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權
【摘要】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還發現:傳統的被動、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仍居主導地位。課堂活力蕩然無存。課堂的教學互動性相對較低。本文探討應用互動反饋系統,能較好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教與學的互動,為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互動反饋系統 課堂教學 四三六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16-02
傳統的中學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大搞題海戰術。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致教師教得太累,學生學得枯燥乏味,教學效果欠佳。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涌現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我校在番禺區“研學后教”理念下,在學習、借鑒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等名校課改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在互動反饋技術下,以提高課堂效益為突破口和落腳點,著眼于學生會學、善學、樂學,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學習狀態,提出了“四三六”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從低效或滿堂灌的課堂到有效課堂、能力課堂的轉變。
一、教學模式內涵
“四三六”課堂教學模式是指課堂教學以四個為主(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問題為主線、展示為主要形式),教學三大模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課堂教學六個環節(自主學習(自學)→合作交流(探究) →展示點評(展示) →鞏固拓展(應用) →達標檢測(測評) →總結評價(評價))。
一種好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形成離不開教學思想與學習理論的深入分析,教學思想與學習理論才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對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運用的關鍵是對其內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而不是對其外在的教學程序的生搬硬套。“四三六”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問題為主線,以展示為主要形式。
二、教學模式的操作
教學模式的實施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六個環節(自主學習(自學)→合作交流(探究) →展示點評(展示) →鞏固拓展(應用) →達標檢測(測評) →總結評價(評價)):
1.展示點評
從課堂效果和學生發展來看,“展示”這一環節既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又可以檢查各小組的合作互助情況,同時也給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了一個鍛煉展示的平臺,它應 當是課堂中最精彩最關鍵的一環。
為了展示更有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做到:“一個聲音措施”、“兩分鐘措施”、“互不干擾措施”。逐步讓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習慣,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和技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1)“兩分鐘措施”,在小組交流或全班展示時,學生要提前組織語言,發言時簡明、有條理,盡量不要超過兩分鐘。這樣既有助于規范學生用語精煉,又能讓更多的同學有參與討論的機會。
(2)“互不干擾措施”,在組內交流時,學生交流發言的聲音要適中,以本組同學能夠聽清為標準,不能影響其他組同學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對學生發言的一般要求是合作學習暢所欲言,展示學習簡潔凝煉。
(3)“一個聲音措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要在小組長的組織下交流,發言時一個人發言,其他人注意傾聽,與自己的見解進行比較,分析、補充、質疑。
經過充分的自學、合作探究、展示,學生對本節內容、重難點及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并具備了一定的應用本節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對本節知識點的內涵、外延、本節知識與前后知識的聯系及本節知識的進一步應用還不能達到本節的學習目標。
2.鞏固拓展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歸納學習要點,整理學習筆記,說出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小組成員之間進行提問、解題,相互檢查學習目標完成情況,要求學生當堂鞏固;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并通過典型例題、中考高考題等進行適當拓展;進一步對本節知識點的內涵、外延、本節知識與前后知識的聯系進行闡述和強調。
3.達標檢測
本環節主要是針對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反饋。學生在經過自學、置疑、解疑、教師點撥后作一套本節的檢測題。做完后,教師或學生給出答案,并給予簡單解析。教師對檢測成績做以簡單的統計,了解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4.總結評價
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培養能力上。因此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不僅要學會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案、還要學會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更要學會反思問題解決過程中所用的數學方法,從而培養自己的概括能力。同時,開展自我評價、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及教師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更好地達到以評促學的目的。
三、認識互動反饋系統
互動反饋系統在是一種課堂教學情境下反饋與參與的工具。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環境,加進學生人手一個遙控器。學生反饋信息通過接收器和軟件,即時統計,生成數據,投影到大屏幕。國家教育部《綱要》第十一條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并對這種應用的立足點作了明確的闡述:“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互動反饋系統推廣使用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互動反饋系統的“龍虎榜”記分排名功能、即時測試應答、口頭搶答、隨機抽答、查詢反饋結果等十大功能,加強了師生與生生的互動,使得技術不再僅僅是為教學服務傳遞知識的工具與輔導手段,體現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一種能夠及時獲得真實的反饋信息的、可操作性很強的新技術。endprint
四、互動反饋系統與模式有機結合
互動反饋系統把模式中課堂教學六個環節相結合,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互動性,并豐富教師教學手段。平常課堂教學中縱然我們也采用比一比賽一賽的形式,但是,因為操作不便等原因,使得比賽的效果與持久性總不如人意。互動反饋系統,不僅可以實現每一次回答加分,而且可以快速記錄累計得分,統計進“龍虎榜”。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無意地打開了龍虎榜,學生非常緊張地看尋找自己的名字,進一步激起學生拼一拼的勁頭。
五、踐行模式的實效
1.不一樣的課堂,帶來可喜變化
“四三六”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課堂逐漸體現開放性、主體性和啟發性。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課堂上學生更自信,更敢于提出問題,更敢于質疑問題,更敢于著手解決問題;在“研學案”的指引下,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掌握知識和方法,生生互動,提升了能力。
2.即時互動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利用互動反饋系統,可以快速、真實、有效地收集學生的學習生成信息。教師直面這些信息進行價值判斷,調整教學設計、進程,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快速、直接、有效地解決學習中的現實問題,在學生最需要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滿足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真正站在學生需要的角度展開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學生精神面貌發生質的轉變
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改變,學習效率得到提升。現在欣喜地看到,“研學后教”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一種自信而活躍的學習狀態。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學習形式有效落實。學生感受到自我存在、自我尊嚴、自我價值,進而增加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信心,并在傾聽他人的聲音、理解他人的想法,反思自身的不足中獲得思維的啟迪。同時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課堂學習參與度高。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更好的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綜合素質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優化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對于教師互動反饋系統教學能協助教學診斷、改善師生互動、增進教學流暢、加強課堂訓練、優化學習過程、提高綜合能力而對于學生來說能激活課堂學習的氣氛、學生覺得課堂生動、有趣,精神集中、善于思考,從“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主動學習”,既促進了學習的深化也提高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松堅.基于互動反饋系統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1(6).
[2]牟文娟.一節沒有學生舉手的語文課——淺談互動式反饋系統與課堂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1).
[3]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在“十一五”全國教育技術重點課題申報中提出了《利用互動反饋技術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