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民
一、活塞環被積炭膠結,環在環槽中卡死
當活塞環被積碳膠結環卡死在環槽內時,會使活塞環失去原有的彈性,喪失環在氣缸內的密封作用,使氣缸漏氣,發動機啟動特別困難,工作時會出現機油和柴油消耗量增大,排氣管冒黑煙、功率不足等現象。
排除方法:卸下活塞環,用煤油或柴油清洗,用銅絲刮去環上的積炭,千萬不能用刮刀刮除,以免刮傷環口和環邊。拆裝時注意環口位置,除炭后必須按照原位裝復,各環不得換位。
二、活塞環磨損過大
活塞環磨損過大,表現在環的開口間隙和環槽的邊間隙增大,活塞在壓縮時就會漏氣,造成發動機啟動困難。此時可用厚薄規測量活塞環在氣缸內開口間隙和在環槽內的邊間隙。如間隙過大,超過規定尺寸,則必須更換活塞環。在更換活塞環的時,仍按上述方法檢查它的開口間隙。如間隙過小,可將活塞環夾在虎鉗上(虎鉗的兩口應加銅墊),用細銼刀進行休整,使開頭兩端面接觸嚴密,修理后的間隙要符合此型號發動機的間隙要求。如果活塞環的四周邊緣不光滑,可將活塞還放在細砂紙上磨平,磨削時用力應均勻一致。
三、氣缸壁與活塞磨損,間隙過大
氣缸壁與活塞磨損過大,破壞了原來的配合間隙,造成漏氣。這時應拆開發動機,用厚薄規測量活塞裙部與氣缸壁間的間隙,測量時要把厚薄規插在沒有活塞銷孔的兩側面,測得間隙必須符合此型號發動機的規定要求,否則要更換活塞。
四、啟動電機故障。原因:啟動電機無動作,檢查啟動電機是否得電,如不得電,則檢查或檢查外部控制電路是否有電壓進入,如得電,檢查啟動電機連線是否松動或銹蝕(電壓標準:24V的電壓測量應不低于22.18v)。啟動電機仍然無動作,判斷啟動電機損壞。處理:啟動電機一般損壞的原因可能是電磁閥損壞或電機碳刷磨損,修理或更換啟動電機。現場臨時應急處理啟動電機損壞故障方法:手動拉起停機電磁閥開啟;采用連接線或長螺絲刀連接啟動電機的電磁離合器控制線樁頭和電源線樁頭2~3秒,帶動發動機啟動后立即斷開(此方法操作不當對發動機有一定的傷害,為應急情況下使用)。
五、當排氣閥漏氣或氣口結炭嚴重,也會使排氣呈黑色。四沖程柴油機四個沖程為:進入、壓縮、工作和排氣沖程,如果排氣閥漏氣或氣口結炭嚴重,那么在第一、第二沖程過程,空氣便從排氣口先行排出部分,減少了空氣量,影響燃燒,使煙氣呈黑色,出現這種情況應研磨排氣閥,清潔氣口。
六、柴油機噴油泵故障
1.主機油泵調壓閥(限壓閥)故障。調壓閥設在主機油泵的左側,閥內裝有調壓彈簧,下部設有回油通路,調壓閥限制主機油泵的最高出口油壓,當出口油壓超過調壓閥的設定值(650kpa)時,一部分機油通過回油通路流回油底殼,當調壓閥的彈簧折斷或者閥體卡滯等造成閥體不能回落時,在出口油壓沒有超過設定值的情況下也會造成回油,從而使主機油泵的出口油壓偏低。
2.定期檢查調整供油提前角及各缸供油間隔角。使用過程中供油角及各缸間隔會發生變化,使柴油燃燒不良,柴油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變差,同時啟動困難,運轉不穩,出現異常及過熱等。
3.主機油泵故障。主機油泵安裝在柴油機自由端的泵支承箱上,由曲軸減振器前的泵傳動主齒輪通過中間傳動軸和具有內齒的連接齒套驅動。如果由于裝配不當等原因導致主機油泵軸與傳動軸的不同軸度超差,會使齒輪與齒套變成偏心面接觸或者傾斜線接觸,受力不均容易造成齒套剃齒,主機油泵時轉時不轉,或者根本不轉,致使主機油泵出口壓力低甚至沒有壓力。另外,當主機油泵的工作齒輪嚙合間隙或者齒頂與泵體的徑向間隙過大時,也會造成出口壓力低。齒輪嚙合間隙應為0.292~0.708mm,齒頂與泵體徑向間隙大于0.80mm時超限。
4.定期檢查相關鍵槽及固定螺栓的磨損情況。由于長期使用,輕者會發生磨損,使鍵槽變寬,半圓鍵安裝不牢,供油提前角發生改變;重者會出現鍵子滾落,導致動力傳遞失效。因此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或更換已磨損的部件。
5.要使用合格的干凈的柴油。如果柴油的十六烷值不符合要求,會造成發動機運轉無力、排煙量大、故障增多,特別是噴油器的故障偏高。
6.及時更換磨損的柱塞及出油閥偶件,柴油機啟動困難、功率下降、油耗增多,且通過調整噴油泵及噴油器仍不見好轉時,應拆檢柱塞及出油產代偶件,如果磨損到一定程度,應及時更換。
7.使用標準的高壓油管。噴油泵在供油過程中,為保證各缸油間隔角一致、供油量均勻、柴油機工作平穩,高壓油管的長度及管徑是經過測算而選定的。因此當某缸高壓油管損壞時,必須采用標準長度和管徑的油管來更換。
8.定期檢查出油閥偶件密封情況 如果有多缸出現密封不良現象,應對噴油泵進行徹底調試保養,更換偶件。
9.定期檢查調整各缸供油量。實際應用中可通過觀察柴油機排氣煙色、聽發動機聲音、摸排氣歧管溫度等方法來確定各缸供油量的大小。
(作者單位:164021 黑龍江省趙光農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