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濟天
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基礎教育關注的焦點和研究趨勢。因此,本文以全國高考化學試題卷I的第27題無機原理題為例,談談自己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原創試題命制作相關嘗試。
一、高考試題滲透學科核心素養,體現學科本質
高考試題的命題、考查對中學教學貫徹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會起到促進和引領作用。高考為了選拔出具有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的學生,一定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測試學生進一步學習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加強全面考查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例如,2016年全國化學試題卷I的第27題無機原理題,試題以鉻及其化合物為載體,將學生熟悉的鋁元素化合物知識遷移到學生不熟悉的物質上,考查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的主要內容。
可以看出,命題者除了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想透過試題呈現工業生產、生活知識等真實反應流程、操作,體現化學學科的應用價值,發揮試題的教育導向功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應該成為今后高考化學試題中無機原理題的考查方向和命題形式。
二、原創無機原理試題的命題步驟
1.解讀2017新考綱變化,明確高考改革趨勢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是推進考試內容改革的切入點,因此,進行原創命題前必須認真閱讀新考綱,明確高考趨勢。
2.查閱相關文獻,選取試題的工業生產背景
典型的氣態化工產品——合成氣,原創設計由沼氣制備合成氣過程的化學平衡模塊知識考查,副產品的處理及合成氣下游產品的電化學知識整合。
3.命題立意
題干:以沼氣(CH4)和H2O為原料制H2和CO合成氣,再進一步合成二甲醚(CH3OCH3)等燃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倡導學生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認識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體現了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
第(1)題考查:化學學科特點——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較為容易。
第(2)題考查:要求學生能認識化學現象與模型之間的聯系,能運用多種模型描述和解釋化學現象,預測物質及其變化的可能結果;能依據物質及其變化的信息建構模型,建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思維框架,這正是對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的落實。其中①化學平衡建立過程的速率和轉化率運算,需要正確解讀圖象數據意義,考查圖象信息獲取能力和計算能力。②考查平衡常數的影響因素:溫度;分壓平衡常數的表達式書寫。③考查“能用相關理論解釋其一般規律”,能將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成果用正確的化學術語表達,并做出解釋的能力。
第(3)題考查:能從試題提供的新信息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并經與已有知識塊整合,重組為新知識塊的能力。
第(4)題考查:陌生信息的解讀及運用能力。
三、反思
將學科核心素養評價技術用于命題,使自己在命題過程中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借鑒文獻知識,結合大學化學教材,進行知識整合,使試題情境真實,也有一定的陌生度。本試題已經讓學生進行測試作答,根據學生答題情況和考后調查了解,學生答題良好,平均分達8.35。可見,在原創命題中依據考綱要求進行問題設計,考查化學主干知識,注重培養學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更應該加強滲透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胡先錦,胡天保.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4):4-7.
[2]朱鵬飛,徐惠.核心素養的研究進展及對化學核心素養構建的啟示[J].化學教學,2016(7):3-7.
[3]房宏.中學化學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6):5-8.
[4]馮彥國.體現學科本質 彰顯學科核心素養:2016年高考化學試題(全國新課標I、II、III)評析與指導[J].基礎教育課程, 2016(8):33-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