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霞
摘 要:輸變電工程所指向的是將電能的特性進行變化并從電能供應地輸送至電能需求地的工程項目。在環保概念不斷的深入下,輸變電工程建設期間的環境問題逐漸得以凸顯,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來建設環保工程。文章首先對輸變電工程建設工程環保措施相關研究現狀進行闡述;其次,對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環保措施監控方法。
關鍵詞:輸變電;環保措施;監控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28-0079-02
前言
在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下,輸變電工程的建設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而這種規模的擴大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便是建設期間的環保問題。自國內建立第一個500kV超高壓輸電工程起,電磁環境便被寫入到工程建設質量的衡量指標中。輸變電工程包括設計、立項、施工、試運行等多個環節,而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涉及到環境保護問題。但是,現階段,就我國而言知識將環境評估與竣工驗收來年各個環節寫入到環保法規中。輸變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多是在規劃環節中就已經存在,而問題引發的重點是施工期間,為此,必須要對建設過程實施環保措施監控辦法,提升輸變電工程的整體質量。
1 當前國內外發展情況
1.1 國外發展情況
對比而言,發達國家更關注環保問題,任何一種工程的開展都應該將環保作為優先原則[1]。就輸變電工程而言,在規劃階段中,便已經存在影響工程環境評價的因素,例如,生態環境、電磁環境、噪聲等。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經由環境建立做出各種保護管理以及監督措施,在工程結束后進行生態恢復、環境治理,在每個環節中實施環境評價程序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作用降至最低,由此構成一個完善的輸變電工程環保以及治理體系。就環境保護發展較快的加拿大而言,為更好的監督各種工程建設的環保問題,政府環境監督人員直接肩負著工程不同環節中的環保工作,此種模式有助于將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就美國而言,當前已經具備健全的環境保護法律規定,對工程中的不同階段均制定環保管理規范。
1.2 國內發展情況
就我國而言,工程建設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但是,經由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也獲取到一定的成效。現階段工程項目環保工作中包括審批與竣工驗收兩個重點項目,此種管理模式對工業污染類別的項目環保監督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針對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能夠獲取到的效果并不明顯[2]。輸變電工程包括設計、立項、施工、試運行等多個環節,而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涉及到環境保護問題。就輸變電工程建設來講,部分線路跨越自然風景區或者是名勝古跡等復雜地區,雖然在環評方面設計了針對的保護方法,但是,針對建設過程卻缺少合理的管理。
2 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環境影響因素
輸變電工程的建設可規劃為架空輸電線路與變電站建設兩大部分,其特點為跨地域、距離長、環境復雜等,同時還可能會跨越居民區、自然保護區等較為敏感的環境區域[3]。在輸變電施工期間,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是較為短暫的,同時也是能夠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此期間沒有做出適合的管理,將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就輸變電工程而言,在規劃階段中,便已經存在影響工程環境評價的因素,例如,生態環境、電磁環境、噪聲等。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環境影響。此種影響具體所指向的是對植被、植物資源的影響、對珍惜保護動物造成的影響、對保護景觀造成的影響等。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涉及到對敏感保護對象的影響,例如,稀有或瀕臨滅絕動物、稀有保護植物等生態保護對象的影響[4]。
(2)對環境的影響。在輸變電工程建設期間,存在著大量廢土、生活垃圾等可能會直接丟棄到水中,或者是直接仍在附近的街道邊,這種情況的出現將會嚴重影響到地表水的質量。但是,生活污水、施工造成的泥漿水、施工設備沖洗所形成的廢水等對施工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長久發展下去會直接影響到環境內人員的健康安全。
(3)大氣環境的影響。在輸變電建設期間,開挖土石方、回填土等施工環節會造成一定的粉塵出現,在大風或者是較為干燥的天氣中會形成揚塵,加之各種設備運行過程中所排放的尾氣等會對大氣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
(4)水土流失的影響。在整個工程施工期間,不能夠完全避免的可能會影響到局部損壞施工區間土壤結構、地形地貌,同時也可能會破壞水土保持設施,在發生強降雨天氣是引發水土流失。
(5)聲環境影響。在變電站的施工期間,聲環境的影響包括施工機械作業、施工車輛、變電站主設備等造成的噪聲。這些設備或者是車輛等綜合起來的噪聲會嚴重的影響到周邊居民與工作人員的正常生活。
3 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環保措施監控方法
3.1 實施過程
輸變電工程建設過程中,環境監控是整個工程施工的關鍵點,同時也是難點[5]。為對環境評價過程中給出的環保措施進行響應、環境影響因素等給予動態的監控,需要做出完整的環保措施監控方案。經由移動智能終端以及服務器網站端的協調,進一步推動任務制定系統化、明確化、規范化的實現,調整傳統建設過程中信息相對分散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動環保監控手段的改革,促使電磁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向智能化以及現代化方向發展。經由這些辦法以及改革的實施,提升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監管水平,從而保障輸變電工程施工能夠更高效的實現預期目標。具體工作的實現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分析環境影響評估文件與批復文件。在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中,了解到輸變電工程施工期間生態與水土流失、噪聲、環境空氣、施工固廢、施工污染廢水等均需要實施環境保護措施,由此來進行提取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6]。
(2)匹配施工期間多環節環保措施。將掌握到的多種影響因素指標以及輸變電工程規劃不同階段對應匹配,將其給予分解處理,如,對明確標段為自然景觀區域的植被需要被保護,而明確處在丘陵的塔基則應該在塔基的上方位置進行開挖,并建筑擋墻,林外還需要在塔基的周邊建設排水溝,對周圍的水流進行疏導,減少不良作用。endprint
(3)跟蹤施工現場環保措施落實情況。結合對整個施工階段的環保方案,憑借環保監控系統進行施工階段的檢測,同時,將此進行整理形成報告。環保監控名系統中比較重要的兩個部分是服務器網站、移動端,其具體作用是明確任務,同時對任務向下級人員進行發放,這一系列的過程利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協調。而服務器在此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在審核環節完成之后,對施工現場所監控的心理給予記錄與整理,并將整理好的數據資源發放到服務器中,最終實現整個智能化系統應用。
3.2 移動環保監控系統
應用原有環保措施監控辦法進行數據采集過程中,參與人員需要配置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設備才能夠確保工作的完成。移動環保監控系統是環保監控系統的核心功能,應用智能收集或是其他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對施工現場情況、粉塵處理效果等進行記錄。同時,可應用噪聲檢測設備對聲環境影響進行測試并同步記錄,每一天結束之前形成當天的檢測記錄報告,將其存在的違規情況上報到實際負責人員手中,有助于隨時的跟蹤或監督管理項目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在實際工程建設期間,所有標段都需要落實相關責任人記錄環保措施,同時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在標段環保措施工作經檢查符合標準之后,形成標段環保措施情況落實報告。輸變電工程項目在驗收環節中,全面落實情況的報告作為材料依據,驗證施工過程對環境影響報告以及建議的落實情況。
4 結束語
在輸變電施工期間,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是較為短暫的,同時也是能夠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此期間沒有做出適合的管理,將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基于此,必須要借助于科學合理的手段對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給予監控。對輸變電工程建設環保措施落實辦法的研究中,呈現出多種監控辦法,實現了對輸變電工程環保措施的記錄與保存,促使環境管理工作在輸變電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更好的應用。而其中將時候管理轉變為過程管理,有效的調整了傳統項目管理中所存在的缺陷性問題,進一步優化了環保措施監控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吳鵬.輸變電工程環保糾紛及應對措施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02(12):68-69.
[2]張立軍.輸變電工程設計中節能技術及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5,09(31):16-17.
[3]金玲.輸變電工程項目后評價工作如何提高實效性[J].科技與企業,2015,04(02):23.
[4]彭友仙,唐波,張翼,等.輸變電工程電磁環保糾紛的防范及應對[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4,30(05):1-4.
[5]羅超,查智明,姚為方.輸變電工程竣工環保驗收調查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分析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05):184-187.
[6]羅超,查智明,姚為方.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的環境問題及其管理和應對[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37(03):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