦出院后建立信息檔案,隨訪一年。
回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 - 2015年11月期間所收治的計劃性剖宮產孕婦120例,根據臨床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 60例計劃性剖宮產給予常規性護理來配合分娩,觀察組 6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婦則予以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干預的方法來配合治療。此次入選的12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婦,經過各方檢查后,未發現有妊娠期合并癥,以及術后并發癥的情況。兩組120例,年齡范圍在23 - 35 歲之間,平局年齡為(27.9±10.3)歲。其中,70例為初產婦,50例為經產婦。此外,120例孕婦進行計劃性剖宮產的原因主要包含四大類。第一類,瘢痕子宮57例;第二類,胎位異常37例;第三類,社會因素剖宮產15例;第四類,臍帶繞頸/羊水少11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并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對照組6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婦,給予常規性護理干預的方法。該組60例孕產婦從入院之日起,由我科專門的主班助產護理來對其以往病史簡單咨詢,并詳細記錄下來。之后再對孕產婦進行體檢,包括孕產婦的體檢結果以及產程的情況,均由助產護理認真細致的觀察,對每一位孕婦均制作出有效的護理病歷。該環節完成之后,由其他助產士將相關知識以及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耐心為產婦講解。包括手術室、接收嬰兒等,進一步將各階段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給孕婦,并定期對孕婦進行基礎護理。觀察組6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產婦,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護理干預細節,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關于這一點,正如引言部分所表述的那樣,本著高效、經濟、優質的醫療服務理念的基本原則,將護理表格制作出來。此外,在前期階段,還需要對臨床護理人員來進行臨床護理路徑培訓。在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強化心理護理干預,通過為孕產婦有效疏導心理,促進其疼痛感受的顯著減輕,以便提升其之后的治療配合度。除此之外,各項護理內容及其指標項目,需要聯系起來,我院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套聯系冊,每完成一個項目,勾選,并由我院有資歷、權威的專家來評估。在延續性護理階段,該組 60例孕產婦術后評估表格統一制定出來,待每一位孕產婦出院時,發放給產婦或者家屬。以此來記錄、了解孕產婦在出院之后的各方面情況,比如手術切口情況、產婦的精神狀態、睡眠情況等。
在指標觀察上,對比分析兩組孕產婦術中術后焦慮情緒的改善情況,采用SAS評分的 方法。在分娩結局比較上,主要觀察新生兒窒息、產程時間以及孕產婦術中出血的情況。
采用SPSS19.0統計處理分析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計劃性剖宮產患者焦慮情緒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計劃性剖宮產患者焦慮情緒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剖宮產前SAS評分 剖宮產后SAS評分觀察組 60 31.03±2.69 37.85±2.43*對照組 60 32.21±2.89 52.66±2.96
從表 1中可以得知,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的觀察組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在改善孕產婦焦慮情緒方面,效果顯著(P<0.05)。
表2 兩組計劃性剖宮產孕產婦分娩結局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計劃性剖宮產孕產婦分娩結局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新生兒窒息(例)產程時間(h) 產時孕婦出血量(ml)觀察組 60 1* 7.4±1.1* 329±20*對照組 60 4 12.1±2.4 471±26
從表 2中可以得知,在對孕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面,觀察組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于臨床護理路徑,具體來概括,就是指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對孕產婦患者進行身心整體護理干預,整個過程遵循、貫徹性比較強,即在具體實踐中,依據著已經設計好的護理模式、方案流程來進行。當然,從臨床護理的純視角來看,也可以看做是對自身護理工作的一種改進,旨在提升臨床護理的整體質量,即主動型的護理干預模式。關于其運用到臨床領域的優越性,特別是在與延續性護理聯合下,效果比較突出,在上述統計結果中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關于延續性護理,傳統觀念認為,對患者的護理只限于住院患者,待患者接受完治療出院之后,也就終止了護理服務。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醫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與衍生,需要矛盾點也被發現。就以本次選取的120例計劃性剖宮產孕婦來說,盡管大部分的健康問題在住院期間基本已經解決,然而,通過隨訪調查我們會發現,很多患者出院出家后,仍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從這一點也足以看出,延續性護理服務的重要意義。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的觀察組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在改善孕產婦焦慮情緒方面,效果顯著(P<0.05)。在對孕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面,觀察組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 付偉,李萍,鐘銀燕.延續性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27-30.
[2] 陳蘭英.臨床護理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應用于計劃性剖宮產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35):81-83.
R181.3+2
A
1672-5018(2017)01-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