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李為恩+侯向明+曹曉麗+李紅云
摘 要:通過對萬寶山自然資源的研究,探尋鄉土文化課程的開發、使用、完善、拓展的有效途徑,開發出“萬寶山風情”鄉土文化校本課程體系,形成校本課程。
關鍵詞:萬寶山;豐富資源;校本教材
2004年3月1日,省政府以豫政文[2004]30號文件批復同意安陽市建立林州萬寶山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包括林州市北部的萬寶山和林州市西部的沙棘保護區,總面積8667公頃。區域內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其物種分布及生態類型在河南省太行山區具有典型意義。
一、萬寶山地理區位、植被、種族
萬寶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太行山東麓低山丘陵區,橫跨東崗、任村兩鎮,主體部分在東崗,其核心區域約13萬畝,人為活動較少,屬無人居住區。區內生物資源豐富,有植物124科、1408種。其中屬國家二類保護的有野大豆、山白樹、太行花等3種,屬三類保護的有青檀1種;屬國家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有長裂太行菊、脫皮榆等3種;屬省重點保護的有木通、馬兜鈴等3種。珍稀古樹有大果櫸、古榔榆、國槐、黃連木、栓皮櫟等,有的樹齡達千年以上;野生動物中鳥類11目20科44種,兩棲類1目2科3種;爬行類1目2科9種,獸類5目10科24種,昆蟲類356種;其物種分布及生態類型在河南省太行山區具有典型意義。
萬寶山境內,還有建于金代,歷經明清修葺的雙龍禪寺;有傳說優美的雙女翁、趙王洞、紅臉巖、觀松臺、備兵堂、仙姑洞;有著名的摩崖石刻、主持墓塔座;有全國勞模石玉殿興建的紅專學術舊址和保存完好的石屋六座等。其中雙龍寺、千年榔榆、雙女翁、摩崖石刻四處價值較高,適宜旅游開發,可以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旗渠、太行大峽谷等旅游景點連成一片,實施聯合保護,擴大旅游空間。
萬寶山自然區內峰巒疊嶂,植被繁茂,保存有大面積的天然次生林,覆蓋率較高,有的樹齡甚至在千年以上,是研究暖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具有代表性的區域。特別是大面積無人區的生態系統,為研究林州市及南太行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變化以及植被的掩體規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場地。有關專家稱,在我省發現近百平方公里的無人居住區實屬罕見,特別是在太行山最北部發現這么大面積保存完好的天然植被,對研究、探討太行山區森林演變規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東崗鎮位于林州市東北部,東與安陽縣都里鄉接壤,南與河順鎮為鄰,西與任村鎮交界,北隔漳河與河北省涉縣相望。地勢西高東低,總面積1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29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260公頃。年平均氣溫12.7度,年降水量500余毫米。漳河自鎮境北端穿過。境內主要公路有林清公路,河東公路、陵東公路、東楊公路。1996年撤鄉建鎮。25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283個村民小組,13726戶,46902人。除漢族外,另有白族、苗族、布依族4個少數民族。
二、土特產品、景區、產業
主要有核桃、柿餅、花椒等,頗具特色的大紅袍花椒、黃杏、花紅、柿子在豫北久負盛名。新引進的名優果品主要有日本甜柿、巨梨、冬棗、雪棗等。硯花水村個大肉厚、口感麻、香味濃的大紅袍花椒經國家工商局批準,注冊為“中國林州南天門”商標,由林州市大紅袍貿易中心經銷的大紅袍花椒,已擺在了全國各地超市貨架。
境內有豐富的鐵礦石和花崗巖資源,全鎮已初步形成以汽車配件、花崗巖開采加工、采礦磁選、建筑建材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較大的企業有林州市第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林州市第二鑄造有限公司。
風景名勝主要有白云洞、萬寶山、雙龍寺及聞名中外的紅旗渠十大工程中的“曙光洞”“曙光渡槽”等。鎮區北部面積達64平方公里的萬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人跡罕至,生長有原始森林和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及多處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
三、當地鎮政府對萬寶山的開發思路
一是以園區建設為平臺,全力打造工業強鎮。工業園區建設上,進一步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良好投資平臺。
二是以小城鎮建設為著力點,全面完善基礎設施。通過巖峰大道東延、鎮區東南環路路面硬化等重點工程帶動,不斷完善供水、供電、通訊、垃圾轉運、污水處理等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三是以萬寶山開發為切入點,全方位建設生態名鎮。以萬寶山野生動物繁育園項目帶動,把萬寶山建成一個融自然保護、科學研究、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學科、多功能的,與周邊地區協調發展的、有自然生態特色的自然保護區。
四是以改善村容村貌為突破點,全速推進新農村建設。通過街道硬化、路燈安裝、村莊規劃、環境衛生整治等多項舉措,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住環境。同時,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拉長核桃、花椒等優勢林果業產業鏈條。
四、歷史沿革
1958年建東崗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撤鄉改鎮。1997年,面積140平方千米,人口5萬,轄硯花水、南丁冶、北丁冶、八角、楊家寨、羅匡、大河、巖峪、東崗、西崗、南坡、上寨、下寨、大井、教場、北木井、南木井、東冶、武家水、下硯科、上硯科、西蘆寨、中蘆寨、東蘆寨、后郊25個行政村。2002年,面積133平方千米,總人口4650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63人,轄25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283個村民小組。
參考文獻:
[1]張旺增.林縣志[M].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1989-05.
[2]張運山.林縣人[M].河南文藝出版社,1993.
[3]王懷讓.太行浩氣民族魂[M].華夏出版社,2006.
注: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和實踐教育研究立項課題,編號:PZS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