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榮 趙清芝 楊海燕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2
引言
圍術期當中患者的體溫比較容易出現低溫狀況,所謂的低溫通常指的是低于體表溫度36度以下,倘若圍術期出現這樣的問題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嚴重的時候可能引發很多的并發癥,從而延長治療時間?;颊咴谛g后低溫狀況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比方說,手術室內的溫度、體腔的放開、肢體大面積長時間的放置、麻醉藥劑或者補液的輸入等。而老年患者由于機體性能的下降,導致新城代謝的緩慢,低溫狀況更加容易出現?,F在對我院60名患者進行以下分組研究,其目的為解決全麻老年骨科手術患者保溫,具體情況如下:
1 一般文獻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文獻
此次試驗主要選取的是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全麻骨科手術患者,總共50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為45名和15名,年齡大多數在62歲到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歲。所有的患者都進行了全麻骨科手術,這當中也涵蓋了腰椎后路減壓植骨融合固定手術43名,以及髖關節置換手術17名,且所有的患者都進行了氣管插管麻醉。兩組的患者在手術之前體表溫度都正常,且沒有服用任何的鈣離子藥劑,也沒有甲亢患者。根據患者的入院時間隨機分成兩組,每組30名。從資料顯示上發現,兩組之間無明顯的差異性,符合統計學無差異性意義,即P>0.05.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手術中都使用了心電圖檢測、動脈血壓和脈搏氧飽和、鼻咽溫度等。手術室內的溫度保持在25攝氏度,濕度保持在50%。對照組患者使用的是常規性護理,且無任何的保護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性護理的條件下添加保護護理措施,其護理項目主要表現在:護理工作者使用多種保溫方式多患者實施保溫處理,比方說,使用暖水袋放在患者皮膚之上;在手術臺下添加充氣式保溫毯;手術中使用3M手術粘貼毛巾;確保手術中使用的所有沖洗液的溫度在40攝氏度。且兩組患者都是在同一隊的護理工作者下進行。
1.3 評估指標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在麻醉前、中、后時間段鼻咽溫度變化,并對患者手術后狀況進行統計,在對寒顫的表現上可以采取評分的方式,其主要標準為:患者全身肌肉出現震顫的狀況為4;少部分肌肉出現狀況為3;頸部出現癥狀為2;臉部或者嘴唇位置出現癥狀為1;沒有任何癥狀為0分。
1.4 統計學方式
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據之間的比較符合統計學意義,即P<0.05。
2 結果
2.1 觀察組合對照組患者鼻咽溫度對比
兩組患者鼻咽溫度的對比:麻醉使用之前,實驗組溫度為37.1到37.4攝氏度,對照組在37.1到37.3攝氏度;切皮手術時,實驗組在35到39.2攝氏度,對照組在36到38攝氏度;切皮手術90分鐘之后,實驗組36.4到36.8攝氏度,對照組35.7打破35.9攝氏度。由此可見,兩組患者在麻醉前和手術中鼻咽溫度變化不大,無明顯差異,即P>0.05;切皮手術90分鐘之后,兩者溫度有明顯的差別,符合統計學意義,即P<0.05.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術后寒顫出現狀況對比
兩組患者手術后出現寒顫狀況對比:手術剛結束的時候實驗組患者出現癥狀共計25分,對照組出現癥狀共計15分;手術后1分鐘,實驗組出現癥狀的患者共計4分,對照組出現癥狀的患者共計8分;手術后2分鐘,實驗組出現癥狀患者分數為1分,對照組出現癥狀的患者分數為4分;手術后3分鐘實驗組無患者出現癥狀,對照組出現癥狀患者分數為2分;手術后4分鐘實驗組依然無患者出現癥狀,對照組寒顫分數還有1分。由此可知,在術后的寒顫比較賬面,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符合統計學意義,即P<0.05.
3 討論
圍術期出現低溫的狀況是比較常見,其可以直接影響患者的機體溫度,帶來心血管類的并發癥,此外,溫度的下降可以扼殺中性粒子細胞,從而造成傷口感染,同時還會影響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活性,延長患者蘇醒時間。所以需要合理的保護患者在手術后的保暖護理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患者的安全度。
不同位置之下機體的溫度是有所區別的,通常情況下都是以核心溫度當作體溫檢測的主要參數,而鼻咽溫度近似核心溫度,也可以有效的反映患者的機體溫度的變化,因此在麻醉過程中可以當作一項指標檢測。
患者在進行氣管插管的時候,由于氣體無法從鼻腔上流入提高溫度,在這種環境之下機體的溫度就會下降,暖水袋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確保機體內部溫度。在室內溫度為25攝氏度,空氣對流速度比較快的情景之下,患者肢體在外裸露時間越長、消毒液揮發的情況越嚴重,體溫的下降也會越明顯,此時如果使用溫鹽水沖洗將會有效的遏制溫度的下降。充氣式的保溫毯、3M手術粘貼毛巾、40攝氏度的沖洗液等都是有效的保溫手段,其可以有效的減少寒顫現象的發生。
通過研究還可以發現,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和手術中鼻咽溫度的變化不明顯,也就是說P>0.05,無統計學意義;但是在手術之后觀察組鼻咽的溫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符合差異性統計學意義,也就是P<0.05;在手術之后的寒顫比較上面,實驗組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符合差異性統計學意義,也就是P<0.05。
總的來說,在對全麻老年骨科守護患者的研究上面,添加綜合性的保護護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低溫的狀況出現,還可以降低手術后寒顫狀況的發生概率,此方式值得大范圍的推廣。
參考文獻:
吳雪云,繆美琴.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全麻行非肺部手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7):242-243.
華.護理干預對全麻老年骨科手術患者體溫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8):244+248.
護理干預對全麻老年骨科手術患者體溫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208-210.
莎.親情護理干預對全麻術后老年患者蘇醒期并發癥發生的影響[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14(05):591-592.
理實踐與研究》雜志2016年文題索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4):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