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生
摘 要:當前,中職美術教學面臨多重困境和考驗。本文提出,中職美術教師應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美術教學更加主動;同時也要與時俱進,有效利用多媒體,讓美術教學更生動;另外,還應加強實踐課,讓美術教學更靈動。
關鍵詞:中職美術 求知欲 多媒體 實踐課
當前,中職美術教學正遭遇“學生不愿學”“教師教得累”等多重困境與考驗。然而,作為中職美術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直面困難,在教學中不斷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大膽進行教學創新,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愛上美術課。
一、激發求知欲,讓美術教學更主動
只要認真觀察中職生的學習特點就會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單對學習文化課不感興趣,就是對專業技能課的學習,興趣也不是很高。面對這種學情,教師們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而不是消極地去敷衍。
筆者在教學的起始階段并沒有大談美術理論,也沒有強調本學科的重要性,而是在黑板上即興地畫出本班任課教師的漫畫像。效果很明顯,原來對美術課基本上不感興趣、甚至不打算聽課的學生立刻被“喚醒”了,在他們的心中似乎覺得教師手中的筆非常神奇。于是,筆者接著問道:“大家想學嗎?”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想學!”盡管對于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來說,想要惟妙惟肖地畫出漫畫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感興趣,我們的教學就踏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當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止于課堂,還要朝課外延伸。要讓學生以興趣為起點,用發現美、感受美的態度,始終保持對美的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轉化為學好美術的動力。
二、利用多媒體,讓美術教學更生動
多媒體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相對于靠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它能以“聲、光、色”相互配合的形式,取得立體化的教學效果。在以往的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名作賞析部分,很多教師只能靠口頭講析,現在可以利用對媒體技術對作品進行“拆解”,通過對比、放大等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具體地領略作品整體的魅力,還可以就細節部分進行深入品析。筆者原來在教簡筆畫時,盡管很細致很用心地在黑板上進行范畫,但還是有許多學生抱怨看不清、記不住。后來經過認真準備,筆者把這些簡筆畫的范畫做成FLASH動畫演示課件。課上,教師先對簡筆畫的要領進行講解,然后就利用多媒體課件反復地播放演示,學生很輕松地就能掌握教學內容。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再如,筆者在講授書法時就發現很多學生對書法中用筆要領不是很理解。后來,筆者又制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把“運筆”“起筆”“行筆”“收筆”“順鋒”“逆鋒”“轉鋒”“折鋒”等“筆”“鋒”要領進行反復循環地展示播放,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實踐課,讓美術教學更靈動
美術教學說到底是一門實踐技能很強的課程,要想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加強實踐課教學。
首先要寫生教學。教師們在進行室內教學實踐的同時,也要經常帶學生去野外寫生,讓學生的觀察認知對象從有限的幾個靜物得到擴展,從而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敏銳性,激發學習繪畫的積極性。偉大的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于基礎原本就很薄弱的中職生而言,整天在教室里“坐而論道”絕對是不合時宜的,教師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的眼界和胸懷得到擴展。其次要以“展”促學。馬斯洛的五個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在美術教學中,無論學生畫得多么糟糕,只要是他們自己用心畫的,就值得尊重。筆者教學中經常很鄭重地跟學生強調“態度第一”,也就是說,不看學生畫得好不好,關鍵要看學生有沒有好好畫。筆者還把每次作業中比較優秀的作品張貼在教室里,同時也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通過“畫展”展示自己的水平與魅力,這樣不僅是對作者本人的激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促進。
總之,只要教師改變觀念,增強自身的責任感,通過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就能把中職美術教學搞好。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師范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