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軍
一、“叮當網”的創業項目
1.“叮當網”的市場定位。“叮當網”的目標市場是國內高校,目標用戶群體是在校大學生。“叮當網”一方面追求的是時間上的及時性,比方說,炎炎夏日想立刻飲上一瓶冰鎮飲料,但是一時半會沒法去買,上“叮當網”,保證十分鐘送達,這是淘寶、天貓等購物平臺沒法滿足的。再比如,周六周末想窩在宿舍,但是又很餓,上“叮當網”訂餐,半小時之內保證送到宿舍,而且不用專門下樓取外賣。另一方面“叮當網”追求空間上的無局限性,比如,身在濟南的你突然想給你在南京的朋友或者戀人送點能表達你心意的禮品或是零食之類的,打開“叮當網”,不出半小時,你的朋友或是戀人就能收到你的心意了。
“叮當網”創立之初,計劃是用兩個月的時間將網站建立并能進入試運營階段,在此期間密切觀察有無競爭對手以及競爭對手的動作,并不斷對網站進行改進和更新,先以“叮當網”的總部A大學為試點,六個月占領A大學的市場,并做好網站的移動端開發,在此期間尋找可以合作的在線支付系統并建立自己的在線支付系統,計劃一年的時間陸陸續續開拓其他高校的市場。
2.“叮當網”創業失敗記。叮當網(www.52dingdang.com)創立于2014年,由A大學的五位在校生創立,是一個專門針對屬地大學生的電商平臺,服務項目包含超市、飲品、外賣、租賃和服務共五部分。這個創業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
創業團隊創業初期做了大量線上線下的宣傳,并讓同學幫忙在各種社交媒體進行擴散,但前期每天的訂單量也沒有預想的多,后來通過微博、QQ、微信、貼吧等一些社交平臺進行宣傳,還通過傳單的形式在校園里發放單頁。第一輪宣傳后訂單量明顯增多,但還是收不抵支。很快資金鏈就斷了,正當團隊因為資金問題苦惱時,正值“美團”和“餓了么”大戰,商家入駐這兩大外賣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而且會享有很大的優惠,創業團隊決定加入“餓了么”,以解決生存的燃眉之急。后來的結果證明外賣這一塊確實幫助“叮當網”邁過了資金缺口這道坎兒,但是這次的間接轉型也直接導致了這次創業的失敗——外賣確實火了,“叮當網”漸漸的在校園里消失了——實際上被“餓了么”無償收編了,這意味著之前的營銷宣傳都打了水漂
由于團隊分歧和資金鏈斷裂,導致“叮當網”團隊解散,網站無法運營,最終失敗。
二、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構成
1.創新創造能力。“叮當網”的創立也是源于高校里并沒有這樣一個專門服務大學生的平臺。各大高校里超市門店眾多,所經營的業務更是數不勝數,在網上商城的普及背景下,如果有一個平臺能讓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學校里的任何一件商品,是不是就能給在校大學生帶來極大的方便。因此“叮當網”成立了。“叮當網”創立初期主要涵蓋五項業務,分別是叮當超市(不出宿舍也能逛超市)、叮當飲品(奶茶、果汁各式飲品)、叮當外賣(各式飯菜滿足你挑剔的嘴巴)、叮當租賃(正裝、學士服、電三輪、炊具等一切用得到卻不常用的物品)、叮當服務(代打印、代取快遞、代租活動場地等)。
項目雖然失敗了,但我們的創意還是有價值的。當年的Facebook、Twitter、Snap chat最初作為創業項目出現時,無一不是來自于在校大學生的靈光一現的創意。
2.運營經驗和實踐能力。“叮當網”的團隊都是大學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相當稚嫩,很多的創業項目完全憑借一個創新的點子和滿腔熱血,然而推動項目生存下去的是強大的執行力。“叮當網”最終的失敗更加證明了實踐能力對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重要性。“叮當網”在創立之初,團隊五個人自籌資金,在置辦辦公用品等一些硬件設備時,總想著置辦齊全,也不懂得貨比三家,出現了很多不必要的開支,事實證明確實有很多沒有實際用途的物件在閑置著,加上后來的訂單量并不理想,團隊漸漸渙散,沒有了動力,在尋找風投的過程中,還被別人坑了幾頓飯局,凡此種種,都直接導致了后來的資金不足。
3.對創業環境的理解和適應能力。政策環境:這些年來教育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大學生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政策,如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14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要求各地要采取措施,確保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都能得到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稅收優惠、場地扶持等各項服務和優惠政策,營造與大學生創業相關的政策環境、法律環境、商業環境等。各個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創建科技孵化園,鼓勵大學生創業團隊入駐。然而,大學生對這些知之甚少。事實上,“叮當網”當初遭遇資金不足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找風投或是找大學生眾籌,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4.承擔風險和挫折的能力。創業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條道路上布滿荊棘,一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需要創業者具有奮發圖強、永不言敗的創業精神,具備敢于承擔風險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保證創業團隊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叮當網”的團隊如果不是承受不住接二連三的困難和打擊,想辦法堅持下去的話,也不會導致團隊的解散,團隊的解散直接導致了創業的失敗。
三、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途徑
1.抓住機會豐富實踐經驗。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應多參加社會實踐,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大學生創業的點子或項目,并不簡單地來自靈感,而是來自平時對市場、科技、社會生活的仔細觀察和深入了解。這就要求大學生多接觸社會,多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惟有如此,才能了解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才能選準創業項目,大學生應該抓住機會參加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此外學校社團也要舉辦各種與創業有關的活動,這些都能培養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社交技能,還能學習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2.提高創業意識,加強創業精神。只有增強創業精神才有可能產生創業的想法和動力,才有可能憑借自己的才干和能力開創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叮當網”團隊五人希望創業、渴望創業,創業意識已經深深扎根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所以才創建了屬地化的電商平臺——“叮當網”。
3.豐富專業知識,掌握創業相關的理論。很多的大學生都渴望創業,也具備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但是僅有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過硬的本領才有機會將創業落實到實處。因此,大學生一定要積極主動學習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通過在圖書館查閱資料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積極參加大學里舉辦的各種類型的講座、多與創業課相關的老師交流心得和經驗,為創業做好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我們知道像李彥宏、馬化騰這樣的創業成功人士基本都是名牌大學的尖子生。因此,做好知識儲備在創業的道路上顯得尤為重要。
4.增強創業心理素質。創業的道路上布滿荊棘,“叮當網”在創辦的時候,網站剛開始運營的第二天,就出現了三家極其類似的網站,不論網站如何改動,它們總會緊跟“叮當網”做出同樣的調整,在網站還未盈利時就出現這么多的競爭對手,讓“叮當網”的團隊感到很受挫,加上后來陸陸續續出現的大小問題,直接降低了整個團隊的士氣,尤其是資金鏈的斷裂,導致團隊分散。大學生不論是在生活閱歷還是社會經驗方面都很淺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弱,創業又是一項極具考驗心理素質的事情,因此大學生應該加強對創業素質的訓練,培養沉穩內斂堅韌不拔的性格,從而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5.借助高校的創業教育體系提升自己。目前各個高校基本都具有一套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理論實踐完美結合,同時具備一批有創業精神的專業的師資隊伍,更好的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專業的理論指導。大學生應該利用好學校提供的這些資源,積極參加學校提供的各種實踐機會,與創業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在創業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大多數高校跟企業有校企合作,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大學生也應該去這些企業多歷練,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