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琪
摘 要: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公司已建立50余個應用系統。為保障“十二五”期間關鍵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已在數據中心A統一部署NetWorker備份軟件,將數據備份到本地的VTL上,現在迫切需要搭建一套異機恢復環境,真正實現關鍵應用系統數據庫“一對一”全覆蓋,并使得數據級災備系統本地恢復時耗最小。
關鍵詞:同城雙中心;異機恢復;Networker備份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7-0080-02
基于公司發展和業務需要,應用系統成為公司安全生產、調度運行、市場營銷、優質服務以及企業管理的主要支撐手段,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
1 原理說明
針對關鍵核心系統搭建“一對一”異機恢復環境,本文僅以營銷管理系統生產數據庫作為例子進行詳解,同時,為了證明異機恢復系統可靠性及數據可用性,本文中針對恢復的數據設置了數據級驗證和應用級驗證。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1 目標數據庫服務器環境準備
在目標數據庫服務器安裝備份系統客戶端及對應組件、NMDA數據庫插件:(1)目標數據庫服務器中添加備份服務器的hosts解析。(2)備份服務器的hosts表中添加目標數據庫服務器的hosts解析。(3)安裝客戶端和數據庫模塊NMDA。(4)檢查并啟動備份系統客戶端進程。(5)在目標數據庫服務器上創建配置文件。
1.2 虛擬帶庫環境準備
(1)登陸虛擬帶庫,添加驅動器映射關系。(2)登陸目標數據庫服務器掃描驅動器。(3)登陸備份服務器掃描機械手、驅動器。
1.3 備份系統服務器環境準備
備份服務端界面配置目標數據庫存儲節點與恢復資源授權。
1.4 配置參數文件
目標數據庫從虛擬帶庫restore“pfile”文件至$ORACLE_HOME/dbs/目錄下。
1.5 備份數據恢復
(1)執行控制文件恢復腳本
在Oracle用戶下執行:rman target / nocatalog cmdfile=restore_ctl.sh
(2)恢復數據文件
啟動數據庫到mount狀態:
執行重命名日志文件:
執行數據文件恢復腳本:
在Oracle用戶下執行:rman target / nocatalog cmdfile=restore_datafile.sh,腳本內容如下:
(3)恢復歸檔日志
a.執行recover,恢復并應用歸檔日志
在Oracle用戶下執行:rman target / nocatalog cmdfile=recover_db.sh。本例中源數據庫為RAC環境,歸檔日志存放在ASM共享存儲中,通過一個節點備份,因此恢復也通過一個節點恢復,執行recover(恢復)完成后,數據庫將恢復到指定的時間點。
b.open數據庫
1.6 數據庫完整性驗證
通過同條件查詢源數據庫數據與目標數據庫數據來判斷本次異機恢復是否成功。
1.7 應用驗證
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主要是數據上的測試和驗證,而營銷系統的組成主要是Weblogic中間件和Oracle數據庫、以及程序包,由于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是基于全庫操作,因此主要通過核心且使用頻率較高的功能驗證數據庫恢復后的系統功能是否正常。
2 經濟效益
(1)關鍵應用系統常規數據恢復成本:目前在數據中心A已經部署兩套關鍵應用系統分別為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4A平臺系統,在數據中心B部署四套關鍵應用系統分別為營銷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及協同辦公系統,當發生故障時,至少需要部署兩套分屬于不同數據中心的數據恢復系統,才能夠將數據在可控范圍內進行恢復。兩套系統運行在PC服務器上一共46臺其中20臺數據庫服務器和26臺應用服務器,每臺數據庫服務器配置8顆CPU并獲得Oracle數據庫軟件授權,應用服務器配置4顆CPU,每套數據恢復配套系統470萬。
20臺PC服務器用于數據庫授權:20*8*15=2400萬元;26臺PC服務器成本:26*4*12=1248萬元;2套數據恢復配套系統:2*470=940萬元;關鍵應用系統數據恢復成本總計4588萬元。
(2)關鍵應用常規恢復系統調試成本:設備上架,軟件安裝完成后,還需進行聯調測試,這部分主要由專門的外包廠商負責,廠商工程師每人每天0.75萬元/人。每套數據恢復配套系統調試期間大約持續一周,即調試成本為0.75*2*7=10.5萬元。2015年節資總額為:4588+10.5-218.8=4379.7萬元
電力企業作為基礎產業,又是公用事業,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業務系統軟硬件作為公司業務數據傳輸、存儲、處理的重要載體,為貴州電網公司的電力生產等提供了最基礎的支撐,一旦業務系統軟硬件出現故障,可能造成核心業務數據丟失,企業的形象和公信力受到影響,后果將無法估量。
通過本文的研究成果,提高了業務系統的備份數據安全性,大大降低數據恢復時間,提高了整個貴州電網信息安全運維體系水平。具體表現在:(1)通過高冗余的備份機制有力保證應用系統低風險運行,為電網生產、營銷、管理等各項業務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保障,這樣,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就能為社會的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斐然的社會效益。(2)通過先進的技術使業務系統運行的更加高效,提升企業產值。本文通過實現關鍵應用系統數據庫異機恢復,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為電網運維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3 創新點與實施效果
3.1 創新性
及時性:當故障發生時,可快速、便捷切換,將損失(主要是數據丟失率)降低到可控范圍內。
低風險性:異機恢復全過程均與源庫隔離,真正實現應用系統性能零影響。
易管理性:同軟硬件環境部署,從人力資源、時間消耗等各個方面降低了管理成本。
資源高利用率:相同環境數據庫共用服務器、Oracle數據庫軟件等軟硬件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
3.2 效果
如果沒有異機恢復系統,當災難發生時,只能通過異地數據中心數據回傳的方法進行數據恢復,而貴陽數據中心距離遠端異地數據中心近1000公里之遠,數據丟失不可避免,且由于綜數網帶寬限制,恢復3.5TB數據需近3天,這也是業務系統不可接受的恢復時間,現采用本地異機恢復,僅需要12小時即可恢復數據庫運行,而僅需要10分鐘即可恢復業務運行。因此可看出關鍵應用系統數據庫異機恢復為關鍵應用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做了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宇輝.一次Oracle數據庫RMAN異機恢復實踐所帶來的思考[J].福建電腦,2017(04):107-109.
[2]王印紅.基于NBU的Oracle數據庫的異機恢復的實例探討[J].計算機與信息技術,2009(09):68-70.
[3]孫善志.探討Oracle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策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0):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