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想+陳曉康+武山
摘 要: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信息的存儲、交流及傳播,3D打印技術正在不斷發展、革新,并且逐漸被人們所熟知。由于該技術具有將個體的設計迅速轉變為實物的特點,因此3D打印已經被應用到多個領域中,成就了人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相結合的愿景,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之余,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文章以3D打印機的發展、原理、分類等方面為基礎,提供了有關3D打印在部分領域中的階段成果和新發展。其目的在于使讀者掌握有關3D打印技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對3D打印技術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3D打??;科技;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8-0028-02
1 3D打印機的發展歷程
打印機是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而出現的一種辦公自動化產品,它為信息的存儲及傳播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形式。發展至今,主要經歷了“針式打印機”、“噴墨打印機”、“激光打印機”、“熱升華打印機”、“熱轉印打印機”等幾個重要階段。但這些都是二維平面上的語言文字或圖像的外化。隨著人類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需求不斷加大,人們不斷探索著更為先進的打印技術。
3D打印技術由美國人查爾斯·赫爾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發明。他首次使用光固化的方式制作出了第一個實物;1986年,該技術獲得了專利,赫爾在加州成立了3DSystems公司,這是全球首家3D打印公司[1]。1988年,赫爾博士將他的光固化3D打印機正式推向市場,3D打印的概念也逐漸被外界了解。
3D打印技術又稱添加式制造或直接數字化制造。與傳統工業制造相比,它不像傳統制造機器那樣通過純手工或模具來制造產品,它是利用疊層制造技術來制作產品。其基本打印流程大致分為以下幾步:首先利用CAD等電腦軟件建好物品的三維模型,或者直接利用3D掃描儀得到物品的三維數據生成三維模型,接著將做好的模型翻譯成STL文件,然后將翻譯好的文件導入到CAM系統中進行切片處理。再根據所使用的材料和該模型的打印指令建造原型。成型后還需打磨成品,使表面變得更光滑。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從技術層面和使用的材料來看,3D打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熔融沉積成型技術(FDM),一般使用熱塑性塑料,如聚乳酸和ABS樹脂;直接金屬激光燒結(DMLS),該技術幾乎可以以任何金屬為原材料;電子束融化(EBM),主要以鈦合金為原材料;選擇性激光燒結(SLS),主要以金屬粉末和陶瓷粉末為制作原材料;選擇性熱燒結(SHS),該技術以熱塑性粉末為主;粉末層和噴頭3D打印機(3DP),原材料為石膏;分層實體制造(LOM),以金屬箔和塑料薄膜來制作產品;立體光刻(SLA),也稱光固化技術,其采用光致聚合的液體樹脂作為材料;數字光處理(DLP),其原理與DLP投影機的技術相同,制造過程與立體光刻(SLA)技術類似[1]。
2 3D打印機的應用前景
3D打印憑借其操作性強,方便實用,節約資源等優勢,彌補了傳統制造工藝的不足,隨著其原材料和打印技術的不斷革新,其應用已經不僅局限于醫療科技、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在日常生活、學校教學等多個領域已經能夠逐步看到3D打印的身影。從飛機衛星的精密零件等尖端科技到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哨子,可能都需要用到3D打印技術。3D打印滲透到各行各業著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2.1 醫學領域
骨創傷是骨質發生病變的一種疾病。將3D生物打印技術運用到骨創傷領域,可大大提高手術成功率[2]。在心腦血管研究與應用方面,3D打印可以協助醫療人員快速了解病人病情[3]。
目前,3D打印在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還處在初級階段,主要應用還是在牙齒、假肢等功能相對簡單的器官,一些功能相對復雜的器官如腎臟、心臟等還處在研究階段。如今,器官短缺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而器官移植的費用又非常昂貴。利用3D打印可以根據具體病情來為患者打印器官,治療他們的疾病。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3D打印在人造器官等醫療方面能夠起到越來越不可忽視的作用。
2.2 航空航天領域
與傳統制造業的大規模、低精度相比,3D打印技術更適合應用于對零部件要求比較高的領域,如航空航天領域。2015年,我國成功研制出首臺航天多激光金屬3D打印機[4],用于衛星或飛機等精密零件的制造。經過測試,這些3D打印的零件性能滿足要求。2016年,中科院成功研制中國首臺空間3D打印機,并且完成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5]。美國也致力于將3D打印運用到無人機和飛行器的產品升級中[6]。
作為衡量本國綜合國力的標準之一,各國都在航空航天領域積極探索和發展。將3D打印機送上太空,可用作打印維修工具等用途,這樣可減少飛船的承重,降低運輸成本;對宇航員來說,用3D打印來打印一些難以維修的精密零件,也可降低維修飛船的難度。
2.3 生活領域
傳統制造業可以大批量地生產任何人們想要的產品。但這些看起來千篇一律的產品無法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食品方面,3D食物打印機原理和其他打印機類似,最主要的是原材料的種類不同[7]。西班牙的一家公司推出全球首款3D食物打印機,這款食物打印機可以“打印”出甜品、漢堡等。2015年在美國舉行的消費電子展上,打印機公司3D Systems和好時食品公司推出了3D巧克力打印機,它可以將巧克力碎片制作成任意精美的造型。兒童成長方面,相關科研人員推出了適合在兒童群體中寓教于樂的3D打印機,用于打印一些動物、玩偶等[8]。
3D打印食品材料簡易、制作簡單,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定制,具有個性化;對于一些特殊群體,如老年人牙齒不健全,不能吃堅硬的東西,利用3D打印可將原材料的比例進行調配,將原本堅硬的成品制作成口感稍軟的,有利于老年人的吞咽。
2.4 教育教學領域endprint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難引起學生對所學事物的直觀上的認識,特別是一些工科學科。另一方面,學生的想象力強、創造力強,3D打印可以將他們腦海中新奇的想法直接轉換為三維世界中的實物。因此,將3D打印用于改進這類課程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外已經開始研究如何把3D打印運用在教育領域,來培養具有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英國教育部在2012年開展了課程教學創新活動,為一些學校提供了普及3D打印知識的技術人才。美國開展了MENTOR項目計劃,目的是在本土普及3D打印技術。在學校用于課堂演示,加強學生對所學事物的具體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9]。2014年,浙江省向省內部分中小學校捐贈3D打印機。同時將與部分學校合作建立3D打印教育基地,建立3D打印課堂。旨在推廣省內中小學生對前沿技術的了解,同時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3 結束語
文章結合3D打印機的發展歷程及基本原理,敘述了其在醫學領域、航空航天領域、生活領域和教育教學領域的階段成果。將3D打印運用到各行各業,將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和提高材料的使用率。誠然我們看到3D打印有著傳統制造業不可替代的優點,但是目前這種技術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仍然有著一些技術不足,如需要打印的模型建立有難度,容易出現模型和打印成品不一致的情況,另外打印機的材料之昂貴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3D打印體現出的快捷性、個性化等優點,將會伴隨其打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原材料的不斷革新,會被應用于更多領域中去,給人類帶來更多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張桂蘭.解密3D打印[J].印刷技術,2013(19):42-45.
[2]劉廣濤,馬會力,齊巖,等.3D生物打印技術在骨創傷中的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17,23(7):1291-1295.
[3]趙靖,王笛,劉繼全,等.3D打印技術在醫學領域應用的現狀及問題[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12).
[4]新華.我國首臺航天3D打印機研制成功[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5(1):32-32.
[5]英佳.我國研制成功首臺空間3D打印機[J].金屬加工(冷加工)冷加工,2016(12):11-11.
[6]劉華,呂先志.美國南加州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J].全球科技經濟 望,2016,31(12):67-71.
[7]林偉鵬,孫永,林國鴻.3D食物打印機簡述[J].通訊世界,2017(9).
[8]黃立中,杜宇,羅佳龍,等.基于兒童體驗的3D打印機產品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9):146-148.
[9]張萍,閆宇,李苗,等.3D打印機在高校土木工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山西建筑,2016,42(15):229-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