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楓
精心做好[三篇文章]著力吸納培養在鄂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
文/茹楓
隨著西部少數民族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做好新形勢下的城市民族工作,離不開一批知鄉情、懂鄉音、會雙語的少數民族干部人才。湖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全國城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將廣泛吸納培養新疆、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在湖北創業就業作為加強城市民族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緊緊圍繞“能留下”“有發展”“作表率”三個關鍵環節做文章,著力打造一支在鄂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隊伍,取得了較好成效。
截至2016年底,湖北省共吸納238名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在鄂就業,其中選調生17人、事業單位錄用21人、企業聘用200人。目前,這批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正立足各自崗位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湖北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實施定向招錄少數民族選調生工程。自2012年起,湖北省委組織部啟動實施“定向招錄少數民族選調生”計劃,面向在湖北就讀二本以上高校的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應屆大學畢業生招錄選調生。在招錄工作中,強化政審考察,嚴把思想品德關。省民宗委積極配合省委組織部做好入圍少數民族選調生的資格審查和政治思想考核工作,向他們宣講相關政策。截至目前,共招錄來自新疆、西藏的少數民族選調生5批次17人。
實施崗位定向招聘工程。湖北將促進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納入“十三五”援疆援藏工作規劃,每年精選100多個事業單位和國企優質崗位,定向招聘新疆、西藏籍在鄂高校畢業生。幾年來,共定向招聘名新疆籍少數民族畢業生160余和西藏籍少數民族畢業生61名,在鐵四院、中建三局、中鐵十一局等駐鄂央企工作。
實施技能培訓工程。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培訓,協調省內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幫助他們積累經驗、提升技能,更好地實現就業創業。湖北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民宗委聯合將武漢漢藏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成“湖北省西藏籍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在為西藏籍在漢大學生和來漢創業青年無償提供社會實踐窗口、開展實習和就業培訓等方面,作了突出貢獻。2017年4月,該中心在武漢舉辦西藏農牧民烹飪培訓班,無償向來自西藏山南乃東區的20名農牧民傳授烹飪技藝。同時,武漢市民宗委還舉辦了清真餐飲創業培訓班,邀請專家為甘肅天水市張家川縣400余名在漢務工經商少數民族人員,講解清真餐飲創業過程中的資金籌集、成本管理、品牌創建、產品延展、風險防控等知識技能。此外,武漢天河機場還為來自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的少數民族學生提供了實習崗位。
實施暖心工程。湖北省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的成長進步,相關部門做好跟蹤服務,加強人文關懷,定期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協調所在單位安排專人幫帶,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協調解決公租房、清真伙食補貼等現實問題,使其盡快融入當地、適應工作。每年,湖北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不定期召開在漢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選調生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協調解決他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希望他們能更加安心地扎根湖北。中南民族大學維吾爾族輔導員艾力亞爾·克里木和妻子兩地分居,在該校的積極協調下,他的妻子被推薦到華中農業大學擔任輔導員,一直困擾克里木夫妻倆的分居難題得到了解決。
搭建平臺。湖北省委組織部將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選調生安排在武漢市主城區街道等基層一線工作,為他們鍛煉成長提供了優質平臺。省民宗委加大投入,建好湖北新疆工作站,為在鄂務工經商的新疆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貼心服務。湖北省人社廳設立“湖北省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群眾就業服務管理站”,為新疆、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一條龍”就業服務,不定期開展就業創業輔導活動,宣講就業創業政策,發布崗位信息。
政策激勵。對自愿參加湖北省“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的新疆、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放寬條件,優先招募,服務期滿后直接聘用;對與新疆、西藏籍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保費的企業,給予社保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提供小額擔保貸款并給予貼息扶持。
資金扶持。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專項基金給予在鄂創業的新疆、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全省創業孵化基地向他們優先開放,并給予場租、水電等補貼。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的維吾爾族學生蘇比駑爾·艾力肯,接受12萬元創業獎勵后,創立了“中東之冠阿拉伯餐飲公司”,現經營狀態良好。對于從事清真食品行業和促進鄂疆、鄂藏經貿合作的創業者,各級民族工作部門重點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在湖北省、武漢市民宗委的支持下,維吾爾族青年庫爾班江·泰吾克力創辦的“塔里木清真飲食管理公司”,現已發展為覆蓋湖北、湖南12所高校,擁有17家清真餐廳的清真餐飲連鎖企業。藏族青年斯朗·丹增曲培創辦的“武漢漢藏文化交流中心”,現已是集旅游商貿、文化交流、就業培訓于一體的企業集團。
強化教育引導,增進“五個認同”。在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人員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其更好更快融入當地。2017年4月,湖北省委統戰部召開新疆籍務工經商人員“四愛四爭當”主題座談會,省委常委、統戰部長爾肯江·吐拉洪勉勵與會代表積極投身湖北建設,發揮表率示范作用,愛祖國、愛新疆、愛湖北、愛鄰里,爭當致富能人、爭當守法模范、爭當民族團結模范、爭當新疆和湖北形象宣傳員。
提供政治舞臺,培養參政議政能力。湖北對疆藏籍干部人才中的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加強培養,推薦他們加入省、市青聯、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協會等組織。目前,一些新疆、西藏籍干部人才正通過各種平臺和渠道,及時反映少數民族群眾的訴求和心聲,并得到了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回應。
加大表彰力度,彰顯示范效應。湖北省各級黨委政府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民族團結進步個人、示范戶給予表彰,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干事創業熱情。湖北省和武漢市分別授予武漢漢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斯朗·丹增曲培“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武漢市勞動模范”“武漢市2016年度自主創業明星”和第三屆“感動江漢”人物等榮譽稱號。同時,湖北省、武漢市民宗委還組織加大對庫爾班江和丹增曲培等新疆、西藏籍人才及其典型事跡的挖掘宣傳力度,通過先進人物的榜樣示范,引領、積聚更多少數民族英才來鄂創業興業。近年來,在先進人物的感召下,湖北各地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創業明星和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
吸納培養新疆、西藏籍少數民族干部人才是一項長期任務,湖北將不斷總結經驗、創新舉措、完善機制,努力為吸引新疆、西藏籍大學生來鄂就業創業搭建更多載體和平臺,使之鍛造成為城市民族工作領域一支有知識、有熱情、有干勁、有夢想、有創新的生力軍。

2017年7月4日,湖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省援藏辦主任馬萍(中)在武漢漢藏文化交流中心調研
(作者單位:湖北省民宗委)
責任編輯: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