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玎竹
最近30年來,我國的胖孩子越來越多。大城市0至7歲肥胖兒童人數約476萬,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人數增至3496萬,超重肥胖率達19.5%。
娃子太胖怎么辦?
“其實,給小胖墩減肥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事。”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米杰教授指出,“兒童期肥胖不僅會對其當前的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還將增加成年后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肥胖兒童的血壓水平顯著高于正常體重兒童,并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壓水平顯著升高。胖孩子成年后發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病的風險比也體重正常的人高。肥胖還會影響兒童青春期發育,危害呼吸系統及骨骼,對心理、行為、認知及智力產生不良影響,并誘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癥等。
小胖墩減肥要分類
對于已經出現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兒童,要轉診至相應的臨床科室就醫。比如,肥胖的孩子中約有30%—40%孩子會出現血壓偏高,在我國2.7億的高血壓患者中,18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占到了4%—5%。肥胖會導致左心室增大,類似于成人心衰的表現,此外還有腎功能損害、動脈硬化早期的表現等,這一類胖孩子必須進行轉診至相應臨床科室進行干預。
還有一部分孩子雖然胖,但尚未出現健康損害,就需要一個綜合的干預。首先要進行營養調整,改善飲食結構。胖小孩要減肥,也要注意孩子正常生長發育的需求,保證體格的線性增長。此外,還要個體化指導小胖墩增加運動,找到適合孩子體力和興趣的運動方式。
減肥效果不能以變瘦為標準
“最重要的是,小胖墩減肥效果不能只看瘦下來了沒有。”米杰強調,孩子的減肥成果需要綜合判斷。兒童的身體在0—18歲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變化特別大。相對于體重,我們其實越來越關注身體成分這個指標。身體成分包括肌肉、骨骼和脂肪。就像舉重運動員,他的體重可能是超標的,但是更多的是骨骼和肌肉,他并不胖。兒童的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減肥的效果更多的表現在骨骼和肌肉的增長。米杰說,如果僅僅地用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來判斷減肥效果,非要讓孩子BMI降下來,那可能會損害兒童的骨骼肌肉健康。“我們需要更精細、更綜合的一些指標。即使小胖墩的BMI沒有下來,看著也沒有瘦,但是他身體成分中骨骼肌肉比例在增加,身體狀況好轉,體力增加,有氧代謝能力增加,這也是很好的減肥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