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 要: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已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的必要要求之一,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思想教育、科學思想教育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談談滲透德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德育滲透;具體策略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僅僅注重知識的學習是很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的,要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的人才,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是極其必要的。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恰當的手段適時地滲透德育,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一舉兩得。并且,將德育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也避免了單一的說教,不至于讓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更有助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一、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蘊含著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借助這些教學資源來進行德育滲透,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新時期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更是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人才,學生具有深厚的愛國思想,他們就會逐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今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蘆花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課文,并將課文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話語簡單地描述出來,然后再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老頭子”的形象,通過細致的分析讓學生也受到感染與啟發,從而使其在心底里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愛國主義思想。為了讓學生對課文中所要表達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刻,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類似的資料,并組織相應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搜集,學生就可以體會到當時抗日英雄的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助于學生受到熏陶與感染。
二、滲透感恩思想教育
滲透感恩思想教育對現在的初中生來說尤為重要。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成為家庭的中心,受到家庭成員的集體愛護,學生的自私心理也逐漸膨脹,甚至有些孩子對父母、親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很少能夠主動付出,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在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滲透感恩思想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進而培養學生積極良好的心態。
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總結課文中描寫背影的次數,并說一說自己對哪一次的描寫感觸最深。由于課文中的文字描寫十分生動細致,將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生動地展現了出來,學生在閱讀時便很容易進行聯想,那么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在課堂上表達的機會,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與父親之間發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的收獲,以了解學生對內容的掌握程度,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另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小練筆,讓學生著重描寫與父母之間發生的一件事,通過細節的描寫來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感恩思想。
三、滲透科學思想教育
科學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個方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其對于科學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大部分的師生都認為語文是一門偏文科性的學科,這也就使得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科學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綜合性的特點,結合恰當的教學材料滲透科學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精神,使其可以用科學的思維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掌握問題的本質。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時,課文中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和基礎,用生動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物候及物候學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不再覺得科學內容晦澀難懂,而會發現其中的趣味,并能激發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借助這篇課文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精神,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解釋自然現象,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知識的本質,也為其科學思維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的必然要求。教師在滲透德育時要注意時機,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使其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便于學生接受。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與靈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不應是一時的興起,而應該將其作為一項長遠的目標,將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德育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提高德育滲透的實效性,培養出高品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穎.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華少年,2016(29).
[2]高鳳群.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J]. 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12).
[3]楊漢權.結合語文教學特點 提升德育教育實效[J].文學教育(下),20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