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要:褶皺工藝是服裝造型藝術當中的一個重要工藝手段,并在現代服裝設計當中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褶皺工藝在服裝造型當中的運用,它使服裝更能突出一定的層次感與空間感.且能通過褶皺工藝在服裝造型當中的應用,起到調整人體形態的作用。在現代服裝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對各種類褶皺工藝加以模仿并付諸實踐,可培養學生豐富的服裝空間造型意識和立體造型思維,利于學生對服裝造型設計的綜合掌握。
關鍵詞:服裝教學;褶皺工藝;服裝設計應用
褶皺工藝是服裝在成衣工藝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造型手段。褶的工藝主要應用在衣裙的造型設計上,而皺則是依據服裝面料特性在一定部位上給予緊縮或揉捏,使服裝面料形成既自然又隨意的紋路。在服飾造型應用上,褶皺造型手法旨在是為改變服裝面料原有形態和原有面貌,使服裝面料愈加顯有個性。褶皺工藝容易創造服裝造型的立體感,也能增加服裝面料的維度,并不會使服裝面料失去一定的平面感,它是集于服裝面料立體感與平面感為一身的造型工藝。談起服裝的褶皺工藝,它應該是東方服裝文化當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在服裝面料上施以褶皺工藝,可使服裝面料產生不同角度的光影,且能跟隨人身體空間所潛在的空間弧度,設計服裝褶皺的適當位置,其作用就是最大限度體現服飾襯托人體的美。褶皺工藝打破了東方服裝一味平面化的格局,它讓東方服裝有了立體感,以此彰顯服裝的蘊美魅力。因此,在服裝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更多褶皺工藝手法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服裝褶皺工藝技巧,為他們在以后的服裝造型設計多一項設計技能。
一、褶皺工藝造型的種類
服裝褶皺工藝可在服裝面料上體現,但因服裝面料的材質不同,用在服裝面料上的加工工藝和褶皺造型等設計方法也有所不同。褶皺工藝畢竟是一種對服裝施以造型的工藝,它可因服裝面料的材質而出現不同種類的褶皺造型工藝。由此,服裝褶皺的種類比較繁多,但從服裝褶皺的形態上,服裝褶皺工藝可被分為自然褶工藝和規律褶工藝。服裝自然褶所表現的特點是一種多變性,同時也能表現它的隨意性以及造型的豐富性。而服裝的規律褶皺則有些相反,它所表現的卻是一種特定的秩序性。如果再給予細致劃分,自然褶皺還可以被分為波形褶皺和縮褶,而規律褶皺則有普力特褶皺和塔克褶皺之分。不僅如此,根據對服裝褶皺工藝處理手法,還可將服裝褶皺分為如下幾種:
(一)機壓均褶
機壓均褶是在事先已經裁好的服裝裁片上,提前設計好一定的褶皺量,然后在機器外力的作用下,將需要進行褶皺工藝處理的服裝裁片機壓成均勻的褶皺。機壓均褶的特點給人的感覺似乎比較嚴謹,成皺相對規則和均勻。它適合批量服裝褶皺工藝的處理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抽碎褶皺
抽碎褶皺同樣是在預先裁剪好的服裝裁片上,提前預設好一定的褶皺量,然后以一定的縫制方式,用抽線的方法使服裝面料達到一定的收縮,最后再給予熨燙,最終使服裝面料變成褶皺。抽碎褶皺所表現的特點是服裝面料的成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并有隨意自由的感覺。
(三)機壓碎褶
機壓碎褶也是將需要進行褶皺處理的服裝面料在事先預設好一定的褶皺量,再依靠機器的外力作用,在裁制好的服裝面料裁片上施壓,使服裝面料上呈現不規則也不均勻的碎褶皺,使這些褶皺伴隨服裝的縫制而展現它的立體感。
二、服裝面料褶皺工藝在服裝教學中的應用
在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中,讓學生學好服裝面料褶皺處理工藝至關重要,因為服裝褶皺工藝是提升服裝層次感與立體感的重要元素,也是提升服裝款式造型品味的重要手段。同時,它還能拓展學生們的創造思維,培養他們的豐富想象力。
(一)引導學生建立立體空間意識
服裝設計教學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而對服裝面料的褶皺工藝處理,則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較好途徑。服裝與穿服裝的人構成了一個多維的空間實體,人對服裝穿著的選擇,需要根據自己身體形態所展現的立體空間對服裝進行搭配。對服裝立體感意識的培養和將服裝款式由平面轉化為立體造型的實踐,是服裝設計教學當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服裝的立體造型、雕琢服裝細部形狀、處置服裝各部位吻合關系、研究服裝整體與局部和諧組合形態是發展設計教學中很重要的內容。建立服裝立體感空間意識,對服裝褶皺工藝處理技巧的掌握,于學生自身提高創新思維大有裨益。因此,構建學生對服裝設計的立體空間意識,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好服裝褶皺工藝處理手段,并應用處理服裝褶皺工藝實踐,引導學生建樹良好的服裝設計立體空間感意識。只有學生有了這種創造意識,才能在以后服裝造型設計上有所作為。服裝褶皺處理工藝既難學,也不難學,它主要是在服裝平面面料上進行打褶處理,并具有一定的形體抽象性。在犯罪設計教學中,教師可親自為學生做好示范,然后再讓學生模仿教師的示范,進行實踐訓練,以提升學生對服裝褶皺處理工藝的理解悟性。
(二)以服裝褶皺處理工藝拓展學生創造思維
不能否認服裝褶皺工藝對展現服裝立體空間感的作用,人類社會處在不斷發展中,人們生活水平同樣也處在不斷改善和提高中,因此,人們對服裝的消費需求和對服裝款式的追求水平也同樣處在不斷變化中。服裝對一個人的需要而言,既是生活必須,又是自我個性的表現。常言說,人是衣服馬是鞍,人們以服裝扮靚自己的愿望日趨強盛,他們對服裝的追求已不再是滿足于保暖和遮體需求,而是向服裝的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去追求,而追求的重點卻是服裝對人的觸覺風格、和視覺風格,以依靠服裝來展現自我風格。鑒于此,教師必須強化對學生們的引導,以服裝設計褶皺工藝為素材,改變目前服裝大眾化或單一化造型局面,解決好服裝設計所存在的款式造型問題。人們對服裝款式新穎的需求與追求,加之服裝面料的不斷推陳出新,服裝設計點向學生們提出了面料的不斷創新和再造也給學生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的授課已經別無選擇,必須面對服裝設計所面臨的問題,對學生們進行服裝設計創新方面的引導和教育,發展學生們的創造思維,借鑒服裝褶皺工藝,令服裝款式設計向立體空間感方向發展,以打破服裝造型款式大眾化或單一化局面,滿足更多服裝消費者需求。服裝褶皺工藝是實現服裝再造造型的有效途徑,以此開拓學生們的創造性思路,對服裝進行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是服裝設計教學中的重點教育方向。發展設計教學還要圍繞服裝面料新材質做足設計文章,力求出現服裝款式設計的新效果,讓服裝設計走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三)運用服裝褶皺工藝開發學生們的創作方法
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可將服裝褶皺工藝當做一個主題組織教學活動,并圍繞這樣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去盡量搜尋更多的素材靈感,讓學生以服裝褶皺工藝為基礎和為借鑒,創造出更好服裝款式設計方案,且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創新積極性。教師要告訴學生,運用服裝褶皺工藝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又要將服裝褶皺工藝技巧的精髓學好和學透,它對啟發一個人對服裝設計的創新思維,并可為日后的服裝款式設計提供很好的借鑒。想要服裝設計出現立體感的最佳效果,利用服裝褶皺工藝既是一種服裝設計方法,又是服裝設計創新的一條捷徑。服裝褶皺工藝重在它有對服裝款式設計的再造功能,由服裝褶皺工藝可升發多種創造靈感,因此,運用服裝褶皺工藝開發學生們的創作方法,是服裝設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
三、結語
服裝褶皺工藝重在使服裝款式設計出現立體感的空間效果,而改變服裝款式大眾化與單一化局面,突出服裝款式立體感則是解決形成這一局面的較好方法。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當中,教師必須重視對服裝褶皺工藝技法知識的傳授,并結合教學實踐,以服裝褶皺工藝技法為基礎,在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前提下,使學生真正掌握服裝褶皺工藝技法要領,且啟發學生的創造和創新思維,將服裝設計引領到一個新領域。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