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爍,郭靜,莫凡
(遼寧省營口市中心醫院,遼寧營口115000)
探討慢阻肺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爍,郭靜,莫凡
(遼寧省營口市中心醫院,遼寧營口115000)
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144例慢阻肺患者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動態隨機化分法,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72例。對照組患者使用一般護理,另一組患者在一般護理基礎上,給予康復護理自我管理(研究組),觀察對比兩組慢阻肺患者護理依從性、肺功能改善情況以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狀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總依從率(94.44%)比對照組高(P<0.05);兩組護理前肺功能指標相比較,區別不大;研究組患者FVC(2.70±0.50)L、FEV1(1.90±0.44)L、6MWD(424.57±54.60)M,與對照組比較,有較大優勢(P<0.05);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區別較小;研究組患者護理后軀體功能評分(85.29±8.33)分、心理功能評分(87.04±8.08)分、社會功能評分(86.19±8.64)分、物質生活評分(87.49±8.80)分,比較對照組更高(P<0.05)。結論采用康復護理自我管理對慢阻肺患者進行護理,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情況,效果較佳,提高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應用。
慢阻肺;康復護理;自我管理;肺功能;生活質量
慢阻肺也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包括: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慢性氣道阻塞性炎癥。目前,慢阻肺發病率及死亡率越來越高[1]。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對護理工作要求較高,為了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院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正確康復自我管理尤為重要,能明確保證患者生活質量,改善肺功能[2]。本次主要是針對本院144例慢阻肺患者,實施有效護理的效果,具體如下。
1.1 臨床資料在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間,將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動態隨機化分組,每組72例,本次研究符合倫理學依據。72例研究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9:33,年齡56~79歲,平均年齡(67.50± 3.62)歲;病史5~18年,平均病史(12.17±2.34)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29例、大專及以上21例。7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40:32,年齡57~80歲,平均年齡(68.61±3.57)歲;病史6~19年,平均病史(13.35± 3.47)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28例、大專及以上23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對患者進行慢阻肺相關健康宣教,并告知患者院內環境,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遵醫囑對其進行用藥指導。研究組患者在其基礎上,實施康復護理自我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1.2.1 患者評估項目護理人員對患者住院期間應實施相應的評估項目,肺功能監測,對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氣量(FEV1)、6分鐘步行距離(6MWD),分別進行2次測量,隔15分鐘1次,取平均值。
1.2.2 患者住院期間管理本院由責任護士對患者指導呼吸康復護理知識,給予相應指導,由患者自行練習以下內容,①腹式呼吸方式,患者以坐位、站立體位,將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放在胸前,控制呼氣時腹部下陷、吸氣時腹部膨隆;②縮唇呼吸,患者呈坐位、站位,使用鼻子吸氣,嘴呼氣,呼氣時,將嘴以口哨狀將余氣緩慢呼出,呼吸比例控制在2-3:1,每次10~15 min,每天2~3次;③根據呼吸訓練進行全身呼吸操,爬樓梯(抬吸下呼)、下蹲(下吸起呼)、擴胸(開吸收呼)、握拳(握吸松呼)、抬頭(抬吸低呼)等,每次15~50 min,每天2次,以沒有呼吸困難與疲勞為度;④咳嗽訓練,深呼吸、正常呼吸、用力呼氣、正常呼吸、咳嗽次數分別為5次、5次、5次、5次、2次;⑤自我按摩,氣喘、咳嗽,穴位包括:列缺穴、尺澤、中府、云門等,每天按摩2次,每次按摩次數控制在30~60次;⑥姿勢指導,患者在腰脊部放置1個軟枕,頭部放置3~4個軟枕,保證脊柱挺直,微曲膝部,附身前傾坐姿。
1.2.3 患者出院后管理內容由1名專業護士,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并記錄患者肺功能檢測情況,給予患者康復訓練,并及時進行修改。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護理前后肺功能改善以及生活質量的情況,并進行對比。所有患者護理依從性包括:不依從、基本依從、完全依從3個項目,對比患者總依從概率,以總概率與不依從概率之差來表示。對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分,總分為一百分,包括4個方面(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以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將所有慢阻肺患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用(%)表示總依從率,用χ2進行檢驗;用“x±s”表示肺功能指標情況、生活質量情況,采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依從性情況護理后得知,研究組患者總依從率為94.44%,對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n)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情況結果可知,兩組護理前肺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FVC為(2.70±0.50)L、FEV1為(1.90±0.44)L、6MWD為(424.57±54.60)M,與對照組對比,有明顯優勢(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結果可知,兩組護理前生活質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量;研究組患者護理后軀體功能評分為(85.29±8.33)分、心理功能評分為(87.04±8.08)分、社會功能評分為(86.19±8.64)分、物質生活評分為(87.49±8.80)分,對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見表3。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x±s)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x±s,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長期氣流受限引起的氣道炎癥反應,患者常有胸廓與肺的順應性下降、氣道受阻[3],患者在氣道慢性阻塞性炎癥的影響下,換氣及通氣功能均受到限制,對患者運動和呼吸功能會造成制約[4],并嚴重的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慢阻肺患者膈肌活動度變小會導致呼氣時氣道變窄,導致出現呼吸困難,部分嚴重的患者還會有心理及生理上的壓力[5],患者長時間受疾病的影響,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所以,采用一般的護理,不能明顯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患者進行康復護理自我管理,能有效幫助患者增加在日常生活中機體活動[6],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效果明顯更好。
本院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護理自我管理,能有效的幫助患者開展自我呼吸訓練[7],以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為主,能幫助患者加大胸廓的順應性,增加肺通氣量,正常收縮膈肌,并提高呼吸機耐受力,預防氣道阻塞的發生[8],延緩疾病的發展;對患者體位進行指導是幫助患者緩解疲勞的有效手段;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咳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最大呼氣流速,促進排痰,降低反復感染發生的機率[9-10],多種配合能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此次研究中,對144例慢阻肺患者實施不同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總依從率(94.44%)比對照組高(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FVC、FEV1、6MWD分別為(2.70±0.50)L、(1.90±0.44)L、(424.57±54.60)M,與對照組比較,優勢較明顯(P<0.05);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護理后軀體功能評分、心理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物質生活評分分別為(85.29±8.33)分、(87.04±8.08)分、(86.19± 8.64)分、(87.49±8.80)分,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均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對慢阻肺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自我管理進行護理,對患者肺功能情況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黃梅英.康復護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122-123.
[2]高華.社區康復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8):163-164.
[3]胡麗華,徐國琴,謝巧萍,等.社區康復護理對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穩定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 31(10):1034-1035.
[4]Thomsen LP,Weinreich UM,Karbing DS,et al.Can computed tomography classi fic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e identif ied using Bayesian networks and cl inical data?[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 and Exchange of Computing Methodology and Sof tware System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2013,110(3):361-368.
[5]鞠虹.探討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5):352-353.
[6]王玉玲.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5,36(11):1310-1311.
[7]黃文清.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康復依從性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4,27(5):604.
[8]黃靜瓊.探討如何通過護理減少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住院天數[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4):153-154.
[9]劉佳.慢阻肺患者ICU治療的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6, 22(20):131-132.
[10]馮敏利.急診內科患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當代醫學, 2012,18(25):16-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