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非+郭盛+李悅
【摘要】職業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得到完善,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職業院校開始和國際上一些技術類院校合作辦學,從而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學生質量,因此出現了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式進行創新。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 中外合作 “3+2”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河北省社科聯民生調研課題(一般課題),“高等職業院校‘3+2工匠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201701914)。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28-01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為了培養適應實際就業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和國外的學校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的辦學方法,提升高職學生質量,但是國內外的教學體系存在差距,在辦學中需要針對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
一、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3+2”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高職專科與普通本科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方式,采用分段教學的方式,學生在高職學生接受三年的專業職業教學,在考試合格之后進入到本科院校進行2年的學習,在畢業之后獲得專科起點的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在招生時學生和學校之間要簽訂協議,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定點的本科院校,在高職畢業之后可以進入到該院校中學習。這樣的辦學模式針對性較強,依據市場就業情況合理安排課程,針對性加強專業課程設置,再加上兩年的本科教學,彌補學歷上的不足。而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將5年的教學和國外的學習接軌,在教學質量和社會認可度上進一步提升,進一步提升學生在社會就業中的競爭力,適宜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合理解決中外教學差異
在進行中外合辦院校過程中,需要關注雙方在教學方面的差異性,對于國外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轉化,防止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在進行教學安排時,為適應中國高職院校教學大綱的需要,教師團隊需要對國外教學體系進行分析整理,找出國內外在學生素質和教學資源方面的差異,結合差異進行改進,同時與國外教師積極進行交流,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身教學經驗,完善教學方法,更大限度開發和激發學生的潛能,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從而實現教學國際化與本土化的融合,提升中外合作辦學的理想模式。
(二)重視教學比例和時間
在中外合辦教學項目實施過程中,核心課程需要外方教師進行輔導,教學中可能出現合作成本和環境方面的問題,這些沖突的出現需要學校更好的進行教師關系的處理,提升學校管理質量。有些學校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采用網絡授課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遠程授課,但是這樣的方式需要關注時差的問題,學校需要平衡好教學時間和教學比例,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國外的學校展開溝通,選擇適合的時間安排適當的課程,提升教學質量。
(三)加強語言學習
中外合作辦學因為大量外籍教師的加入,需要的語言能力較好,因此在招生時需要對學生的外語成績進行分析,掌握學生在語音、語言和詞匯等方面的具體掌握情況,選擇語言條件較好的考生。其次,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加強學生語言方面的教學,對學生語言展開強化訓練,重點放在聽和說方面,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外語教學環境。最后,需要對教師的外語語言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定期出國進修,了解本專業在國際上的最新發展成果,了解國際學術發展動向,從而進一步提升個人科研能力和專業語言表達能力,更好的與外籍教師展開交流,提升教學質量。
(四)建立適應的管理監控體系
中外合作辦學中對于學生的考核制度需要進行改進,教學質量標準和評價指標也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既要和本校的教學目標相適宜,又需要充分考慮外合作學校的要求,積極吸收國際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標準,對學生進行更加公正合理的評價,更好的對學生自身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在教師管理上也需要進行改革,幫助外籍教師盡快適應中國的教學環境,了解中國學校的各項制度,遇到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逐步優化學校整體管理效率。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時代發展的結果,進一步提升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將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中,提升了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提升了社會的認可度,因此可以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推廣,從而全面的提升高職學生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海寧.構建高職院校中外合作“3+2”新型人才培養模式[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4:69-72.
[2]肖梅.高職院校“3+2”分段培養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6.
[3]蘇志剛,鄭衛東,賀劍顥.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機制策略創新研究——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院園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5:147-151.
作者簡介:
孫亞非(1981-),女,河北唐山人,碩士,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數據挖掘,教育哲學。
郭盛(1982-),男,河北滄州人,碩士,滄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網絡與通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系統分析,教育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