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標不斷深入到教育教學中,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地理信息技術,使學生充分掌握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但是在地理信息技術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其的了解不夠深入,導致未能將地理信息技術的實際效果發揮出來,為此文章針對如何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有效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地理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應用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了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為讓學生得到綜合全面的發展,教師將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存在誤區,并沒有將地理信息技術的成效完全發揮出來,導致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為了能夠提升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的水平,讓學生有效的掌握地理知識,形成地理素養,文章針對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材應提升時代感
為能夠讓學生扎實的掌握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地理信息技術,但是由于當前地理教材的局限性,導致地理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加強高中地理教材的時代感,在教材當中融入更加超前、豐富的知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開展地理信息技術教學,并在課前鉆研科學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1]。通過高中地理教材的創新,學生能夠從中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效果。
二、加強地理教師隊伍建設
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屬于全新的教學內容,由于大多數地理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涉及到地理信息技術方面的教學,同時也因為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過于迅猛,不斷更新的地理信息技術軟件,這些都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良好的掌握,才能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高中學校應該多給教師創造深造的機會,不斷豐富教師的學識,從而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水平。在實際的培養過程中,學校應該開設地理信息技術研討班,讓地理教師積極的參與進來,學習地理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教學方法,并讓教師掌握地理信息技術軟件的應用。同時,在師范學校地理專業中,也應該加強培養大學生的地理信息技術,并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應用培訓,例如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概論、素質地球、GPS全球定位系統等,從而讓師范學校中的學生能夠掌握地理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當在高中從事地理教學時,能夠快速進入教學狀態,成為高中地理教師隊伍中強大的支柱[2]。
三、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操作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傳授知識是必要的教學環節,在此基礎上,為讓學生更好的應用地理知識,還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練習,因此,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地理知識的教學和練習有效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了解地理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加強知識的練習,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能夠快速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操作方法,并在不斷的練習當中掌握操作技巧,使學生更加扎實的掌握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由于當前教學方式和方法不斷創新,導致教師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傳統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生無法扎實的掌握地理信息技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與訓練相結合,靈活的運用傳統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通過自主進行操作地理信息技術,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操作方法[3]。例如,教師在教學“自然界的水循環”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融入地理信息技術展開教學,通過應用遙感技術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如何進行循環,當學生深入的掌握地理知識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操作遙感技術,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正確的操作遙感技術,并自行觀察、了解自然界中的順循環問題。在這樣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地理知識,并學會了遙感技術的操作方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不但強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還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開展地理主題教學
通過主題教學模式,并利用地理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同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地理素養。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對主題教學進行規劃,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制定相應的主題,讓學生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收集和整理信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方式可以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充實自身的地理知識結構[4]。例如,教師可以出給出“我心中的城市”的主題,讓學生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圖畫,學生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河流、街道等路徑分析,收集一些公共設施等對城市進行規劃,最后對制作出來的地圖進行修飾,形成立體的地圖。在課堂上,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闡述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同時說出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通過開展地理主題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掌握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三)實現地理信息技術與任務教學法結合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任務教學法展開教學,并結合地理信息技術,從而讓學生有效的掌握地理知識,學會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5]。例如,教師在教學“海水的運動”這節課時,教師首先將學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組,并分配學習任務,圍繞學習任務展開學習和討論。比如說讓學生探究海水運動的趨勢和規律,學生在小組當中對該問題進行討論,并探究如何應用地理信息技術解決這一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每組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引導,從而讓學生能夠找到學習方向,通過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快速得出海水運動的趨勢和規律。教師應要求學生分享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給出正確的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知識探究能力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水平,加快高中地理教學的創新和改革。
四、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通過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同時也能夠推進高中地理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喜生.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探析[J].亞太教育,2015(36):46.
[2]陳淑云.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111-111.
[3]徐尤濱.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4):242-242.
[4]朱旭.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45):156-156.
[5]馬莉.淺議地理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4):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