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亮++龍博
摘 要:文章申述了龍門導軌磨床通過PLC和華中伺服進行改造升級的必要性,并詳細描述導軌磨床改造的解決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導軌磨床;PLC200;技術改造
中圖分類號:TH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7-0054-02
1 概述
寶雞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各類數控車床及復合式加工中心,年生產銷售機床數量及產值穩居全國前三,但廠內自用導軌磨床大部分是上世紀70年代產品,生產效率低,電氣線路控制繁瑣,日常維修故障率高,加上使用年限較長,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機床生產技術標準和工藝要求。因此2016年公司在對一臺威海龍門導軌磨床進行電氣改造,此機床主要對平床身機床的導軌面及床身進行磨削加工。
2 導軌磨床簡介
此臺龍門導軌磨床由雙立柱、橫梁及床身組成封閉剛性框架結構,工作臺縱向運動由雙出桿油缸驅動,通過比例流量閥遠程無極調速;橫梁上有兩個橫向拖板,可沿橫梁作橫向運動,交流伺服電機經齒型帶減速驅動滾珠絲桿;垂直滑板可沿橫向滑板上的導軌作垂直運動,其采用交流伺服電機經行星齒輪減速驅動滾珠絲桿,改造后橫向托板和縱向托板均可通過PLC控制實現定距磨削、間歇進給、進給調速和電子手輪對刀及微量進給功能。左右磨頭采用變頻驅動,工作臺、磨頭垂直、橫向方向均可利用面板進行“定距”操作,提高生產效率。
3 工藝描述及改造方案
加工工藝為:固定好床身工件后,啟液壓,根據工件的長度(縱向)設定工作臺往復運動的行程(縱向定距),然后再進行橫向定距,加工范圍設定好后,即可進行加工磨削。此臺導軌磨床是我公司一臺24小時運轉的加工床身的磨削專機,磨削量大,使用效率高,加工環境較差,粉塵多,濕度大,電氣問題較多,精度尺寸不保證等綜合情況,經過升級改造前對此機床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整理,決定本次此次改造采用西門子CPU226CN模塊和華中伺服HSV-180AD交流伺服驅動單元及電機,控制功能的核心采用西門子S7-226模塊,具有6路高速計數器(左橫向定距、右垂直定距、右橫向定距、左垂直定距,工作臺定距,電子手輪ab相脈沖計數)人機界面控制面板采用兼容西門子s7-200的帶功能按鍵的觸摸屏k-tp178micro。觸摸屏+按鍵的組合擁有快速的系統啟動時間和操作響應時間,特別適合車間磨床的實際生產加工要求,并具有防沖擊和震動,防水耐臟的特點,從而解決加工環境差的問題,可降低了保養維修成本。原來控制電柜內接觸器和中間繼電器較多,控制線路繁瑣,維修率高,生產效率低下,反應時間較長,滿足不了當前工藝要求,因此本次改造重新裝配一面新控制電柜。柜內采用的華中數控的HSV-180AD伺服(輸入電壓為三相380V),伺服性能穩定,過負載能力強,對環境要求較低,可滿足此臺機床的安裝、加工要求。
4 改造升級步驟
(1)對此臺需改造導軌磨床的機床構造、說明書、圖紙和電氣元器件進行整理,根據磨床機械特點和各項精度要求,熟悉加工工藝,分析其控制的方式原理、完成的動作時序和條件關系,以及相關的保護和聯鎖控制。通過PLC模塊和梯形圖對現有的控制操作加以改進,縮短工步響應時間,提高加工精度、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
(2)對新裝配的控制電柜內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等元器件進行選型,并合理布局裝配,根據產品特性和公司庫存情況,降本增效,本次改造選用天水213產品、西門子 S7-226的PLC硬件和華中HSV-180AD數控系統伺服及電機。
(3)繪制新的強電原理圖和控制電柜布局圖,合理安排配電柜內空間,系統模塊在上,控制元器件布局在中間,變壓器在下。原來2面配電柜壓縮成一面控制柜,原來柜內控制回路電壓為24V,控制變壓器數量多,易故障,本次采用220V控制電壓,將控制變壓器優化節省,降低成本。
(4)根據新的機床強電原理圖,結合機床工藝要求,動作時序和條件關系,以及相關的保護和聯鎖控制編寫PLC梯形圖,具體步驟如下:a.對機床控制電壓等級進行整理,將直流和交流控制電路嚴格分類,將各個元器件和控制回路電壓整理,繪制此臺磨床新的強電圖紙和弱電控制圖紙,對機床零部件進行維修、更換、保養。b.編輯PLC梯形圖,重點掌握PLC給華中驅動器輸出的指令信號。確定與機床電路圖中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對應的梯形圖中的輔助繼電器和定時器的元件號,建立機床電路圖和梯形圖中的元件一一對應的關系。c.設計并調試S7-226的PLC硬件和華中伺服HSV-180AD交流伺服驅動單元及電機相關參數及接線方式。d.對PLC給伺服驅動器輸出的脈沖信號、方向信號、電源輸入輸出進行整理分析。e.整理PLC模塊的輸入信號和輸出負載,在保證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機床的輸入/輸出設備,降低改造成本。對PLC模塊的輸入輸出點進行整理,PLC的輸出端中的繼電器來控制外圍接觸器和電磁閥等執行機構,PLC的輸入端中的繼電器來接受按鈕、控制開關、限位開關、接近開關等發來的控制命令和反饋信號,中間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通過PLC內部的輔助繼電器和定時器來完成。
(5)組織電工進行現場技術改造,敷設并安裝相關機床元器件及電源、控制電纜。
(6)根據整理出來的輸入信號和輸出負載要求,編制詳細的PLC程序并調試機床整體性能,滿足加工工藝要求。
5 改造注意事項
(1)直流和交流必須分開,零地不共用。強電和弱電線路必須分開,交流220V和交流110V回路不交叉,電壓等級不同零線不共用,可有效的避免PLC、驅動器模塊和變壓器的燒毀。
(2)圖紙設計時,考慮每個元器件的電壓等級及響應的先后順序,避免因電壓等級錯誤或時序錯誤導致機床零部件燒毀,事故的發生。
(3)梯形圖電路的優化設計,盡量使用常開觸點。
(4)本次設計盡量減少PLC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多采用54P型中間繼電器,可預留多組常開/常閉控制回路觸點。一般只需要一組常閉或常開PLC輸入信號,但可多次在PLC梯圖中調用同一常開/常閉觸點。
(5)驅動器和PLC的數據通訊電纜不超過3米。
(6)機床外圍設備和元器件盡量選用安全電壓,保證用電安全。
(7)華中伺服驅動器、PLC模塊的零線、地線單獨引接,不和電柜內零地排混接。
(8)根據導軌磨床的機械特性和加工工藝要求,調整伺服驅動器參數保護,過電流、電壓、反饋補償等參數可使磨床工作運行狀態調整到最佳。
6 結束語
此次威海導軌磨床改造升級,總的來說是成功的,雖然PLC內部程序進行優化,耗時較長,但最終交付車間使用。但改造后的機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機床班產量,也達到生產工藝新標準和機床精度標準,得到了機床操作工和使用部門的認可。
參考文獻:
[1]丁煒.可編程序控制器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廖常初.PLC基礎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黃曉紅.工廠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序控制器[M].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2003.
[4]于津樵.試論工業電氣自動化中PLC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2):2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