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江
最近幾年,攝影界比較流行復古風。一方面,一些器材廠家推出外形復古的數碼相機產品,富士、奧林巴斯是其代表,尼康也有復古產品尼康Df;另一方面,購買膠片相機,使用膠片拍攝照片的攝影師和愛好者略有增加,不少90后、甚至95后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
本刊曾在2014年第一期專題聚焦于膠片產業的變化。那時,膠片產業在數字化浪潮的沖擊下已經敗下陣來,傳統膠片生產商抵抗不了數碼潮流,很多此前既叫好又叫座的膠片產品紛紛停產,柯達、富士等傳統膠片生產巨頭謀求轉型已近10年,國內膠片生產企業們也基本不再生產民用膠卷。三年多過去了,我們之所以又要重新審視膠片市場,是因為我們愈發察覺膠片攝影仍有不少擁躉,而這兩年發生的一些變化甚至讓人感到膠片市場似乎有了回暖的跡象。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柯達破產重組后繼承其影像業務的新公司柯達樂芮(Kodak Ataris)開始盈利,膠片產品的貢獻非常大。進一步,2017年初,柯達表示“攝影膠片近幾年的銷量呈現出穩步增長”,因此決定復產曾經的明星產品Ektachrome。而且,柯達樂芮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同樣做出復產膠片選擇的還有Bergger、Ferrania等傳統膠片廠商。
另外,我們還看到,在膠片愈發走向小眾時,竟然還有新的廠家在進入這個市場,比如我國安徽蕪湖的奧希瑞斯(Osiris)公司在2015年開始生價格較低的膠片沖洗機,以及位于河北保定的Time in Tin(罐中時間)在2017年開始銷售自有品牌黑白膠卷。
膠片攝影和膠片市場真的已經開始復興了嗎?在這個專題里,我們試著從幾個方面來探究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采訪了兩位仍堅持使用膠片拍攝的職業攝影師,了解他們對膠片攝影的態度;又采訪了三位使用膠片相機攝影的90后年輕人,通過他們的故事來一窺年輕人如何認識、理解膠片攝影;再次,我們聽聽現在膠片生產廠家如何看待當下的膠片市場;最后,我們試著梳理了膠片沒落和回暖的歷史過程。
膠片復興?你怎么看?一起來交流下吧。endprint