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習 陳旖晗
查實情集眾智 助推種業發展—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種子法律法規執法檢查紀實
章 習 陳旖晗
種子,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2015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修訂頒布。作為指導種業發展最重要的法律依據,這部法律在我市實施情況如何?我市配套的實施辦法還需要做哪些完善?群眾高度關注和期盼解決哪些問題?為此,今年4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檢查,深入種子企業、種子培育大棚、種子檢測室、苗木基地,實地看、聽、問、議,既了解體驗我市種業發展的可喜進步,也發現了一些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就此提出了改進工作的建議。

執法檢查組深入天津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察看種子質量安全監督檢測情況。攝影/章習
濱海新區天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展廳,“一粒種子 改變世界”八個紅色大字十分醒目。“我們作為天津市唯一注冊資金過億元并具有農業部‘育繁推一體化’資質的種業企業,致力于主要農作物尤其是粳稻種業研發。依托國家粳稻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升級研發平臺,積極開發國內外領先的核心技術,成為粳稻技術創新的輻射源。”企業負責人介紹。當執法檢查組成員問到企業有哪些自主研發的品種和品牌產品時,企業負責人當場應答:“比如優質高產的‘隆優’‘隆粳’系列是自主知識產權粳稻新品種,其中通過審定的品種23個,明星品種‘天隆619’‘隆粳香1號’等,已形成稻谷廠家搶收、稻種農民搶購的局面。”他特別講到:“種子法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良品種,大大增強了我們搞自主研發的信心,為企業在‘育繁推一體化’的路上走得更遠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副主任委員傅潤亭建議,在大力發展良種企業的同時,還需加強對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對外交流合作,鼓勵科企聯合、院企結合,進一步激發種業研發推廣創新的活力,鼓勵發展“育繁推一體化”,不斷健全市場化技術服務體系。
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坐落在北辰區,看似普通的蔬菜大棚,走進來細看卻別有特色。檢查組成員接連詢問:“這是什么新品種?果實看起來很特別,和普通品種相比市場價格差多少?這些新品種面對哪些消費人群,市場行不行?”
“這個是黃瓜,那個是甜瓜,旁邊的是南瓜,都是我們公司培育研發的新品種”,企業負責人講解道。“公司在天津有730余畝的科研創新基地,主要致力于以設施黃瓜為核心的農業新品種研發和良種推廣。還有很多自主研發的新品種,比如‘博洋’系列甜瓜,皮兒薄、肉質脆嫩、口感香甜,市場反響非常好。這些形態各異的觀賞南瓜易于保存,主要是作為制種材料。”他說:“新修訂的種子法增設植物新品種保護一章,有力提升了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法律地位,為研發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法律保障。”市農委副主任陳汝軍向檢查組介紹說:“目前,我市刺瘤黃瓜品種及種子的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菜花、西瓜等新品種選育在國內相應作物育種中也具有重要位置。”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葉禮敏指出:“成績是好的,但做好我市種子工作還需要努力。企業規模還普遍偏小,沒有一家企業進入全國種業50強,企業育種存在‘選育品種多、突破性品種少’問題。”市人大代表李燁勃建議:“財政部門要結合我市種業發展實際和已經形成的潛力與優勢,持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使我市在種源研發和種子供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天津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2009年首次通過國家農業部資質認定,具備對外開展農作物種子檢驗服務、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和結果的能力。這里的負責同志介紹說:“中心現有檢驗辦公用房1100平方米,配備了高速冷凍離心機、核酸提取和移液工作站、DNA序列分析儀等多種現代化分子檢測儀器設備230套,完全滿足開展農作物種子質量常規檢測、品種真實性和純度DNA檢測、轉基因檢測等需要。每年開展4至5次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品種主要涉及玉米、棉花、水稻、小麥和蔬菜等,檢測項目涵蓋水分、凈度、發芽率、品種純度、品種真實性和轉基因檢測,每年抽檢樣品500余份,檢測項目內容2500余項。以今年春季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為例,樣品合格率達到99.5%,有力保障了我市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執法檢查組認為,要進一步加強品種安全性監管,切實提高對品種安全缺陷的發現檢測能力,及時采取撤銷審定登記、退出市場等處理措施,嚴防不合格種子流入市場,確保到農民手中的種子是好種子,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林木種苗對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基礎和保障作用。執法檢查組專門來到了薊州區邦均鎮檢查林業苗木情況。邦均鎮享有京津“苗木之鄉”美譽,目前共有苗木種植戶4000余戶,種植面積27000畝,培育檜柏、側柏、黃楊等400余個苗木品種。鎮政府負責同志說:“種子法加大了對林木種苗扶持政策的支持,在保障生態安全和保護林農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序,激發了市場活力,培育出的優質苗木不僅為城市綠化添了彩,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真實惠。”
執法檢查組指出,當地林木苗木經營利潤空間大,銷售主體數量攀升,但存在行政監管方式手段明顯落后于市場規模的情況。市種子站副站長賀長征說,種子種苗執法隊伍薄弱的問題確實存在,有效開展全市范圍的執法和監管工作難度比較大。執法檢查組認為,要進一步強化農林行政執法能力,完善種業監管體制,關鍵是健全執法管理機構和隊伍,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能力。要積極開展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提高執法效能和管理效果,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維護種業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集中座談時,執法檢查組圍繞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關于大力發展種源農業的要求,結合實地檢查情況,以發現的問題為切入點,提出了意見建議。一要繼續加大種子法律法規學習宣傳貫徹力度;二要著力強化支持措施,促進我市種源農業發展;三要進一步落實農業行政管理職責,強化良種品牌保護;四要強化農林行政執法能力,提高服務種業發展的水平;五要加快推動我市相關地方法規修訂完善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俊芳在執法檢查中指出,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要做好我市實施辦法修訂的各項準備工作,把種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新情況、新問題體現到法規案中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代會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對種源企業自主研發優種良種的扶持力度,以科技創新助推我市種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強種子執法隊伍建設,通過專業化規范化培訓,大力提升基層執法隊伍行政執法能力。要通過“一法一辦法”的深入實施,促進種源農業快速發展、做優做強,為我市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作者為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辦公室綜合處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