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聯系可以創造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有人懷疑,不置可否;有人爭論,莫衷一是;有人否定,回避不談。試圖從懷疑、爭議甚至否定“真實聯系可以創造”的兩點代表性理由出發,參與討論,以厘清困惑,消除費解。
關鍵詞:人為創造;規律;創造;臆造
新教材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56頁左上角相關鏈接中有一幅圖片下面注解為:“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類創造的一種聯系。”由此得出“真實聯系可以創造”的結論一直讓許多師生懷疑、爭議甚至否定。他們態度不一,概括起來有兩點理由:一是規律具有客觀性,不可以被創造,類推出具有客觀性的聯系也不應該被創造;二是人為創造的聯系就是人為臆造的聯系。他們反對主觀臆造的聯系,當然要否定人們可以創造真實聯系。
真實聯系可以創造。許多師生不贊成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一、規律不可以創造≠聯系不可以創造
人們不能創造規律,這首先是由規律的客觀性決定的。規律的客觀性,除了指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外,還指規律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其次,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現象背后并決定或支配現象的方面。人們透過大量的現象發現事物本來就有的規律,不能說成創造規律;再次,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不是外力強加給事物的,所以人們不能根據自己的意志去創造事物內部的這種“聯系”。最后,人們改變條件使規律起作用的形式發生變化,但形式無論怎樣變化,不變的是規律本身。
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自在事物的聯系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已存在了,當然不是人類創造的,例如規律。人為事物的聯系就是人為創造的具體聯系。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人們信息交流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創造的具體、真實的聯系也越來越多,例如,QQ聯系、微信聯系日益成為人們打招呼的時髦工具和方式。
事物的聯系多種多樣,有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現象聯系等。實際生活中,事物運動過程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不可以創造。但人們在固有的、本質的客觀聯系面前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這里的“新的聯系”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具有“人化”的特點,是人對“原有”聯系的創新,是大量的具體事物的真實聯系。也就是說人為創造的真實聯系是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在主客觀條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是建立在事物的固有聯系或尊重客觀規律基礎上的再創造。在此過程中,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按照需要和實際提供或創設條件,使固有聯系起作用的具體形式發生變化,創造出更多的外部聯系、現象聯系、具體聯系等真實聯系,從而使聯系的形式更加豐富,聯系的鏈條更加延伸,為人類服務的范圍更加寬廣。
比如反季節蔬菜。蔬菜本來在春、夏生長,體現了“蔬菜”和“春夏兩季”的聯系,是自在事物的聯系,蘊涵著蔬菜自然生長的規律,具有客觀性。但是人們通過提供蔬菜生長所必需的陽光、水和肥料等條件后,蔬菜還可以在冬天生產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在創造蔬菜生長條件的同時,“蔬菜”與“冬天”原來沒有的聯系被創造出來了,而蔬菜生長與陽光、水、肥料之間的固有聯系貫穿始終,并未改變,蔬菜自然生長的規律還跟春夏兩季一樣,也沒有發生變化。
綜上所述,聯系有多種,規律只是聯系的一種特殊形式。規律不可以創造,但人們可以創造條件,創造規律起作用的具體形式,將兩個或多個從來沒有“交集”的事物聯系起來,這就是人為創造的真實聯系。它形成之前是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以遵循事物的固有聯系為前提的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沒有違背聯系的客觀性。一旦形成之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它還和自在事物的聯系一樣具有客觀性。
二、人為臆造的聯系≠人為創造的聯系
“臆造”是憑主觀臆想編造,是缺乏客觀依據的虛構?!皠撛臁笔侵笇蓚€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主觀地制造客觀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臆造”和“創造”雖一字之差,含義卻相差甚遠。兩者雖然都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前者具有主觀隨意性,純主觀活動,后者則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實踐活動,具有客
觀性。
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人為臆造的聯系,離開了事物固有的、真實的聯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主觀編造并不存在的聯系,是詭辯論的一個重要特征。比如,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青睞于數字“8”(發)、“6”(順),而比較排斥或者忌諱數字“4”(死),個中原因就是人們根據兩字之間諧音,虛構了兩個字之間既沒有客觀依據和必然性,又沒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聯系,是唯心主義的表現。這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很明顯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它們“臆造”了兩事物之間的聯系,讓人啼笑皆非。
而“創造”的概念告訴我們,人為創造的聯系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聯系起來,是真實地按“一定方式”進行的。這里“按一定方式”至少包含三層含義,一是人為創造聯系不是隨意、任性的行為,是真實的聯系,它總是按“一定方式”進行并受“一定方式”制約;二是創造總是根據客觀規律指定的,是對客觀規律的反映和利用;三是創造的依據是自在事物固有的聯系或事物自身的規律。人為創造的真實聯系形成后,先前自在事物固有的聯系仍包含其中,它決定著人為創造聯系的成敗,具有客觀性。因此,人為創造的真實聯系不是亂點“鴛鴦譜”的胡亂虛構聯系,它與人為臆造的聯系具有本質的區別,不能等同視之。
參考文獻:
[1]康娟娟.“生活與哲學”對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劉瑞華.中學《生活與哲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王珍山,就職于江蘇省海安曲塘中學,中學高級教師,長期致力于教材、教法和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