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堅
摘 要 本文介紹了側入液晶電視背光模組的基本構成和原理,重點討論了MS導光板在液晶電視中的一些簡單設計應用,結合實際應用案例對比分析和闡述了MS導光板的優勢;同時給出了新應用思路,可供實際工程應用參考。
關鍵詞 液晶電視;背光模組;MS導光板;超薄;超窄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4-0027-02
隨著液晶電視的推廣及液晶背光模組技術的快速發展,液晶電視整機厚度越來越薄、邊框越來越窄,超薄電視逐漸從15級厚度減薄到10mm乃至4.9mm級;同時液晶電視的可視顯示區域尺寸越來越大,目前家庭用55英寸液晶電視在家用電視中占接近半數的市場份額,65英寸、75英寸及更大尺寸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增加。
從技術角度來分析,超薄、超窄的液晶電視都面對同一個技術問題:即如何在保證電視有足夠的剛性強度的前提下,實現超薄、超窄。
1 液晶電視背光模組基本構成和工作原理
液晶電視采用了液晶顯示技術,但液晶分子結構自身不發光,只是在外電壓的驅動下,做不同狀態的調整來控制像素點的光線通過量,光線通過彩膜配色來顯示圖像和呈現顏色。
液晶電視除液晶顯示模塊外,還有一個重要模塊:背光模組;背光模組提供足夠亮度的背光供液晶面板顯示使用,典型的側入式背光模組參見圖1:由液晶顯示面板1、光學材料2(擴散膜、棱鏡片等)、導光板3、反射片4、光源5等組成。
背光工作原理:光源5發出光,光線通過導光板3,將光變為漫反射,通過反射片4的反射作用,將側入的點光源轉換為與顯示面垂直的面光源,再通過膜片組合2的勻化、遮蔽、聚合等作用,使得顯示面出光均勻,獲得良好的光學主觀效果。
導光板作為重要的光傳播器件,要求極高的光透過率,使用光學級塑料:如PMMA、MS等。
2 MS、PMMA導光板的特性分析及對比測試
目前市面上的側入光方式的液晶電視導光板材料多采用PMMA材質,下面對PMMA和MS在應用中的一些影響設計的因素進行分析及對比測試:見表1。
3 玻璃導光板設計應用
1)針對玻璃導光板的優勢和不足,經過大量樣品、樣機測試,玻璃導光板設計要素如表2。
2)綜合MS導光板的優點和缺點,MS導光板適合一些超窄邊框機型的應用。
(1)超窄液晶電視:因MS導光板物理特性,所需安全間隙較PMMA小,有利于窄邊設計;
(2)超大液晶電視:減小側邊安全間隙,利于窄邊框設計,利用自身強度提升系統強度;
3)極致超薄樣機:通過光學膠貼合技術:將導光板與光學膜片、反射片、背板等兩個或多個物料粘合在一起,進一步減少結構裝配空間和厚度,達到極致超薄、超窄的展示效果。
4 結論
本文介紹了液晶電視背光模組的基本構成和導光板的工作原理,重點討論了光學級MS導光板在液晶電視中的一些簡單設計應用,結合應用實例對比分析和闡述了MS導光板的優勢;同時給出了新的應用思路,可供實際工程應用參考。
參考文獻
[1]何勝斌.側光式LED液晶電視背光模組設計原理[J].電子科技,2012,25(3):97-100.
[2]李秀真.超薄液晶電視用LED背光模組的設計[J].現代顯示,2010,21(12):4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