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川
“陳主任,我已經退伍回老家2年了,前幾天剛去醫院復查核磁共振,醫生說沒有復發,腫瘤切得很干凈,再次謝謝你們?!彪m然手術已經過去好幾年,但王輝仍然堅持定期給解放軍第117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錚立打電話,講述病情,言語里滿是感激之情。
事情要從5年前說起,時年28歲的王輝在空軍某部服役,生龍活虎的他一覺醒來突感脖子疼。起初他以為是“落枕”,沒當回事,去衛生隊看了一個禮拜,疼痛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逐漸加重。這讓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即前往117醫院就診。通過磁共振檢查,發現其頸部脊髓內有異常,門診以“頸髓內腫瘤”收入神經外科住院治療。
“頸部脊髓內病變手術的風險非常大,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導致高位截癱,甚至危及生命?!鄙窠浲饪浦魅侮愬P立介紹,但若保守治療,只能治標不治本,不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隨著腫瘤增大,最終很快還是會截癱、呼吸障礙甚至死亡??紤]到患者年紀輕,如果放棄手術治療,不僅他的軍營生涯將就此終結,年輕的生命也很快保不住。經過反復權衡,陳錚立主任在征求患者同意后最終決定,為患者手術。
頸段脊髓內腫瘤被視為風險最大的神經外科手術之一,其最大的難點在于脊髓僅一個指頭粗細,其內集中了人腦通向軀體四肢各個部位的神經纖維,人稱總神經,好比“總電纜”,手術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割斷“纜線”,造成病人截癱。更特殊的是,這個患者腫瘤位置處于“纜線”上端,一旦割斷,將直接導致高位截癱。因此,在切除腫瘤過程中必須做到穩、準、精,要膽大,也要心細,動作輕柔,否則隨時有損傷脊髓的危險,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為確保手術萬無一失,陳錚立主任帶著團隊多次組織病例討論,對著影像片子反復研究手術方案,盡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手術如期進行,陳錚立主任及其團隊小心翼翼地用吸引器和取瘤鉗,象螞蟻啃骨頭一樣,在顯微鏡下一點一點分離,多次分塊切除腫瘤,手術從上午8時一直持續到下午15時,手術獲得成功,終于把脊髓內腫瘤全部切除,周圍神經組織得到完好保留。
編輯/趙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