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皓 孫婷
摘要: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雄安地區憑借良好的區位基礎和生態環境基礎,成為了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在雄安新區“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的發展定位中,努力打造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關鍵詞:雄安新區;綠色發展;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雄安新區區域基本情況
(一)地理位置優越
緊鄰北京、天津、石家莊,處在北京新機場有效服務范圍內,京九線、津保交通軸線交匯于此,距天津港、黃驊港距離近、交通便捷,有助于京津冀地區城市更好的溝通聯系,從而促進京津冀城市群的有機運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二)生態環境良好
南水北調工程的完成,為白洋淀地區補充了大量的生態用水,為雄安新區建設生態環境優美,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助力。
(三)經濟狀況較好
雄安新區現在還是白紙一張,受到各方面利益牽絆比較少,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發展潛力巨大。
1.雄安區域經濟合作存在的困難和障礙
(1)雄安新區內現有產業鏈殘缺、不完整。(2)雄安新區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不夠。(3)與京津地區產業傳遞梯度落差大。如北京、天津這兩座城市各種產業發展快、產業定位高,雄安雖然緊鄰北京、天津等地區,但是產業定位很低,不能做到有效地拉動經濟,并且因其產業的傳遞梯度落差大,甚至形成了產業“懸崖”,很難在短時期內形成平衡銜接的產業鏈。
2.開展雄按新區區域經濟合作的現實必要性
本次新區建設將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示范區,雄安新區將充分發揮京津冀各自優勢,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其核心意義主要有以下四點:
(1)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
(3)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
(4)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二、實現科學發展推進京津冀地區經濟一體化
(一)搶抓機遇促進環雄安地區經濟發展
為促進雄安新區經濟發展我提出以下建議:
在城市規劃方面,雄安新區要本著先謀而后動理念,立于歷史與未來的融匯點處,秉承著先進的設計理念和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思想,始終心懷著歷史責任感,給子孫后代留下一份歷史遺產。
在社會方面,將新區打造成為和諧、宜居、文明之城,打造成為人民具有高度幸福感的城市。
在經濟和產業方面,打造新動能、新的增長極。未來新區的發展建設,不僅要積極承接北京產業轉移,而且要應積極培育自身產業,增強新區的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煥發新區經濟增長動力。
在生態方面,建設綠色生態城市。把握好新區白洋淀的自然資源優勢,避免過度開發,做好環境污染控制的規劃和管理。
在文化方面,建設成千年城市。要找到一個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把新區建設成為一個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基因的現代城市,為全國城市發展做好示范。
(二)研究建設雄安新區對于疏解非首都的功能和機構的重要意義
建設雄安新區,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三、河北雄安新區的建設模式和綠色發展路徑
(一)企業和人才遷入雄安新區的激勵手段
對于雄安新區的人才和企業的引入過程中,我們在使用強制手段的同時,還應使用一些鼓勵的手段,所以我提出以下具體的措施:
(1)是實行戶口的雙重制,或者實施居住制度。做好社保養老制度區域之間的轉移。
(2)是開發一些辦公用房,減少開發商在該地的開發,應以企業自身建立的員工房和公租房為主。重點培育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服務機構,以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空間,同時招納更多優秀的企業和人才。
(3)是借助其他新區的成功案例,采取分稅的方式。
(4)是在建立高科技產業園區同時,做好對環境的保護,建立快捷便利的交通,方便該地區人員的生活與工作。
(二)雄安新區的綠色發展路徑
我國在區域建設方面具有較多的經驗,所以在雄安新區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先計劃再實施,先整體進行規劃,再分步細化打造的建設模式。在過程中我們必須注意:
(1)在新區建立的過程中防止攤大餅的情況的出現,應當在大城市周圍建立一些具有就業崗位,又有完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比如一些具有特色產業的小鎮。(2)在建設一個區域成熟以后再建設另一個區域,不能只注重規模的大小。應將新區的質量放在首位。(3)在建設完成后,對企業的入駐也應嚴格把關,防止一些落后產業的入駐,導致該地區的經濟水平等下降。(4)堅持保護雄安新區白洋淀的生態環境,堅持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堅持城依托水的建設原則。(5)在新區的全部區域推廣綠色新能源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進一步減少河北地區的污染現狀。(6)引進高校的入駐,將一些高校的分部或研究機構等遷入,直接輸入一些專業方面人才和提供高端高新產品。(7)我們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打造一個全方位的雄安新區。
四、總結
本文從我國新的建設目標進行入手,對雄安新區發展現狀以及前景進行分析,并對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意義進行了闡述,與此同時提出相關建議。當然在本文的撰寫的過程中,對某些方面任然沒有得到相關的證實和實行的方略,仍然需要時間的檢測。但我相信隨著建設的不斷進行,將會有更多的學者提出更好見解。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