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靈
摘要:我國目前養老地產行業的現狀不容樂觀,不僅需要面對傳統觀念的束縛,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也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本文以成都市為研究對象,分析其養老地產行業所面臨的嚴峻現狀,以及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成都市;人口老齡化;養老地產
一、養老地產概述
(一)養老地產背景
1.老齡人口數量龐大
在國際上,通常將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7%,作為評定該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照此標準,我國早在1999年就正式跨入了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中,甚至我國的老齡人口增長速度已遠遠超過了世界老齡人口的平均增長速度。而成都市,作為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據成都市老齡工作委員會最新發布的《成都市2015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統計,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成都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共有259萬人,占成都市總人口的21.17%。但與這樣龐大的老齡人口相對應的卻是老齡產業的稀缺與不完善。
2.家庭結構不合理
中國的老齡化程度由于受到1978年提出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近年來,年齡結構轉變非常迅速,加之2015年10月出臺的全面二孩政策,使得目前許多家庭呈“4-2-1”或“4-2-2”結構。家庭結構的急速轉變,給處于中層的“獨生子女”一代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即僅靠夫妻兩人的收入,卻要供養至少7-8人,這樣的家庭結構是極其不合理的。而平均期望壽命的不斷延長,一方面雖然使家庭更加和睦,但另一方面也更加加重了成年子女的養老負擔,由此家庭養老的局限也愈加顯現。
3.老齡人口傳統觀念明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民眾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改變。而對于受傳統觀念影響較為深刻的老齡人口,大部分還是愿意選擇家庭養老的方式,接受子女的贍養,一享天倫之樂。但由于“獨生子女”所承受的供養老人及子女方面巨大的經濟壓力,又不得不加快自身工作與生活的節奏,這樣就難免會對老齡人口的照料有所疏忽,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的家庭式養老已不符合目前的社會形勢。
(二)養老地產的定義
關于養老地產,雖然目前學術界內尚未形成統一、公認的定義,但本文綜合大多數學者的研究成果后,對養老地產做出如下定義,即養老地產是一種將房地產項目與養老服務相融合的,在尊重老齡人口傳統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基礎上,以解決老齡人口生活、居住問題為目的的,集住宅、醫療、娛樂等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房地產項目。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養老地產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除了同樣可以為老齡人口提供醫療救助服務、上門服務、養老設施服務、休閑娛樂服務等一系列專業的適老服務外,也將房地產項目與老齡人口的傳統價值觀、生活習慣等相結合,合理利用各項資源,讓老齡人口在享受舒適便捷且安心的生活的同時,也能夠繼續得到家人的關愛,同時還可以對家庭經濟進行合理投資。
二、成都市養老地產行業現狀
(一)養老產業缺口較大
成都市,作為四川省省會城市,號稱天府之國,已經成為全國各地許多老齡人口休閑養老的選擇之一,截止2015年末,成都市60歲以上的戶籍人口已超259萬人。老齡人口數量的激增帶來的是對各項相關服務的大量需求,然而據統計我市截止2015年末,卻僅有309家養老機構,共有床位89194張,雖然相比于2012年的40184張床位已經增長一倍以上,但服務缺口仍然非常巨大。
(二)官方政策作用不明顯
面對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國家及地方政府從2000年開始就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期從稅收、土地開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為養老產業開辟一片綠洲。例如,政府出臺政策減免了養老地產等服務機構的企業及個人所得稅,還為其提供運營補貼、貸款貼息等,以鼓勵開發商開辦養老服務機構。但政府卻沒有在法律上對養老地產的土地性質做出明確的劃分,使眾多養老地產項目仍舊只能花費較高的價格,以招拍掛的方式獲得土地。
(三)配套設施不完善
除此之外,部分開發商雖然打著養老地產項目的旗號來吸引消費者,但其中的設備設施及配套服務又由于資金有限,而無法完全滿足老齡人口的需求,尤其是醫療方面的大型器材。因此,這類開發商常借附近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為己用,平時老齡人口雖可得到相應的治療,一旦出現突發癥狀,卻無法保證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
三、對成都市養老地產行業的發展建議
(一)積極轉變養老居住觀念
要想將養老行業發展起來,首先必須要做的就是轉交人們對養老產業的看法以及對養老居住的觀念。所以我們應該將媒體的宣傳作用發揮起來,解除人們對于養老地產管理不符合規范、設施設備不齊全等誤解,將老年生活應有的豐富多彩通過媒體讓更多人有所了解。讓老齡人口更加關注自身的生活質量,而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居住觀念,不再成為年輕人工作與生活的負擔,同時也為成都市甚至全國的養老行業的推進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政府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
為了更好的促進成都市養老地產行業的發展,政府也需要從養老地產的土地取得、相關手續審批的簡化以及稅費減免等各方面進行考慮,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對其加以完善。
雖然目前國內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等文件,但都沒有明確提出硬性的規定,僅是一些倡導性的指導,而這些指導文件在養老地產行業的實際運行中并不會起太大作用。因此,我國需要盡快出臺一些更具強制性的政策和措施,從硬性的政策上鼓勵養老地產的發展,調動相關單位的積極性,規范對相關從業人員的管理。
(三)打造符合老齡人口需求且具有成都特色的養老地產品牌
要想將一個行業推動起來,滿足客戶需求,并打造出自身不可替代的特色是其核心。因此我們在引進國內外先進養老地產品牌,學習他們優質服務及企業管理的同時,最重要的是打造出最符合成都老齡人口“口味”的養老地產品牌。將成都本土化的特色融入到養老地產服務當中來,讓成都的老齡人口一邊享受優質安逸的服務,一邊感受到家的溫暖,真正從心底里接受養老地產服務。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