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
[摘 要]信息技術時代,互聯網的發展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而隨著“互聯網+”理念的提出,供應鏈、互聯網兩者之間的結合勢在必行,且依賴于互聯網技術,全球物質流通逐步邁入市場一體化,市場競爭形式愈發激烈。高效的物流速度和競爭,對供應鏈科學系統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供應鏈各個環節,實施科學、系統的供應鏈管理,已成為互聯網影響下現今供應鏈管理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互聯網;供應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31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02
0 引 言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以及社會的各個層面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發生了變化。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企業實施信息化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的當下,不少企業將供應鏈管理視為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企業適應現今全球競爭的必然途徑。互聯網帶來的是企業經營、發展模式的全方位變化,且在全球范圍內對任何一個物品實施跟蹤監控的實現,更是從根本上轉變了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方式和流程,為企業供應鏈管理帶來了挑戰和發展契機。
1 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從材料供應商、生產商直到最后客戶形成的一個整體網鏈結構。而在這一網鏈結構中,信息流、物流、現金流互相影響和作用,進而形成完成的體系結構。供應鏈中的各個企業,是每個功能節點。
供應鏈管理,是通過管理方式、觀念對供應鏈中包括供應、分銷、零售、客戶各個環節中物流計劃實施科學調控和管理的行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供應鏈管理的含義也隨之得到延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競爭,在傳統供應鏈管理無法滿足新時代要求的同時,互聯網影響下的供應鏈管理模式隨之出現和發展。
2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管理
2.1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
有別于傳統體系,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是將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等環節整合于同一鏈條和體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深入應用,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為之集聚,逐步形成直接面向社會、消費的新型供應模式,為物資流動、社會交換、資金融通帶來積極作用。
2.2 互聯網時代的供應鏈管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信息交換技術在供應鏈條中的深入應用,供應鏈管理面臨著結構、內容全方位的轉變,更多新內涵和新功能被社會賦予供應鏈管理。在傳統供應鏈管理的體系上,更為開放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網絡化的供應鏈管理結構正在建立,互聯網技術和電子產品在供應鏈管理過程和環節中顯得越來越重要,社會需要供應鏈管理將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和商品銷售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更好地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率,滿足企業、社會和消費者越來越增長的需求,創立互聯網時代供應鏈管理體系,優化供應鏈管理結構,建立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3 互聯網影響下供應鏈的發展
3.1 更快地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社會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不少企業開始認識到,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客戶問題和滿足現今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已成為當前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獲取更大優勢的關鍵環節。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不難預測今后企業信息化供應鏈的發展方向,即逐步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而信息化供應鏈管理的透明化,能夠及時處理和反饋客戶需求,有利于企業發展、提升競爭力。
3.2 信息化供應鏈管理縮小了供給規模
信息化供應鏈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將其透明化,并通過借助互聯網的發展形勢,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對供應鏈的集成。此外,信息化供應鏈管理還能高度優化、保障符合企業要求的優秀合作伙伴。
3.3 信息化供應管理和質量監控的智能化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供應鏈管理能夠實現對企業產品從最初材料到成品,直至交付客戶手中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供應鏈管理,轉變了既往繁復、低效的管理模式,強化了產品質量的追蹤和管理,進而能夠為客戶提供高品質服務和產品。
4 互聯網時代強化供應鏈管理的策略
4.1 提升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隨之提升。互聯網的影響下,企業內部應著力構建內部網絡,促進企業以及各主體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與此同時,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流通,提高企業管理的質量、效率。此外,企業應構建供應鏈管理網絡平臺,實現從采購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一體化流程,使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在管理網絡平臺中清晰呈現,逐步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水平,是促進供應鏈管理成效不可或缺的環節。
4.2 密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關系
信息時代,人們的交互變得更加便捷和及時,不再有地域和時間的局限,供應鏈管理的改進與創新也應遵循這些原則。因此,企業應轉變觀念,敢于創新和突破行業定式思維,打破傳統單一供應模式的樊籠,使供應鏈管理利于資源利用、優化交換方向、密切聯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關聯和溝通。企業供應鏈管理應以信息一體化為首要前提,突破傳統供應鏈管理的制約,促進供應鏈管理信息的暢通和高效。企業在充分認識自身情況的基礎上,還應和兄弟企業、上下游企業深化聯系,逐步構建網絡合作機制;在現有供應鏈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方合作關系,積極主動地構建各兄弟企業和上下游企業間的強鏈接。通過網絡合作數據庫、合作平臺以及專業網站的建立,實現企業之間各方面信息的交換和流動,在深化企業合作、關系的同時,挖掘合作企業的潛力和資源。此外,要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關系的良好整合,則需要構建聯動機制,在供應、生產、交易多個環節中強化企業互通和關聯,有針對性地解決合作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管理合作企業間的聯系,形成戰略性長期發展的命運共同體,進而確保企業發展的穩定、持續、高效,為供應鏈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4.3 回歸供應鏈管理的客戶導向
究其根源,供應鏈管理應遵循客戶需求這一基本導向。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客戶需求同樣應成為互聯網時代供應鏈管理的根本導向。企業應通過對整個供應鏈管理結構、體系的整合,滿足供應鏈管理的需求以及客戶的多樣化要求。與此同時,著力解決客戶的不信任問題,確保客戶溝通渠道的暢通,提升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構建供應鏈雙方信任的平臺,傳遞客戶需求,體現客戶需求在供應鏈管理中的關鍵位置,樹立企業戰略管理核心。
5 結 語
互聯網是信息時代最便捷、最廣泛使用的交流平臺,供應鏈管理中應引入互聯網的概念,促使供應鏈管理模式發生全方位變革。新時期,企業需要構建供應鏈管理資源的共享,整合供應鏈關聯企業,進一步激發企業的資源、潛力。但事物的發展必然存在兩面性,互聯網時代為供應鏈管理形成推動效用的同時,網絡的不安全性對供應鏈管理形成了阻滯,這也是今后研究中需要關注的地方。
主要參考文獻
[1]鄭晶瑩,李志剛.“互聯網+供應鏈”發展趨勢研究[J].商,2015(25).
[2]謝莉娟.互聯網時代的流通組織重構——供應鏈逆向整合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5(4).
[3]宋華.新興技術與“產業供應鏈+”——“互聯網+”下的智慧供應鏈創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22).
[4]趙艷豐.當“供應鏈管理”遇上“物聯網技術”——京東商城的案例分析[J].信息與電腦,2014(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