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孜古麗·牙合甫 馬俊梅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甲狀腺癌是常見的一種癌癥,多發生于40歲以下的女性,近幾年患甲狀腺癌的人數不斷增加。甲狀腺癌早期進展緩慢,不易被察覺,治療甲狀腺癌癥的最佳方法是對其病變部位進行切除。手術后疼痛常伴隨患者,這不但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也延長了患者康復的時間。所以,對于手術后的甲狀腺癌患者來說,進行綜合護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能夠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方面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綜合護理措施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服務,注重和關注患者本身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問題,減少手術后存在的危險因素,通過綜合護理使患者得到更人性化的服務,同時使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對比試驗所采用的樣本共98例,其中,男女例數為35:63,年齡范圍在30~60歲之間。根據采用不同的方法,隨機將98例患者平均分為A組和B組,其中A組患者只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B組患者在采取常規護理的方法的基礎上還采取了相應的綜合護理措施,最后對實驗數據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B兩組進行綜合護理護理措施,所采取的措施有:
(1)手術后,要及時記錄甲狀腺癌癥患者的血壓等指數,在根據患者的病情的嚴重性選擇ICU病房或者普通治療室進行治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頭暈、頭昏、嘔吐等癥狀,如果出現以上不良反應時候,要及時報告并且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治療[1]。
(2)手術后,甲狀腺癌癥患者的休息時間和營養必須科學且適度,應該在基礎的營養的條件下再指導患者多食富含維生素并且易消化的瓜果蔬菜。忌食酸辣油炸不健康等刺激性食物,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等不良行為,多食綠色有機食物。
(3)對甲狀腺癌癥患者普及手術后有關疼痛的知識,讓患者意識到手術后的傷口疼痛屬于正常的情況。可主觀上減輕患者焦慮、不安的消極情緒,護理人員須耐心的向甲狀腺患者講解手術后須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康復治療。
(4)根據甲狀腺癌癥患者的年齡、病情以及身體狀況的不同,選擇強度不一樣的有氧運動。合理的運動這樣不但可以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增進血液的循環。運動的強度是逐漸增加,強度須維持在中下等,以免患者運動過度造成身體不適[2]。
1.3 療效評定標準和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手術后的甲狀腺癌癥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中的住院時間以及疼痛等級。疼痛等級評定標準是:0級:患者手術后沒有出現傷口疼痛;1級:疼痛在患者忍受的范圍內,沒有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2級:患者的睡眠受到了影響;3級:患者難以忍受的疼痛[3]。
1.4 統計學方法。在本次研究實驗中的各方面數據均將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歸納處理,采用對計數的數據進行表示,如果P<0.05則說明實驗數據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該實驗的數據具有統計的意義。
2 結果
(1)A組中達到0級疼痛的患者為19例,1級疼痛的患者為13例,2級疼痛的患者為12例,3級疼痛的患者為5例。B組中達到0級疼痛的患者為27例,1級疼痛的患者為11例,2級疼痛的患者為9例,3級疼痛的患者為2例。A組患者的手術后疼痛等級高于B組患者的手術后疼痛等級。
(2)B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6.33±1.67)天,A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8.93±1.84)天。A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高于B組的住院時間。
3 討論
甲狀腺癌癥多發生于40歲以下的女性,其早期癥狀不明顯。若甲狀腺癌癥的患者手術后,沒有進行充分、及時的綜合護理措施時,有可能會錯過最佳康復時機。所以,在治療甲狀腺癌癥患者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患者進行救護,還要采取相應的綜合護理措施[4]。為了能夠使甲狀腺癌癥患者的治療效率得到提高,以及能夠使一系列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就要結合患者自身存在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將綜合護理干預模式運用于部分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后恢復的過程中,結合統計可以發現,在該護理模式的幫助下,可有效縮短該部分患者住院時間,同時在疼痛程度上,以該模式進行護理的B組(觀察組)同樣存在有明顯優勢,充分證明該護理模式在幫助該部分患者恢復過程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吳墅,傅銀敏,黃香茗,等.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前焦慮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句版),2010,26(11):34-35.
韋金翠,戴素良,藍秋麗,等.甲狀腺手術病人心理焦慮評估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9(14):2087-2088.
翟建敏,原韶玲,龔呂峰,等.甲狀腺癌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19(10):791-794.
黃俊平,王雪甜,李英姿,等.圍術期全程護理干預對甲狀腺圍術期手術患者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2,36(8):624-6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