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從兵
摘 要: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經過了幾年的試點與推進,現已經全面開花,新課改理念也已經深入到每一位教師心中。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來談談自己的體會與做法。一是改變傳統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二是有效培養學生借助多種方式獲取知識、處理問題的方法;三是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表達自我觀點的思想意識。
關鍵詞:歷史;新課程改革;學習方式
初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是順應創新教育的一項重大舉措。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筆者發現在三年初中學習生涯結束的時候,學生將學過的歷史知識也基本忘記了,即便有一點記憶,也是單純的歷史理論性知識。因此,新課改理念倡導創新學生傳統的歷史課程學習方法與模式,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與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激勵學生敢于爭先、勇于質疑、樂于競爭的精神,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參與歷史課程教學活動的興趣。筆者根據自己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了解和認識,就發展個性,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嘗試提出了幾點看法與建議。
一、改變學生對死記硬背知識點的學習模式
大多數學生覺得,歷史課程是一門純理論性課程,沒有什么學習技巧,只需要將教材內容背誦下來,不管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程度怎樣,都能考出好成績。其實,利用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確實可以實現對這些知識的記憶,但是這種記憶屬于短暫性記
憶,很快就會將剛剛死記硬背的知識遺忘,難以做到靈活而恰當地應用,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習慣及學以致用的能力了,不利于學生歷史學科學習效果的優化。
我在日常教學中,曾經進行了如下嘗試:在每節歷史課上,總是先結合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理念,合理設計幾個和學生實際生活關系密切的、學生十分熱衷的話題,先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出來,接著再設置幾個問題,這樣很容易就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了,使得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探求知識。并且,鼓勵學生借助各種方式與方法獲取知識,能夠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應用,并解決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將自己的觀點闡釋出來,或利用有趣、形象的方式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與簡潔,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與
掌握。
例如:我在講“戊戌變法”時,這部分內容較為枯燥乏味,再加上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因此不利于學生的精準理解,并且過于晦澀也不利于學生的記憶。在實際教學中,課前我把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及教學中需要解決的一系列問題交給歷史課代表,讓他結合每位學生的具體特點,挑選幾名表演能力較強的同學將需要重點掌握的難點內容以生動的形式展示出來。最終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非常理想,很多學生在觀賞完形象、生動的表演后,都對戊戌變法的內容與背景知識有了更深入與全面的了解。最后,我依據新課改對本節課提出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擬定了一個討論題:“在你看來戊戌變法走向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分析。我引導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然后每組選派一個代表,就本組的討論結果積極發言。最終,本課的教學難點在學生熱烈的爭論中,變得不再難以理解,最終一目了然地呈現了出來。教學活動結束后,我要求學生以“我看戊戌變法”為主題,撰寫一則小論文,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將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表達出來。
正是基于這些新穎的教學活動,一方面,學生的歷史課程學習興趣被真正激發了出來,也使得他們在課余時間有意識地收集自己感興趣的歷史素材。另一方面,學生在后來的歷史課程學習中,不再拘泥于具體的知識點,而是通過綜合運用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水平,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與辯論能力,提升了自身的審美水平,優化了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逐步培養學生多途徑學習知識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歷史知識課外收集本,與歷史有關的圖片、文字素材都可以收集進來,可以是裁剪粘貼,也可以是摘錄,還可以是我手寫我心。學生可通過多種途徑去收集、尋找。比如到圖書館摘錄、查閱,利用互聯網搜索獲取,還可以從廢舊報刊上裁剪。借助收集活動,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歷史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取、整理、歸納與分析各種資料的能力,并逐漸掌握快速提煉有用信息的技巧,能積累一些科學研究方法,甚至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真是益處多多。
三、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與善于表達個人見解的意識
當前,很多初中學生普遍過分依賴教師、依賴教材,如果放手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他們就會變得茫然無措,難以從社會實踐與學習活動中發現問題。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為學生傳授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懷疑意識和批判意識,激勵學生敢于超越教師、質疑教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所創新、有所發現。
我在講“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這課時,提到一個知識點“馬可波羅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這時,有一位女同學對此就提出了質疑,她說:“老師,有關元朝的史書中并沒有有關馬可波羅的記載,馬可波羅可能并沒有到中國來。”當時,我對這位女同學的質疑精神充分給予了肯定,以期帶動其他同學大膽提問、勇于質疑。
經過幾年的新課程改革,感受頗多、收獲豐富。在這種新穎的教學活動中,雖然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主角變成了新時期的教學活動引導者與組織者,但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卻更全面、更高,使得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才能滿足新時期、新環境對其提出的新標準,才能為學生組織更為優質的教學活動。以上是我對本次新課改的一些淺陋認識與大膽嘗試,因為新課程改革實施時間有限,我自己也只是進行了一些嘗試與探索,這些想法、做法是否還存在一些不周全之處,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