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
入秋了,秋燥最傷肺,傷肺則容易引起咳嗽。不少人一到這個季節就咳個不停,多方求醫、服藥,效果都不明顯。其實,咳嗽的病因很多,得了咳嗽自行服用止咳藥的做法并不可取。
輕度咳嗽有益健康 無需服藥
不少患者會將咳嗽描述成一種病,認為只要咳嗽不止,那么“病”就還沒“好透”。其實,咳嗽并不是病人的專利,有時即便健康的人也會出現咳嗽的癥狀。
咳嗽是一種臨床癥狀,不是疾病的名稱。它是一種保護性呼吸道反射,往往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癥、異物)后,發出沖動傳入延髓咳嗽中樞引起的一種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保持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對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只要將痰液或異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緩解,無需應用鎮咳藥。
但是,對那些無痰而劇烈的干咳,或有痰而過于頻繁的劇咳,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休息和睡眠,增加體力消耗,甚至還會促進病癥的發展,產生其他并發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到醫院就診,并適當地服用鎮咳藥,以緩解咳嗽。
咳嗽持續8周以上為慢性咳嗽
短期的咳嗽并不可怕,但如果咳嗽時間持續過久則要當心是否是慢性咳嗽了。在臨床上,經常根據咳嗽的時間將咳嗽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咳嗽3種。急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時間在3周之內,常見的原因包括:感冒;急性氣管或支氣管炎;急性鼻炎、鼻竇炎;變應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而亞急性咳嗽是指3~8周的咳嗽,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的咳嗽。
一般來說,咳嗽時間持續8周以上,又無明顯肺部疾病證據的咳嗽則被稱為慢性咳嗽,此時咳嗽常是患者惟一的就診原因。慢性咳嗽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鼻后滴流綜合征、支氣管哮喘、胃食道反流病、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內膜結核,以及某些藥物等所致。其中前三種病占慢性咳嗽病因的90%。
此外,如果是頑固性咳嗽,且咳嗽多發于夜間或凌晨,常為刺激性咳嗽,肺部檢查無哮鳴音,這個時候就該警惕是否患上了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醫學上稱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或“咳嗽型哮喘”。此類病人常常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慢性咽喉炎,長期使用抗生素而癥狀卻得不到緩解。
此外,一些器質性疾病也會引起咳嗽,如肺間質病、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心功能不全等,服用某些降壓藥物等也會引起咳嗽。
診斷慢性咳嗽的八個步驟
1.病史和體格檢查;
2.胸部X線檢查;
3.戒煙或停用ACEI(降壓藥的一種),觀察4周;
4.肺功能+氣道高反應性檢查;
5.鼻竇平片、變應評價;
6.誘導痰檢查;
7.24小時食道pH值測定;
8.纖支鏡、肺CT、鼻竇CT或非侵入性心臟檢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