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蓮香,胡清名,李玲瓏,李瓊
(1.上海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江西吉安343000;2.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院,江西吉安343100)
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應用及效果觀察
康蓮香1,胡清名2,李玲瓏1,李瓊1
(1.上海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江西吉安343000;2.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院,江西吉安343100)
目的研究腹腔鏡手術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患78例,利用電腦隨機雙盲法對所選病患進行分組:A組和B組,各39例。A組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B組采取傳統開腹術治療方案。觀察兩組術后身體機能的恢復情況,比較術后排氣時間等指標。結果A組的術后排氣時間與住院天數均明顯短于B組(P<0.05)。A組的術中出血量為(104.2±16.3)mL,明顯比B組的(186.9±22.5)mL降低(P<0.05)。A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44%,比B組的82.05%明顯升高(P<0.05)。結論于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中積極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可促進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提高預后效果。
腹腔鏡手術;應用效果;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
受某個因素的影響,女性的子宮內膜會生長于其它部位,并于最終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1]。本病的病因尚未研究確切,但有資料顯示和激素、遺傳以及血液等因素密切相關[2],并且,患者在發病后還會出現不孕、痛經與月經過多等情況,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3]。現階段,手術是本病患者的一種主要治療方案,但不同的術式能取得不同的治療成果。對此,本研究將重點分析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本院接診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患78例,以電腦隨機雙盲法對78例入選者進行分組:A、B兩組均39例。其中A組年齡29~42歲,平均(34.0±2.3)歲;病史1~5年,平均(2.1±0.8)年;Ⅰ期者,10例;Ⅱ期者,21例;Ⅲ期者,6例;Ⅳ期者,2例;未婚者,21例;已婚者,18例。B組年齡28~41歲,平均(34.5± 2.4)歲;病史2~6年,平均(2.2±0.9)年;Ⅰ期者,9例;Ⅱ期者,20例;Ⅲ期者,7例;Ⅳ期者,3例;已婚者,20例;未婚者,19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組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4]:全麻,指導取頭低臀高位。于臍部作切口,長度約1 cm,并按要求建立起氣腹,控制氣腹壓為12 mmHg。穿刺成功后,將腹腔鏡規范化的置入,然后再對患者的腹腔以及子宮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于兩側腹部做穿刺,并將套管針置入,觀察病灶的形態和大小,然后再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手術操作方式,比如:異位病灶電凝術;粘連分離術;輸卵管整形術;卵巢囊腫剔除術。B組應用傳統開腹術治療方案[5]:全麻,取仰臥位。于下腹部正中作一縱向切口,長約10 cm。逐層進腹,探查子宮情況,然后再視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最佳的切除方式,比如:保留卵巢與全子宮切除等。待切除之后,再依次對患者實施子宮沖洗和切口縫合操作。兩組術后都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盆腔,并予以抗感染處理。
1.3 評價指標仔細觀察兩組術后病情的恢復情況,記錄并比較術后排氣時間、住院天數和術中出血量。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指標比較A組的術后排氣時間與住院天數都明顯比B組縮短,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術中出血量和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的對比分析表(x±s)
2.2 治療效果比較A組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44%,B組傳統開腹術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05%。相比較于B組,A組的臨床療效更好,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143,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的對比分析表(n)
在近幾年當中,我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發病率有連年升高的趨勢,而本病作為臨床婦科類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僅能損害女性的生育系統功能,同時還會對其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較大的影響[6-8]。目前,臨床主要采取手術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比如:傳統開腹術[9],但有報道稱,此術式的創傷較大,且其手術治療的時間也較長,術后恢復慢,切口大易引發諸多的并發癥[10]。腹腔鏡乃我國現階段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微創技術,具有切口小、手術用時短和術后恢復快等特點,不僅能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還能顯著提高其術中的止血效果[11-12]。本研究結果表明,A組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B組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7.44%,比B組的82.05%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住院天數和術后排氣時間都明顯比B組縮短,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腹腔鏡手術對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患的臨床療效、促進術后病情恢復以及降低術中出血量具有顯著作用。
總之,用腹腔鏡手術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患進行治療,可縮短其住院時間,提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與效果。
[1]胡君.腹腔鏡手術對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治療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3):129.
[2]賴文君.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腹腔鏡手術治療對術后妊娠影響的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11-12.
[3]王億.腹腔鏡手術治療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56例分析[J].醫藥前沿,2015(19):37-38.
[4]王敬華,祁建青,任瓊珍,等.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經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9):1353-1355.
[6]吳堅.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母嬰世界,2016(16):48.
[7]周桂月.腹腔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109-110.
[8]耿鵬,劉陽.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29-30.
[9]張慶悅.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8):67,69.
[10]吳慧卿,葉鳳如,黃玉玲,等.腹腔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 37(20):2568-2569.
[11]王明芳,劉亞春,郝顏娟,等.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3):88-89.
[12]張巧茹.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患者腹腔鏡術后不同治療方法對妊娠率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2):3080-3081.
[13]紀寧,陳小芳.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探討[J].心理醫生,2016,22(12):58-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