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良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國家的中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有了極大的改變,校長也要轉變學校管理的思想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創新教育理念,在基礎教育管理中實行“人本化”管理,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如何進行人本化管理呢?我認為情感管理是實現“人本化”管理的重要基礎之一,情感管理是指在實施管理活動中,始終堅持從情入手,以情感人,建立和睦友好的干群關系,形成和諧融洽、和衷共濟的心理工作環境。那么校長如何加強與教師的情感交流和溝通,由實現情感管理進而達到人本治校呢?
一、尊重教師,換位思考
(一)了解教師的情感需要
管理者要善于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多和他們接觸,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就平時的交流溝通而言,有的希望校長不要有架子,經常找他聊聊,可以把心里的想法說給領導聽,他感到特別滿足;有的可能希望領導坐下來一起喝喝茶等等,但不少的校長認為自己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機會同教師接近,其實校長完全可以在課間休息時與教師聊聊子女的教育,吃飯時詢問一下家里的情況,鍛煉時關心一下教師的父母或征詢一下教師對學校工作的意見等,既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拉近距離,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情感需要,又讓教師卸下心防,積極為學校管理獻言獻策。
(二)尊重教師
作為管理者,要高度地重視并尊重每一位教師的自尊心,在日常的工作部署安排中,管理者要對教師講明此項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講述之后,教師會更加了解并認同。在對教師講述的過程中,不要采用生硬的口吻,更不要拿領導的架勢去命令教師,用柔和的語氣并帶有信任的目光與教師講述,這樣教師會有一種親切感,更愿意主動的完成。反之,采用生硬的語氣、命令的口吻,教師會有一種抵觸情緒,會感到很壓抑。只有尊重教師,才會拉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三)學會欣賞教師
賞識是一種認可,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得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學校領導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教師,激勵教師,教師心里高興,他們會掏心窩,努力地工作。因此,校長要常常站在教師的立場上感受他們取得的成績,看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地、適度地加以贊賞和肯定,絕不要視而不見或虛情敷衍。校長只有賞其所長,才能彰顯教師的個人價值,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四)關心教師
首先,應該關心教師的健康狀況。教師從事的是腦力勞動,缺乏應有的鍛煉和娛樂,長期下來健康狀況就會受到威脅。其次,應關心教師的家庭生活狀況,耍盡力幫助教師達到工作和家庭相互平衡。這樣,教師就可以在工作之前、當中或者之后高效率地干完自己的“私事”,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更集中的精力從事工作。我們應該多關心他們,真正做到對教師的人性化管理。
(五)包容教師
雖然老師們大多受過正規教育,素質較高,有著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可人無完人,偶犯“條律”在所難免。作為校長不要糾纏不放,更不能無原則地加以放大,上綱上線。否則,不僅不利于學校的工作,反而易使犯錯的人產生逆反心理。校長要有容人之量,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再下結論,即使需要批評也要就事論事,有根有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六)公平公正對待教師
對每位教師都要一視同仁,以公平合理的方式進行評價,千萬不要采取極端的方式要么肯定評價要么否定評價,更不能犧牲別人的積極性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在管理過程中,應盡量使工作“公開化”,比如評職、評優、評先等,要嚴格程序,全程接受監督,結果公示,這樣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才公平、公正,即使評不上的老師也無話可說,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學校管理中的不和諧因素。
二、找準途徑,從我做起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為了能夠使學校的工作有序開展,必須獲得及時的信賴和支持,這樣也有利于提高教職員工的向心力,因此,作為學校領導應該通過以心交心、以情換情感化教職工。具體而言,要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1)領導要有陽光的心態,淡泊名利,看得開利益得失,能主動將名利獎給教職工,特別是獎勵給有突出貢獻、能夠吃苦、無私奉獻的教職工和有專業特長、為校爭光的教職工。作為學校領導,要能夠真情付出,真心實意地為教職員工著想,不圖虛名,不擺花架子。(2)學校領導應該有正義感,明辨是非,敢于為教職工鳴不平,對危及教職工利益的行為要敢于制止或堅決不做,要發揮好帶頭作用,積極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3)學校領導要從小事做起,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特別是對那些有困難的教職工,要主動在物質、精神上給予幫助和鼓勵。
(二)創設和諧的心理環境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校長要以包容的心態接納不同類型的教師,同時,要善于運用贊語,馬克。吐溫曾經說過:“靠一句美好的贊語,我能高興兩個月。”贊美的話使人心情舒暢,使人振奮,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在這種環境中工作會更加和諧與快樂。
(三)滿足教師的成就需要
校長應鼓勵與支持冒尖,鼓勵和支持帶領頭雁,但也要注意關照教師勞逸結合。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度,疲勞戰,題海戰傷害學生身心,對教師健康也不利。要提出積極性休息,引導教師趨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休閑運動方式,使其精力更加充沛。
三、情感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實踐表明,情感管理對教師積極性的激勵、和諧合作人際關系的營造有巨大的作用。但它不是萬能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與其他管理方法的結合,避免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1)喪失原則。一味地追求情感管理的完美,容易使校長喪失原則性,對教師中存在的問題不敢管理,怕觸及矛盾,做老好人。校長在遇到尖銳矛盾和原則問題時,管理也要講原則,要善于運用管理的藝術,讓情感管理肉中帶剛,剛柔相濟。(2)管理失度。情感管理中懷柔,包容的成分較多,校長一味對教師寬容、忍讓和多謀利益以促使教師多作貢獻,過分這樣做會造成管理失度,使教師誤以為是校長過于軟弱無能,懼怕教師,反而可能出現較多教師違規違紀,不把學校規章制度當一回事的現象。為此,校長應該讓教師知道,寬容和忍讓決不是對錯誤行為的放縱和懼怕,而是善意的理解和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體現。(3)潛伏矛盾。施行情感管理失度,容易助長教師對校長的依賴思想,即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求校長幫助解決。一旦問題得不到解決,或解決得不滿意,就會有想法或鬧情緒,干工作出勤不出力,直接影響學校的工作效率,為此,校長有責任讓教師明白,當教師遇到重大的自己難以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時,校長就是他們的依靠者,但決不是事無巨細的“管家婆”,教師也要自立自強,可以依靠自己的就不要依靠別人。
總之,在學校管理中,管理者要多關注教師的內心世界,施行積極的情感管理,激發教師的正向情感,消除教師的負面情緒,通過情感的雙向交流和溝通實現有效的“人本化管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教師真正做到心情舒暢,齊心協力搞好教育,竭盡全力育人才。
(作者單位:湖北省崇陽縣佛嶺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