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宏
【摘 要】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不僅制約著煤礦生產的有序進行,而且也威脅著社會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做好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對煤礦生產中的各類不安全因素做出有力把控,無論是對于煤礦行業還是對于社會經濟與安全的健康發展都具有著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煤礦企業需要重視開展安全生產預警工作,并通過構建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技術支撐。本文對煤礦安全生產預警工作所具有的特點做出了論述,并從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開發定位與運行機制兩個方面,對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構建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生命線,只有實現安全生產,煤礦企業才能夠具有創造更大經濟效益的基本前提,為此,煤礦企業需要重視強化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水平、降低生產事故發生率。在此背景下,對煤礦安全生產預警工作的特點以及預警系統構建策略做出探索,對于確保煤礦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構建
一、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的特點
(一)復雜的警源
在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能夠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因素具有著多樣性的特征,這也讓煤礦安全生產預警中的警源呈現出了復雜性的特點。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是煤礦安全生產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能夠提升煤礦安全生產預警成效,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不僅需要對系統本身所具有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而且需要對整體的煤礦企業生產情況中所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為此,煤礦企業需要強化預警系統與其他生產系統之間的關聯,確保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實現良好的信息共享。
(二)突發的警情
在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許多安全事故的產生都是多種風險因素長期積累所產生的結果,與此同時,這些風險因素具有著不易察覺的特征,因此,當風險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突發性的安全生產事故。具體而言,這些風險因素包括生產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因素、機械設備質量與操作因素、生產環境因素、生產管理因素等,這些因素所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呈現出了從量變到質量逐漸發展的過程,如煤礦礦井瓦斯爆炸就是突發性安全生產事故的典型形式,也正因為如此,在開展安全生產預警工作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各類潛在風險因素的排查,并根據相應風險因素采用有效的預警策略和防治措施。
(三)滯后的警兆
由于煤礦生產中的警源具有復雜性、警情具有突發性,因此,煤礦生產中的警情在經過一定積累之后,才會出現警兆,因此,在安全生產風險產生初期,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者并不能夠輕易的發現煤礦生產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這讓警兆的出現體現出了滯后性,也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大的難度。為此,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構建中,需要遵循提前發現、提前預防的原則,從而確保煤礦生產工作中產生的風險因素始終處于可控狀態。
二、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構建
(一)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開發定位
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其功能定位需要體現出對煤礦安全生產實際需求以及煤礦預警工作特點的針對性,并從安全預警指標的構建、安全評價工作的開展以及安全事故的控制等方面入手,推動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當然,為了能夠讓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更好的體現自身價值,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也應當具備便于推廣和操作簡易的特征。
具體而言,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設計,需要對以下原則進行嚴格遵循:首先,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設計工作,需要做到逐步開展,逐層完善,按照煤礦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煤礦巷道和立井工程安全生產管理以及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步驟明確煤礦預警系統設計思路,并確保系統具有較強的延展性,從而滿足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斷發展的需求;其次,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設計需要重視實現與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職責的結合,通過各類工作報表的設計與展示,明確生產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及相關要求,解決煤礦生產實踐中面臨的安全管理問題,確保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能夠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再次,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開發,有必要與煤礦生產實踐同步開展,這不僅便于實現預警系統功能與生產實踐需求之間的對接,而且也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安全生產預警能力;最后,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開發過程當中,系統開發工作者需要對煤礦生產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等單位開展深度調研,在對煤礦安全生產標準等資料進行完整收集的基礎上,推動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體現出更好的適用性與完備性。另外,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應當具備煤礦生產項目信息、安全事故預警、安全生產評價、安全風險應對、安全管理案例等子系統,這些系統的存在能夠讓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人員對煤礦生產本身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夠促使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人員在對其他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案例和經驗做出借鑒的基礎上,更好的識別煤礦生產中的安全風險,從而提升煤礦安全生產預警工作成效。
(二)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運行機制
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需要包括風險預測功能、風險報警功能、風險矯正功能等,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運行過程中,需要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要素與安全事故之間的關系做出明確梳理,從而根據生產要素數據分析結果,判斷煤礦生產過程是否面臨安全風險。具體而言,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運行過程中,風險預測模塊主要是在煤礦開采之前對煤礦生產中存在的潛在安全風險因素做出預測,從而對開采區域、工作面中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的幾率做出判斷,并通過制定相應的防治對策,確保煤礦生產能夠安全進行;風險報警模塊則是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對煤礦生產過程以及相關生產元素做出實時的監控和分析,并在識別風險之后進行報警。這一模塊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者能夠及時發現安全生產風險因素并做出提早預防的重要保障;風險矯正模塊則是在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或者發生之后,對安全生產問題做出糾正的模塊。從這一模塊的運行機制來看,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在監測生產過程中發現警兆,則可以采用風險防止措施確保煤礦生產始終處于安全狀態。如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在發現煤礦生產存在瓦斯爆炸等突發性生產事故警兆時,則可以對煤礦中的瓦斯進行提前的安全釋放,從而消除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不安定因素。
三、結語
煤礦生產中的安全事故中的警源具有復雜性、警情具有突發性、警兆具有滯后性,這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構建,能夠有效推動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并在為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撐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成效。在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的構建中,煤礦企業需要重視實現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功能與煤礦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實際需求的對接,并重視推動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具備多元化的功能與良好的拓展性,從而確保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能夠適應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柴華. 煤礦安全生產預警機制構建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4):103-104.
[2]趙代英,何學秋,江田漢. 我國煤礦行業安全生產預警指數模型研究[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01):81-86.
[3]方剛,迪明,劉韓勇,黨春才,蘭巍. 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J]. 工礦自動化,2013,(11):98-102.
[4]侯茜,秦潔璇,李翠平. 安全生產預警綜合分析與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06):92-97.
[5]郭佳,楊洋.基于遠程監測模式的煤礦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研究[J].中國煤炭,2007,(09):6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