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東
開局之年“首問”政府工作—紅橋區人大常委會對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專題詢問
宋延東
環境就是生產力。城市市容環境的好壞,既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又關乎民計民生。紅橋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督力度,用面對面、實打實、硬碰硬,沒有彩排預演的首次專題詢問,回應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普遍關切,促進提高全區城市環境水平,積極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努力讓群眾在紅橋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017年是紅橋區第十七屆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對于促進紅橋人大工作與時俱進、不斷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高樹彬提出:“要堅持抓重點、求創新、增實效,注重改進監督方式。要對區委確定的重點任務和群眾關切的熱點工作作出回應,選取重點議題開展專題詢問,真正體現人大監督工作的民主性和實效性。”為開展好首次專題詢問,區人大常委會確定了圍繞一個專題對一個部門展開連續追擊的詢問方式進行深入監督,一問到底力求水落石出,目的是確保專題詢問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年初,區人大常委會在制定全年工作計劃過程中,通過梳理代表意見建議和群眾關心關注問題,并結合我市舉辦第十三屆全運會工作,明確了對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專題詢問。五月上旬開始,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城建工委為落實好該項工作,與區市容園林委就專題詢問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協調,精心制定實施方案,確定匯報的主要內容和視察點位。六月初,區人大常委會成立了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財經城建工委委員為成員的調研組,實地視察了西于莊農工商地塊污染源治理、青年路街心公園建設、三岔河口思源廣場整修以及區內迎全運主干道路提升改造、街景立面整修、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等情況,并聽取專題匯報,全面了解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為常委會進行高質量專題詢問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視察后召開的座談會上,代表們認為,近年來全區圍繞市容環境綜合整治, 開展“八項消除”“十項提升”工程,重點完成了主干、支線精品道路園林綠化和百個社區的整治工作任務。將以往大規模、統一化、粗放型的施工方式,轉變為講品質、提檔次、出精品的精耕細作,打造了一批環境秩序優美的精品線、示范路和示范社區,全面提升了城區形象和品位。
6月下旬舉行的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了區政府關于紅橋區迎全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情況的報告并進行專題詢問。在詢問過程中問答有序、氣氛活躍,形成了積極互動。
高度關心環境保護工作的陳瑞委員率先發言:“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到西于莊農工商地塊是我區重大污染源,經過一段時間治理有了較大改善,今后如何繼續鞏固成果,在全區范圍內徹底清除類似污染源?”
區市容園林委主任邢渤濤回答說:“按照區政府要求我委進行了集中清理,取得了一定效果,未來對該地塊將進行綠化,目前正在辦理手續和施工設計之中,確保整治效果得到長期鞏固。同時,將對余下的城鄉結合部、三區交界處進行排查,如對和苑、雙環、前園地區進行進一步清理,確保污染源得到徹底清除。”
“我想提個問題,第十三屆全運會即將在我市舉行,我區有西站、思源廣場、商業大學賽場等重要點位,請問在迎全運市容環境整治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實際效果如何?”列席會議的區人大代表劉冬就迎全運工作提出了問題。
“我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正是結合迎全運這條主線進行的,目前制定了5個責任清單,圍繞26項任務,由16個政府部門牽頭實施。先后投入兩億元資金對西站、思源廣場、桃花堤、中環線、北馬路、復興路等重點區域及道路進行了綠化和街景立面美化……”區市容園林委黨委書記李紹育從工程施工、投資情況和整治效果等方面回答了代表提問。
王雨委員針對最為敏感的資金管理問題說:“剛才市容園林委負責同志進行了介紹,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施工量大、資金投入多,請問如何管理這些資金,確保資金安全、及時有效地運用到建設之中?”
“我向代表介紹一下相關措施”,邢渤濤接過問題答道,“我們在政府采購、項目招投標兩方面嚴格遵守市、區相關規定,對資金運行各個環節嚴格管理,工程立項、審核、施工和結算對應政府常務會、財政局審評中心、工程監理和第三方公司,分別進行決策、監管和結算,確保資金規范使用。”
夏季到來,占路擺賣、露天燒烤這一城市頑疾再次凸顯,常勇委員提出問題:“湘潭道與中環線交口、咸陽北路水木天成等居民區還存在占路擺賣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將采取哪些措施在全區范圍加強治理?如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李紹育回答說:“我區作為老城區,客觀上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菜市場、早餐車等公共設施配套不完善,同時不能否認在主觀上執法過程中還存在紕漏……目前我委與各街、市場監管委和綜合執法局已開展聯動。一是正在做500余戶商販的工作,依照規范有序、定時定點的原則規范早餐車經營。二是對菜市場進行提升改造,為居民提供便利、實惠、放心的購物場所。三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大執法力度,鞏固治理成果。”
……
有問必有答、有關切便有回應,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們提問直言不諱、觀點鮮明,政府部門負責人應答言辭真切、實事求是。一問一答中,體現的是政府部門負責同志精熟的業務知識和接受代表監督的誠懇態度。一來一往中,體現的是常委會委員和代表為民問政的責任意識和高漲的監督熱情。

紅橋區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報告并進行專題詢問。
區人大常委會為促進專題詢問成果轉化,督促政府部門加強整改、兌現承諾,將開展持續監督,跟蹤政府落實情況。區人大常委會要求,區政府及市容園林委要落實好專題詢問中提出的問題,做到個個有答復,件件有措施,將詢問意見的研究落實情況及時報送常委會。
詢問作為人大監督的一種形式,已成為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的重要方式。專題詢問作為常規詢問的創新和發展,目的性更突出、集中性更高、實效性更強,進一步豐富了人大監督的方式方法,已成為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重要途徑。區人大常委會通過開展首次專題詢問的探索和嘗試,積累了監督經驗,總結了結合代表建議選擇詢問議題,對口工委制定方案負責實施,深入實際進行調研,組織代表開展詢問,會后督促落實詢問內容的五個工作步驟。同時,此次專題詢問增強了代表的履職意識和政府部門的責任意識,增進了代表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和理解,進一步推動了重點問題的解決,體現了人大監督的“剛性”,對區人大及其常委會今后開展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首問”,為本屆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工作定下了主基調,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高樹彬在總結時強調:“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將每年選擇一至兩項‘一府兩院’工作開展專題詢問,提出意見建議,推動‘一府兩院’改進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
(作者為紅橋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城建工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